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民生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民生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民生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2010年8月18日,根据录音整理)同志们:今年7月7日,县委召开了十二届十次全委会,推出了一套民生“大餐“。

我记得在全委会分组讨论时,参会的同志们纷纷表示,县委推出的这套“组合拳”立意高远、目标宏伟,如果能够落实,必定会赢得老百姓前所未有的口碑。

他们为什么要加上“如果”二字?可能过去我们有过言而无信,这次的目标能否落实,大家还是有些担心。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明文同志提议,要定期召开督办会,把全委会安排的这么多民生目标落到实处,取信于民。

事实上,这项工作不做好也不行。

一方面,市里有明确的要求。

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召开后,市委、市政府组建了检查组,在两年半的时间内,每年要检查督办三次。

另一方面,民生工作原本就是地方党委、政府最该做的分内之事。

用明文同志在全委会上的讲话来说,“解决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

从全委会召开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大家全方位的做了很多工作,总体感觉不错。

就下阶段如何进一步抓落实,我谈三点意见。

待会,请明文同志作全面总结。

一、切实走出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经济发展究竟为了谁?这个貌似简单的命题,却长期困扰着地方党委、政府。

我们经常能在媒体上见到关于招商引资和经济增速的“振奋人心”消息,但老百姓却不以为然。

在“科学发展观”还没深入人心之前,不少地方政府都在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呢?先是花大量的精力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无非希望增加一点财政收入和就业,有了钱再给老百姓办点事情。

由于招商引资的心情迫切,引进企业的过程中也不管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导致大量的污染企业落地生根。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老百姓就不满意了。

这条“路”可以说是中国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真实写照,忙活了半天,最终在老百姓那里讨不到一个“好”字。

我有时候就在想,其实,任何一个地方的领导都想给老百姓办点事,在一个地方干一届或者几届下来都想留下点什么东西,但是自己数了很久,总结写了几大本,往往老百姓还是不“认账”。

如今有点层次的官员其实都明白,只有走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才能赢得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护。

当前,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仇富”、“仇官”的心态比较严重。

经常上网的同志可能会有所感受,一旦网上说到征地拆迁问题,老百姓的呼声总是一边倒,骂政府;一旦说到官员被查处,老百姓总是叫好声一片。

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旦地方政府整治污染企业,老百姓又一边倒的站在政府这边。

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治理璧南河污染,全县各个阶层都很拥护,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很快就使璧南河的水质从劣Ⅴ类改善到近Ⅲ类。

星期一早上,我们兑现对老百姓的承诺,在璧南河城区段放流了1万斤鲫鱼,让老百姓免费垂钓,大家多开心啊!这次青山公司捐赠了1万斤鲫鱼,赢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很多企业受到“刺激”,争先恐后给我们联系要捐鱼。

今天上午,回璧山参加人大代表活动的民生实业董事长薛方全就当即表示要捐2万斤鱼。

我让他不要着急,因为按照计划,除了每年的6、7两个月因为是洪水季节不能放鱼以外,其它的每个月都要在璧南河里投放1万斤鱼供市民垂钓,一年就是10万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大约需要55万元。

之所以希望广大企业来捐赠,不是因为政府拿不出这些钱,而是要倡导企业感恩回报社会,在全县树立一批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企业典范。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去年的年度考核,其中有一项指标是民意调查,我们得分不高。

如果我们多做一些诸如璧南河治理这样真正得民心的事情,老百姓怎么会不拥护。

有时候,我到沿河路去走一走,经常可以听到老百姓说党委、政府的“好话”,背地里也有人在夸奖我们。

我老婆在南岸区农水局工作,有一次市水利局的一个巡视员到她们单位检查工作,吃晚饭时,有人介绍说这是吴道藩的老婆,那个巡视员马上说,“我是璧山人,现在的璧山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老婆回来给我说,那个巡视员作为璧山人的自豪感完全毫无掩饰的写在脸上。

我讲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做事情就要做到“点子”上,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真心拥护你。

县委十二届十次全委会在改善民生方面,安排布置了10大类、150项具体工作,总投入超过150亿元。

归结起来,具体任务主要有三类:一是改变形象,简单来说就是种树、治河、穿衣、修路。

“种树”最突出的目标就是新增城市绿地500万平方米。

现在的老百姓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比以前苛刻得多,在满足温饱的基本需求后,人们追求更多的是生活的品质。

重庆市提出,两年半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达到12平方米,这个指标显然还比较“保守”。

今年,我们按照“深绿”型城市的要求,大力实施城市森林工程建设,预计新增公共绿地面积将达200万平方米,按照20万城镇人口计算,一年就增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占有量的绝对值在全市就会遥遥领先,届时,璧山就将成为典型的“重庆绿岛新区”。

在“治河”方面,最直观的目标就是能在璧南河里游泳和钓鱼。

目前,钓鱼已经成为现实,通过下一步持续的治理,希望尽快能达到下河游泳的目标。

本来今年我就想带头下河游泳,但同志们担心我的健康,坚决不准我去“跳河”。

客观来讲,璧南河目前的水质养鱼还可以,游泳确实差了一点。

从形象景观来看,也有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比如河面漂浮垃圾的清理问题,请市政园林局加大力度,河面上的油污可以通过沙滤的方式进行过滤。

关于中水回用工程,几天前,我到双星大桥去看了一下,那里有一个中水回用工程出水口,给我的感觉是流出来的水仍然比较脏。

是不是污水处理得不够彻底?花这么多钱建起污水处理厂,如果达不到处理效果,肯定是不行的。

会后,请水务局调查一下这个问题,在污水处理环节决不能偷工减料,一定要保证出水水质。

还有“穿衣服”,也就是建筑外立面形象改造,自从启动以来,推进得很顺利。

据我了解,这项工作在主城区开展起来很困难,主城区的价格贵、质量又不能保证。

这个事情我说过很多次,其实就是动脑筋的问题,找来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通过创新施工组织形式调动施工单位积极性,所以我们这项工作进展很顺利。

改善城市形象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10条街道店招店牌整治,需要进一步加快进度。

至于“修路”,主要涉及璧山隧道、农村公路、中部通道、成渝高速公路复线、城际列车和轻轨的建设。

璧山隧道在8月13日下午全线贯通,通车仪式9月28日举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有关领导和单位抓紧最后的时间。

轻轨到璧山已成定局,昨天(8月17日),明文同志、昌德同志和我一起到市发改委去给杨庆育(市发改委主任)专题报告轻轨建设工作,他明确表示,“轻轨一号线到大学城开通的日子,就是其延伸到璧山动工的日子。

”二是疏通怨气,要让老百姓从心底里说党委、政府的好。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同志们不能盲目乐观,不能自我感觉良好,因为在广大普通老百姓心里多少都还有点“怨气”。

就璧山而言,还有9500名征地拆迁农民需要安置。

针对这个问题,7月8日,我召开了一个专题会,会上要求有关部门要在8月15日前提供安置房的概念图,国庆节前要设计出施工图,可是,直到现在也没看到有关单位落实这项工作的报告。

大家平常总是把维护县委、县政府权威挂在嘴边,什么叫维护权威?迅速落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事情,就是维护权威。

大家千万不要挑战我们容忍的底线,明文同志和我尽管个头比较小,但只要一“出手”,肯定会让你觉得“疼”!当然,我们也有干得不错的例子,比如保障性住房建设。

既然承诺了建210万平方米,就要扎扎实实干下来。

包括定向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建设,迟早都要建,不如“走”到前面,能够开工的就早点开工。

还有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问题,市里决定从明年4月起,将我县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届时,符合政策的农村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每个月就能领到80元的基本养老金。

现在,有关部门就要把基础工作做扎实,等政策一到位,立即可以启动实施。

当前,还有一个比较热门的问题,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就璧山而言,这项工作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它涉及到大家最关心的“升区”问题。

我们的城市化率太低,这次户籍制度改革正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要下大力气推动这项工作。

在工作思路方面,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搞不好老百姓又不“买账”,说我们是打他土地的主意。

我的想法是,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土地流转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实施。

什么意思呢?农村群众改变了户籍,如果他不愿意退出农村的土地,可以长期自行耕种;如果他愿意退出土地,可以流转出来拿给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

农村宅基地可以由政府按照征地政策收回来,用于地票交易。

沿着这个思路去探索,可能会找到一条快速推动这项工作的途径,到时候,城市化率一提高,璧山“升区”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同志们的级别和待遇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按照明文书记的说法,这就叫“自己提拔自己”。

三是提升品质,也就是搞好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

比如,县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要实施搬迁重建,就要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建成渝西地区医疗条件一流的医院。

又如学校建设,璧山中学迁建工程必须高起点、高标准,找国内一流的设计单位,建成渝西一流的学校。

有时候,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有这样一个、两个拿得出手的作品,才能代表璧山的水平。

还有,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中小学生饮用奶计划,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决不能延期,承诺了9月1日开始实施,就一定要兑现。

还有水利设施建设,前次市水务局局长朱宪生到璧山调研,给我们送来了“大礼包”,给了很多政策、项目和资金,所以,水利设施建设这方面是大有作为的。

多建一些水库,提高拦蓄能力,雨季能防洪,保证县城不被淹;枯水季节又能发挥调蓄作用,放水净化璧南河。

水务局要加强管理,不能把水库承包给私人用来肥水养鱼,已经承包出去的要坚决收回来,要确保全县水库水质良好。

党委、政府的职责就是要替老百姓“管好山、管好水”。

环境一改善,地区价值就提升了,投资者就会纷至沓来,资金就像洪水一样流向璧山。

关于农民增收的问题,刚才已经说了,抽样对象要有代表性,我们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2年位居全市各县第一位,要是这个荣誉都保不住,有关领导和部门可就不好办交代了。

二、高度重视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当官就是尽责,同志们要牢记“责任是我们的生存方式”,如果不尽责,“官”和“民”又有什么区别呢!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同志都没有真正用心去办事,安排到某项工作,提提要求、开开会、发一个文件、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就算完事了。

真要做成一件事情哪有这么容易,必须要想到每一个细节。

以后,每当一个工程完工后,就竖一块告示牌,把有关人员的尊姓大名都写上去。

比如修好了一条路,就在路边竖一块牌子,上面写总负责人张宇平、责任单位县交通局、责任人交通局局长钱蜀光。

这样一来,“红花”该戴给谁,板子该打谁就一目了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