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卡轨车运输技术管理规定

卡轨车运输技术管理规定

普轨卡轨车运输技术管理规定
随着辅助运输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煤矿越来越多的采掘巷道采用了钢丝绳牵引卡轨车替代原小绞车运输方式。

为加强卡轨车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转,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运输安全,特制定本规定(供各矿参考)。

一、巷道基本条件
1、设计使用卡轨车的巷道,必须严格按照卡轨车使用运行条件要求,设计巷道的坡度、弯道半径和断面,为卡轨车安装使用创造条件。

2、巷道宽度和安全间隙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各车场净高不小于4.2m,沿中线施工的采区顺槽,要尽量按中心线施工,遇断层变坡时,应尽量限制巷道坡度和曲率半径,坡度不超过15°,竖直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5m,水平曲线半径不的小于9m,为提高运输效率创造条件。

二、轨道线路
1、轨道线路的轨型不得小于22kg/m,同一巷道必须使用同一种轨型,质量合格。

(车场辅轨方式应便于车辆调度,并保证安全间隙符合规定)。

2、采用标准道岔,质量合格。

道岔必须有闭锁功能,以方牵引臂撞击道岔。

3、车场布置:驱动部前方设一组单开道岔,车场长度至少能容纳牵引车辆。

回绳站处宜设两组单开道岔形成闭合车场。

摘挂钩的车场的坡度应不大于7‰。

三、设备安装
1、设备安装前,专业管理部门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卡轨车安装设计资料,安装设计方案的内容包括设备选型、提升能力验算、车场布置、调车方式、设备安装布置图、安全设施等,并编制施工作业规程,由矿总工程师批准。

2、新安装的设备必须具有机电部门所发入井合格证的完好设备。

3、安装完毕后,由运输副总组织机电、运输和安装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并填写验收单。

新设备第一次安装的,必须经集团公司机电处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4、驱动部
驱动部必须安装在标准车房内。

车房严禁设在下车场(或下变坡点处)。

卡轨车车房,巷道有效高度不低于2.4m,驱动部和巷道壁的有效距离不小于0.5m;车房必须满足设备安装、电器设备摆放、方便维修和便于操作的要求,巷道支护和通风良好。

驱动部的安装应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其尺寸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

在轨道一侧安装时,设备外缘距轨道外侧距离不得小于0.5m,并要在设计和规程中明确规定。

安装质量必须符合《企业标准》规定。

5、张紧器
安装张紧器处得巷道高度不得低于3.0m。

张紧器得安装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后时,其尺寸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

采用锚杆固定时,只能在岩石底板中使用,锚杆直径不小于20mm,全螺纹锚杆长度不小于2m,锚深不小于1.6m,锚固长度不小于0.7m,锚固力不小于130KN/根,锚杆数量符合设计,压板厚度不小于12mm,宽度不小于100mm。

基础螺丝或地锚必须由背帽,紧固有效。

张紧器外侧必须设有防护网。

过卷距离不小于3m。

6、轮系
(1)压绳轮安装数量和位置符合设计。

底弯道变坡较大时,必须打好地锚固定压绳轮,地锚间距1.5~2m,采用锚杆固定时,只能在岩石底板中使用,锚杆直径不小于20mm,全螺纹锚杆长度不小于2m,锚深不小于1.6m,锚固长度不小于0.7m,锚固力不小于130KN/根,锚杆数量符合设计,若底弯道变坡过急(钢丝绳得自由高度达1.0m以上时),确实无法
安装压绳轮时,可不设压绳轮,当钢丝绳磨顶板时,必须在顶板上安装长托辊,防止钢丝绳磨顶板。

(2)弯道处设弯道轮组,采用地锚固定,每节弯护轨左右各不少于一根锚杆,锚杆直径不小于20mm,全螺纹锚杆长度不小于2m,锚深不小于1.6m,锚固长度不小于0.7m,锚固力不小于130KN/根,锚杆数量符合设计,转向角大于30°时,必须加弯护轨。

(3)托绳轮(地滑轮和天轮)和外导绳轮应根据实际情况装设,以不磨绳和导绳可靠为准。

7、回绳站
回绳站固定一般采用地锚固定方式,锚杆数量符合设计,锚杆直径不小于20mm,全螺纹锚杆长度不小于2m,锚深不小于1.6m,锚固长度不小于0.7m,固定牢固,螺帽必须有背帽。

回绳站必须有二级保护,可采用两根锚杆固定(具体要求同上),用厚度不小于12mm,宽度不小于100mm得连接板将锚杆连接起来,用双股钢丝绳套与回绳站连接牢固,各部分连接强度应大于提升绳的强度,绳端可采用茬接或4个卡子固定。

回绳站过卷距离不小于3m。

8、牵引车
牵引车必须有可靠的制动器和护轨导向装置(滑靴),重量和容绳量符合设计要求,牵引绳禁固可靠,储绳装置闭锁可靠,提升矿车时尽量使用辅助牵引臂,辅助牵引臂不许固定可靠。

推广使用8轮牵引车。

设计有跟车人乘坐牵引车时,牵引车上必须设牢固可靠的乘人间。

9、钢丝绳
牵引绳应采用贫油钢丝绳,钢丝绳插接长度不小于绳径的1000倍,钢丝绳安全系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机头、机尾、道岔、弯道处钢丝绳过度良好,不磨绳、不咬绳,副绳设在非人行道侧。

钢丝绳的预紧力(25~30KN)以坠砣不落地为准。

10、安全设施及信号
(1)安装使用泄漏通讯或其他可靠的通讯系统。

(2)驱动部车场及各车场设置打点信号装置,声光俱全,集中上板,按标准吊挂安装。

打点信号必须设在信号室内。

(3)各车场装设行车声光报警信号:中部每150m装设一组行车声光报警信号。

(4)张紧器前方4m处设过卷保护装置。

(5)牵引车配备防爆型闪光红尾灯。

(6)推广使用车辆位置检测装置。

(7)推广使用变频调速装置。

(8)推广使用刚型连接器。

(9)推广使用专用车辆(功能具有滑靴装置)。

(10)车房内设置照明,操作按钮上架,有座凳。

(11)牌板设置执行内齿轮绞车规定。

11、人行道尽量设在非副绳侧和弯道内侧,人行道在弯道内侧时必须设可靠的防止钢丝
绳伤人的装置。

人行道铺设规格不小于500×600mm的水泥板。

改善行人条件。

四、运行与操作
1、司机、信号工、把钩工要持正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每班开车前要对卡轨车的稳固情况和制动装置、信号等部件进行认真检查。

2、提升过程中发现提升钢丝绳、连接装置、驱动部等出现异常立即停车处理。

3、矿车的一端连在牵引车上,另一端采用辅助牵引臂与钢丝绳连接可靠。

尽量采用牵引车在前方的运行方式。

推广使用大型平板车代替矿车运输。

4、行车时,止行人。

因特殊情况(新安卡轨车试车、试验支架、试验模型车等)确需跟车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并严格执行。

跟车人必须在牵引车前方20m以外行走,发现钢丝绳脱出压绳轮等问题时,必须打点停车,进行处理。

5、严禁信号不通时开车,严禁设备不完好时开车,严禁固定不合格开车,严禁超负荷运行。

提升区段内,严禁摘掉滑头和连接装置装卸车或推车。

采用机械调速的卡轨车,严禁在车辆运行中换档调速。

五、维修
1、执行谁使用谁维修的原则,凡是为多工区服务的设备,必须明确维修单位和人员,否则不能运行。

2、使用及维修人员必须按照设备使用维修说明书认真进行维护管理,认真执行设备点检查制度,确保设备完好运行。

3、牵引车制动器必须每月试验一次,并填写试验记录。

六、管理
1、执行内齿轮绞车管理规定的七项管理制度。

2、设备更换管辖单位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由原管辖单位通知运输和机电部门,由运输部门牵头办理。

3、运输管理部门要建立卡轨车的台帐。

做到型号、使用地点、使用单位、维修单位、维修人员五明确。

卡轨车设计及相关资料齐全,卡轨车的提升负荷、钢丝绳的选择,必须经过验算,写入作业规程,并按规定执行。

4、各矿必须结合本矿实际制定卡轨车使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和车辆复轨措施,并严格执行。

5、自制或改制的驱动部、储绳车、回头轮、辅助牵引臂必须经机电副总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掘进工作面使用底卸式矿车时,必须遵循如下规定:
(1)底卸式矿车必须是具有矿车生产资质的单位生产的产品,并具有煤安准用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MA”标志。

(2)矿车卸载站设有充足的照明及顶车信号。

卸载坑与空车线相邻的一侧设防护栅栏。

煤仓必须装设煤位检测装置。

(3)车辆运行中必须挂闪红尾灯。

(4)过卷距离不小于4m。

(5)过卸载坑的钢丝绳必须在轨道中心线上偏差不得大于5mm。

七、以上管理规定仅供各局矿参考,各局矿必须根据具体条件自行制定管理规定,以确保卡轨车安全正常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