时文精选(六)致我们被偷走的思考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即便仅有短短数几秒的时间,我们亦可以在刷朋友圈和微博的过程中得到些许快感,这使得那些碎片化时间看起来不再是无效用的了,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古语讲:有得必有失,那么,看似充实了我们生活的互联网,在带给我们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又带走了什么呢?近期,我有幸在一家托管机构做兼职,主要任务便是辅导小学生完成作业。
这份差事看起来轻松,做起来却着实充满挑战,因为你的对象好像不是小学生这个主体,更多的是包容了百度等巨头的强大的互联网,是小学生日益衰减的思考力!本处在最乐于异想天开的花样年华,这群看似活泼的孩子却反感于打开自己的思想,逃避最基本的思考行为。
数学题题目稍微一长,看都不愿看,直接丢给老师;作文题目都还不知道是啥,就说自己不会写,忙着去网上着文;至于造句仿写之类的题就更不用说了,在他们的眼中,一切开放性题目都是难题,是需要老师来帮助完成的,此时若老师试着一点点地予以引导,不肯直接说出最终答案,那么这些孩子的第一反应绝对是:找度娘!我们常说,思维能力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显著的标志,正因为有了思维,具备了思考能力,人才可以称之为人。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可是当这些孩子面对“思考”这件事时,更多的是选择逃避,惧于与“思考”有关的一切,这是何等的悲哀!当这些孩子仅仅是个孩子,当他们活在思考之外的世界并乐享其中,当他们越来越成为学习死知识的机器,我们这个时代,又该何去何从呢?当下,“有问题,找度娘”这句“至理名言”早已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尤为明显。
很多大学生为了弥补自己曾经逝去的美好时光,忘乎所以地沉溺于互联网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更有甚者,把上课时间也奉献给了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旗下的“子产业”,此时,若老师进行提问,你看到的景象大多是:一大波同学疯狂而迅速地打开百度,输入问题,回车,浏览答案。
多数情况下,几位同学的答案存在趋同现象,因为他们的思想都在被同一个度娘操纵着!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不否认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娱乐缓解压力,但是,娱乐也是有原则的,绝不能以牺牲自我的思考为代价换取片刻的空虚的愉悦感,我们娱乐的是精神,而不应是思考力!当然,我们不能将思考力的弱化全部归结于互联网的发展,毕竟,互联网的初衷是提供海量有效信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我们作为使用互联网的主体有责任,更有义务找回自己的思考力。
我们之所以会在网络面前丧失自我的思考力,究其原因,不过是一种自制力的问题。
因为忍不住诱惑,所以任由网络上的键盘侠侵蚀我们的思想;因为懒得思考,所以寻求省事又省力的度娘的帮助。
基于此,我们可以试着给自己设个小目标,例如每天最多浏览两个小时的手机;将手机放在自己不易接触的地方;迫使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先给自己的大脑预留五分钟的时间,看看自己的思维在没有“被带节奏”的情况下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我们期待互联网带给生活更多的色彩,但绝不允许互联网消极地侵蚀我们的思想,弱化我们的思考力。
人,因为拥有思考力,进而才会迸发出创造力、创新力,一个没有思考力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皮囊,再好看也不过是皮囊而已!文/韩宝亭(师大学)用文化自信打通中华文脉的“入”“一个有深厚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有长久屹立的精神支撑,才能拥有复兴之魂。
”《将改革进行到底》之《延续中华文脉》清晰勾勒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改革的“四梁八柱”,讲述了老百姓身边鲜活生动的文化故事。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承办国际盛事、解决国际难题、勇担国际责任,世界离不开中国智慧,崛起中的中国也在大步向前,以高度自信的姿态传递着“中国声音”。
除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牢牢把握文化高地更是凝聚民族力量、延续中华文脉的重大主题。
流淌过五千年历史长河,从未间断的中华文明屹立世界潮头,在新时期担负起凝聚民族复兴之魂的历史重任。
这需要夯实文化自信之根基,借助深层次、全领域的文化体制改革,让文化自信根植于人民心中,进而指引中华民族迈向新的历史征程。
放眼全球,优秀的文化始终是富有生命力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当今中国要“激流勇进”,离不开文化的蓬勃“入海”。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与传播,树立鲜明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脉的延续,也是对世界的责任。
文化自信来源于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长久积淀,铸就中华文化“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人类当前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我们要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悠久的历史文化存有敬畏之心,以古人之规矩,开当今之生面。
无论是近代的社会变革与民族革命,还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是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的不竭源泉。
文化自信是基于全民参与的文化自觉,立本革新频出“新活力”。
优秀的文化需要全面的浸润和传承,国家正大力营造“以中华文化为荣”的社会氛围,调动全民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
语文在中学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国画、民乐等传统艺术走入青少年宫,让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一批传统文化表达形式的生动探索,也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都焕发出新的面貌。
文化自信根植于兼收并蓄的文化融通,着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
古老的中华文明与现实交织,独特的东方魅力与世界交融,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创新中国叙事,要坚信中华文化将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中华文脉的航船要驶向世界文化之海,多元的文化自信乃是其打通中国与世界的“入”,这种自信是建立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面继承与弘扬优秀文化涵的基础上,善用国际视角,与世界对话,在文明互鉴的过程中博采众长,独领东方魅力。
文脉与国脉相连,带着自信,向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中华文化继续扬帆起航。
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三重要义”最高领导人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成长,曾多次通过座谈、演讲、回信等形式寄语广大青年。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最高领导人再次寄语广大青年,满怀深情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青年的成长成才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久安、事关社会发展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广大青年更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修身养性,脚踏实地,勇攀时代的高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彰显新时代新青年的新气象。
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之“法”在于坚定信念、志存高远。
所谓“法”,即实现人生价值的指导方针和思路引领,解决的是青年成长成才方向指引和人生航向的问题。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最高领导人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只有心中有了坚定的信仰,脚下才会有更强劲的力量。
广大青年一定要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
唯有如此,青年干事创业的步伐才能铿锵有力。
反之,信念一旦丢失、理想一旦丧失,青年干事就犹如太空漫步般迷茫而不知所措,飘飘然而无力。
坚定信念,首要和根本的是牢固树立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之“道”在于修身养性、道德养成。
所谓“道”,即万物变迁循环中亘古不变的规律,在个人层面体现的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高领导人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正确的“三观”是青年一切思想和行动的源泉,是青年干事创业的价值基础和道义起点,是青年必须系好的“第一粒扣子”。
青年人成长成才固然要靠过硬的本领,但最为关键的是要注重锤炼高尚的道德品格和意志品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并始终践行正确的“三观”。
在修身养性方面,古代的贤达之人早已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并著书立说告诫后人,比如《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孔子则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修身”位居其首。
因此,广大青年立志成长成才,首先要立志做一个“大写的人”,要“积大德”“行大爱”,常在修身养性上“修枝剪叶”,及时清除害虫、拔掉坏芽,给身心营造一个“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成长空间,使自己的心灵不断得到净化,努力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道德根基。
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之“术”在于脚踏实地、砺能笃行。
所谓“术”即技术和方式方法,所要解决的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道路和实践路径问题。
这个路径就是要坚持脚踏实地、实事,要坚持在实践中“砺能笃行”。
如果说理想信念是描绘蓝图,是“河对面的风景”,那么“砺能笃行”就是实践路径,是渡河的桥和船。
砺能笃行,前提是“能”,关键在于“行”。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广大青年要实现立志做大事的目标,必须练就过硬的本领,躬身于干事创业的伟大实践。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做大事”不是空喊口号,更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实实在在的身体力行和伟大实践。
人们常说,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的努力。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青年要始终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对想做喜欢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
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党的创始人之一大钊同志曾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作者:鞠俊俊,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部;田兵,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工委组织人事部)舞动新时代的青春鼓点每一个青春梦想,都是励志之余需要耕耘的地方;每一个努力耕耘的地方,都是梦想青春最激越的鼓点。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表彰会近日在建筑工程学校举行,19岁的梁智滨及其团队获得了10万元奖励。
梁智滨说,“我想在学历上继续深造,继续学习施工或者建筑专业,如果有机会能去当一名砌筑的艺术家或者教练,我也很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