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的换向
5、电刷下产生火花的原因
换向元件中存在两个方向相同的电势er和ea,合 成电势: e ea er 0 合成电势在换向元件闭合回路中产生的环流:
ik
e e e R R
a
r
i ik t
由闭合转为断开时,由 ik 建立的电磁能量以火花的 形式释放出来。
电动机工作原理演示 N
• 防止环火的措施:在主磁极的极靴装补偿绕组,
并与电枢绕组串联,产生的磁势方向与电枢反应 磁势相反。
思考?
换向极绕组应与电枢绕组相串联;
补偿绕组应与电枢绕组相串联;
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如何联接?
n N er
Φa
ea
S
4、换向元件中的感应电势
设换向元件匝数为Wk,电枢反应磁势在换向 元件处所生的磁密为Ba, 则ea的平均值:
ea 2 Ba Wk l va
旋转电势 的特点:
• ea I a n ,负载越重或者转速越高, 旋转电势 也越大。 • 根据右手定则,ea 的方向总是与换向前元件中 的电流方向相同,ea与 er方向一致,也是阻碍换 向的。
势的方向一致。 • 换向极绕组必须与电枢绕组串联,使在任何 时候,ek=- er。
9、加换向极后的结构图
10、环火及其防止措施
• 电枢反应使气隙磁场发生畸变, 使处于 B max 处
的元件的感应电势增大。当片间电压Uk 超过一定
值时,换向片间产生火花,称为电位差火花。
• 电位差火花与换向火花连成一片,构成环火。
di er Lr Lr:换向元件的电抗系数,包括自感和互感 dt 2i i er Lr Lr a er的平均值: t Tk
设电刷宽度bs等于换向片宽度bk,换向片数为K,
则:
Tk bs bk Dk / K 60 vk vk Dk n / 60 K n
1′
元件 1从电刷A
右边转到左边, 电流方向改变。
S
2、换向过程(假设电刷宽度等于换向片宽度)
ia
ia
ia
2ia
vk
1 2
vk
i1 i2 1 2
2ia
vk
1 2 2ia
2ia
换向开始 t=0
正在换向 t=(0~Tk)
换向结束 t=Tk
3、直线换向
如果换向元件中电势为零, 则在被电刷短路的闭 合回路中不会有环流。
换向元件中的电流由电刷与相邻两换向片的接触 面积决定。变化曲线是一条直线,称为直线换向。
i Tk
+ia
0
i
-ia
理想换向(直线换向) 即换向元件中感应电动势 t 为零。
换向周期TK:即一元件被电刷短路开始到短路完毕 所经历的时间。
4、换向元件中的感应电势
(1)电抗电势er 换向元件中由于换向电流的变化所引起的自感 电势和互感电势之和,称为电抗电势。
4、换向元件中的感应电势 电抗电势的特点:
•
电抗电势越大。
ia er I a n 电机负载越重或转速越高, Tk
• 电抗电势的方向阻止换向电流的变化,因此er
的方向必与换向前的元件电流ia的方向一致。
4、换向元件中的感应电势
(2)旋转电势 • 换向元件所处的几何中线处, 主磁场几乎为零; • 电枢反应磁势所产生的磁通 Φa正好穿过换向元件。 • 电枢旋转时,换向元件切割Φa 所生电势ea称为旋转电势。
电 枢 绕 组
电枢
换向器
S
电枢绕组与 换向片焊接
6、改善换向的方法
由于附加换向电流ik的存在,引起电磁性换向
火花。所以,消除换向火花的措施有: 1、增大Rb :选用合适的电刷,改善环境促使氧化 膜的形成。 2、减小∑e :安装换向磁极、移刷等。
其中最有效的办法是安装换向极。
6、改善换向的方法
安装换向极:
抵消电枢反应磁势,使ea=0
换向极磁势 建立Bk,产生ek,使 e er ek 0
7、换向极极性的确定:
N ++
+
+ +
Sk
-
ek
X . er 对电动机
S
-
8、安装换向极的要求
• 换向极应装在几何中性线上;
• 换向极的极性使产生的Bk方向与电枢反应磁
§9-7 直流电机的换向
1、换向的概念
电枢旋转时,被电刷短路的元件从短路开始 到短路结束, 从一条支路转换到另一条支路, 电 流改变了方向。
• 换向元件中电流的这种变化过程,称为换向过程;
• 从换向开始到换向结束所需时间,称为换向周期。 • 换向不利会产生换向火花,损坏直流电机。
2、换向过程
N
N
1 A · · · · 1′ ··· S A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