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80第一章第一81.国民生产总值(GNP)包括(A)47A.本国国民在本国和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B.外国国民在本国和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C.本国国民和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D.本国国民和外国国民在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D)29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C)29A.一国的所有国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的总收入、B.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总和扣去折旧部分C.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总和D.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销售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总和4.表示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47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5.表示一个国家领土上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B)29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6.在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的一部著作是(C)10A.亚当·斯密的《国富论》B.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C.凯恩斯的《通论》D.萨缪尔森的《经济学》7.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16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8.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者是(D)5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歇尔D.凯恩斯》第二81.“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是(C)29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2.“苹果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29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以是对的,也可以是错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3.当煤炭有多种用途时,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29?A.家庭用于做饭和取暖B.餐馆用于做饭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D.化工厂作为原料4.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B)29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面粉D. 饭店为居民提供面条所使用的面粉C.5.下面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是(B)29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6.下列各项中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是(D)45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 10 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7.在下列几种产品中应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是(A)A. 当年生产的衣服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的衣服C.某人去年购买今年转售给他人的衣服D.别人赠送的衣服8.下列各项可被计入 GDP 的是(C)43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B.拍卖毕加索画稿的收入、C.晚上帮邻居照看孩子的收入D.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第三81.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时,企业用于存货的支出属于(B)43A.消费 B.投资 C.政府购买 D.净出口2.在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时,本国国民购买私人住宅的支出属于(B)43 A.消费 B.投资 C.政府购买 D.净出口3.在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A)43%A.通用汽车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B.通用汽车公司增加 500 辆汽车的存货C.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机床 D.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4.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以下各项不属于投资的是(A)43A.人们购买土地B.厂房增加C.企业存货的增加D.新住宅的增加5.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43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6.用支出法核算 GDP 时,投资包括(C)43A.政府部门提供的诸如公路、桥梁等设施B.购买一种新发行的普通股{C.年终比年初相比增加的存货量D.消费者购买但当年未消费完的产品7.按支出法,应计入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C)43A.个人购买的小汽车B.个人购买的游艇C.个人购买的住房D.个人购买的股票8.下列各项属于投资的是(D)A.企业新建厂房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增加的存货D.以上都是第四8,1.支付给公务员的薪水属于(A)43A.政府购买B.转移支付C.税收D.消费2.下列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B)43A.地方政府建立的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人群的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的工资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购买是指(C)43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C.D.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4.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对居民户的转移支付(D)43A.政府为其公务员支付工资B.政府为购买飞机而进行的支付C.政府国防建设支出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5.净出口是指(A)44A.出口减进口B.出口加进口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D.进口减出口6.下面哪一项不是用要素收入法计算 GDP 时的一部分(D)45#A.租金收入B.雇员报酬C.公司利润D.净出口7.使用收入法核算 GDP 时,下列各项中不必要的是(B)45A.工资、利息和租金B.净出口C.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资本折旧8.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国民生产总值特征的是(A)29A.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B.它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C.它是流量D.它没有计入中间产品第五8~1.在四部门经济中,GDP 是指下列哪一项的总和(B)44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2.用支出法核算 GDP 不包括(C)443.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核算(B)46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个人收入4.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C)47%A. 国内生产净值B. 国民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 国民生产总值5.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B)47A. NDPB. NIC.DPID. PI6.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A)47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7.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C)47A.直接税B.间接税C.折旧D.政府津贴8.实际 GDP 等于(B)30'折算系数除以名义 GDP B.名义 GDP 除以 GDP 折算系数C.名义 GDP 乘以 GDP 折算系数折算系数乘以潜在 GDP第六81.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的关系是(A)46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2.一国从国外取得的净要素收入大于零,说明(A)46;>GDP =GDP<GDP 与 GDP 不可比3.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的条件(公式)是(A)48+I=C+S +G=S+X +G=S+T +G+(X-M)=S+T+Kr(B)48,表示I=S在两部门经济中,决定均衡产出的条件:4.A.实际投资等于实际储蓄B.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C.实际投资等于计划储蓄D.计划投资等于实际储蓄5.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时(C)48*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6.三部门经济是指(B)48A.企业、家庭、银行B.企业、政府、家庭C.政府、家庭、外国消费者D.政府、企业、银行7.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的条件(公式)是(C)48+I=C+S +G=S+X +G=S+T +G+(X-M)=S+T+Kr8.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的条件(公式)是(D)50—+I=C+S +G=S+X +G=S+T +G+(X-M)=S+T+Kr第七8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D)61A.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储蓄倾向C.国家的税收D.国民收入2.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A)60A.边际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C.平均消费倾向D.由于收入变化引起的投资量;3.消费是下列哪个变量的递增函数(B)61A.物价 B.收入 C.利率 D.汇率4.若平均消费倾向为一常数,则消费函数将是(B)61A.在纵轴上有一正截距的直线B.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C.一条相对于横轴上凸的曲线D.一条相对于横轴下凹的曲线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B)64A.大于 1B.等于 1C.小于 1D.等于 0、2.边际储蓄倾向等于(C )64A.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D.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负,则(A)64A.边际消费倾向大于 1B.边际消费倾向小于 1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1D.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小于 14.关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64A.边际消费倾向大B.边际消费倾向小C.两者之和等于 1D.不能确定—第八81.关于 APC 和 APS 之间的关系,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64>APS <APS =APS +APS=12.根据 APC、APS、MPC 和 MPS 之间的关系,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64A.如果 MPC 增加,那么 MPS 也增加 +APC=1+MPS=APC+APS +MPS>APC+AP3.根据 APC 和 MPC 之间的关系,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61》不确定D. =MPC <MPC >MPC.4.根据 APS 和 MPS 之间的关系,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64>MPS <MPS =MPS D.不确定5.某家庭在收入为 0 时,消费支出为 2000 元,后来收入升至 6000 元,消费支出亦升至6000 元,则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是(B)624 3 36.投资乘数等于(A)74\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D.(1-MPS)的倒数7.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的最显著区别是(B)82A.税收乘数总比转移支付乘数小 1B.前者为负,而后者为正C.两者互为相反数D.后者是负的,而前者为正8.三部门经济里,投资乘数与政府购买乘数的关系(C)82A.大于B.小于C.相等D.不确定·第九81.两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与(A)74同方向变动反方向变动同方向变动 D.以上都不2.在三部门经济中,影响政府支出乘数大小的因素是(A)81A.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B.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利率C.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D.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税率3.以下四种情况,投资乘数最大的是(C)74}A.边际消费倾向为B.边际消费倾向为C.边际储蓄倾向为D.边际储蓄倾向为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B)82A.增加投资B.增加税收C.增加转移支付D.减少税收5.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B)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相关6.政府在预算平衡条件下增加支出会使总产出(A)83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7.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的最多(A)82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抚养开支增加 250 亿美元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 250 亿美元C.政府增加购买 250 亿元,同时增加税收 250 亿元D.个人所得税减少 250 亿美元8.下列哪一项财政政策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有最大增长(A)82A.政府增加购买 50 亿元商品和劳务B.政府增加购买 50 亿元,同时增加税收 50 亿元*C.税收减少 50 亿元D.政府支出增加 50 亿元,其中 30 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第十8101)B关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1.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投资与利率是非相关关系101B)2.当投资支出与利率负相关时,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与利率负相关 .与利息率不相关随利率下降而下降 .与利率正相关 (C)103 曲线表示当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A. 当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B. 当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关系C. 当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关系D. (A)103 曲线上Y=500-3000R,下列哪一个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在曲线为Y=400 Y=440 =,=, Y=200 Y=210 =,=, 如果投资对利率变的很敏感,那么(B)1045. 曲线将变的更平坦曲线将变的更陡峭曲线将变的更平坦曲线将变的更陡峭曲线将(C)105亿美元,IS 6.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自发性投资增加 10亿美元左移 10 10 亿美元 .右移亿美元 10 10 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右移支出乘数乘以C.?105(B) 10 亿美元,会使 IS7.如果净税收增加亿美元10 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 10 亿美元10 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 10105C)8.如果政府支出有一增加(曲线向左移动 IS曲线无影响 .对D.以上说法都不对曲线向右移动8第十一)1061.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B B.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A.供给储蓄与投资储蓄C. D. 106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水平取决于(B)2.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 储蓄与投资 .储蓄 98D)3.按照凯恩斯货币需求观点,人们持有货币是由于( B. 预防性货币需求动机A.交易性货币需求动机 D.以上货币需求动机都正确C.投机性货币需求动机)984.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C 其它投机性货币需求 D.交易性货币需求A. B.谨慎性货币需求 C. 5.对利率变动最敏感的是(C)98 货币的交易需求货币的谨慎需求 . D.三种需求相同C.货币的投机需求(B)996.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 D.不确定 A.将变得很小B.将变得很大C. 不变(D)98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当利率上升时7.~A.货币的交易需求将增加B.货币的交易需求将减少C.货币的投机需求将增加D.货币的投机需求将减少8.如果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利率降低,将引起货币的(C)99A.交易需求量增加B.投机需求量增加C.投机需求量减少D.交易需求量减少第十二81.货币需求(B)99:A.与收入水平成正比,与利率成正比B.与收入水平成正比,与利率成反比C.与收入水平成反比,与利率成正比D.与收入水平成反比,与利率成反比2.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C)99A.不变B.受影响,但不能确定是上升还是下降C.下降D.上升3.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C)107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4.货币供给一定,收入下降会使(C)107》A.利率上升,因为投机需求和交易需求都下降B.利率上升, 因为投机需求和交易需求都上升C.利率下降,因为投机需求会上升,交易需求会下降D.利率下降,因为投机需求会下降,交易需求会上升5.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107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6.根据简单凯恩斯模型,货币需求取决于(A)106A.实际收入和实际利率B.名义收入和实际利率C.名义收入和名义利率D.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7.若 LM 方程为 Y=750+2000R,当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时候利率和收入为(C)107=10%, Y=750 =10%, Y=800 Y=900 =10%, Y=950 =10%, 109)8.价格水平上升导致(A 曲线左移A.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右移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 B. LM 曲线左移实际货币供给上升,C. LM 曲线右移D.实际货币供给上升,8第十三 1091.引起 LM 曲线向右方移动所原因是(D) A.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名义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同比例增加 C.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物价水平上升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物价水平下降 D.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量增加将使(D)1082.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曲线向左上方移动<118CLM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10,货币供给增加 3.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亿美元 10 乘以 k 右移B. 亿美元 10 右移A.C.右移 10 亿美元除以 k(即 10÷k)D.右移 k 除以 10 亿美元(即 k÷10)4.在 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将会导致(A)112A.均衡收入与利率同时上升B.均衡收入与利率同时下降C.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下降D.均衡收入减少,均衡利率上升5.在 IS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增加将导致(D)112A.均衡利率上升,均衡 GDP 上升B.均衡利率下降,均衡 GDP 下降?C.均衡利率上升,均衡 GDP 下降D.均衡利率下降,均衡 GDP 上升曲线成垂直状的区域被称为(A)109A.古典区域B.凯恩斯区域C.中间区域D.以上都不是曲线水平状的区域被称为(B)109A.古典区域B.凯恩斯区域C.中间区域D.以上都不是8.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 IS 曲线右上方,LM 曲线的左上方区域中,则表示(A)111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第十四81.在下述何种情况下,挤出效应可能最大的是(D)168A.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有敏感性B.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没有敏感性C.货币需求缺乏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也缺乏利率敏感性-D.货币需求缺乏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很有利率敏感性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由 IS-LM 模型,财政政策更有效(D)150AA.边际消费倾向小,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弹性较大B.边际消费倾向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弹性较大C.投资对利率的反应灵敏,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弹性较大D.投资对利率的反应不灵敏,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程度较小3.“挤出效应”发生于(C)168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4.不存在挤出效应的条件是(C)148A.实际货币需求总体上对利率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B.实际货币供给总体上对利率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C.投资需求总体上对利率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D.投资需求总体上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5.如果投资对利率是完全无弹性的,货币供给的增加将(B)169A.收入不变,但利率降低B.没有挤出,利率降低的同时收入亦会增加很多C.利率不变,但收入增加很多D.利率和收入水平均有提高的移动量,则必须 LM 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1/k), M( △右移 LM 货币供给增加使6.是(C)168陡峭,IS 也陡峭和 IS 一样平缓…陡峭而 IS 平缓平缓而 IS 陡峭7.货币供给增加使 LM 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 LM 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C)150曲线陡峭,IS 曲线也陡峭曲线与 IS 曲线一样平缓曲线陡峭,而 IS 曲线平缓曲线平缓,而 IS 曲线陡峭8.政府支出增加使 IS 右移 kg.△G(kg 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于 IS 的移动量,则必须是(D)168曲线和 IS 曲线一样陡峭 B. LM 曲线垂直而 IS 曲线陡峭}曲线和 IS 曲线一样平坦 D. LM 曲线平坦而 IS 曲线陡峭第十五81.政府购买增加使 IS 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 IS 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A)149曲线平缓,IS 曲线陡峭曲线垂直,IS 曲线陡峭曲线和 IS 曲线一样平缓曲线陡峭,IS 曲线平缓曲线斜率不变,LM 曲线斜率越小,则财政政策作用效果(A)149^A.越大B.越小C.零D.为负3.在 IS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 曲线的弹性大,则(B)150A.采取财政政策的效果好B.采取货币政策的效果好C.采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好D.无法确定4.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C)168陡峭而 IS 平缓垂直而 IS 陡峭|平缓而 IS 垂直和 IS 一样平缓5.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的影响,可能是因为(A)169A.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B.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不敏感C.支出乘数较小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6.若同时使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其经济后果可能是(C)169A.利率上升,产出变化不确定B.利率下降,产出变化不确定C.产出减少,利率变化不确定D.产出增加,利率变化不确定7.假定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均衡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