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新《课标》及教材教法测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3、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4、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7、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8、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9、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10、英语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了解《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选择题(12个,每题2分,共24分)、
1、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 )
A、学习技能
B、语言技能
2、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B )
A、语言
B、知识
3、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 A )
A、每一个学生
B、全体学生
4、 (如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A )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5、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B )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6、本课程倡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 B )
A、自学型
B、任务型
7、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 B )
A、学习方式
B、学习态度
8、《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__________个级别。
( B )
A、十
B、九
9、语言技能包括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 A )
A、听、说、读、写
B、听、说、写、乐
10、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C)
A、短语
B、单词
C、语音
D、句子
11、新课标考查学生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听力技能,,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A)
A、朗读技能
B、交际能力
C、合作能力
D、自主学习能力
12、课程目标的级别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
7~9年级分别完成
级目标。
(C)
A、一、二、三
B、二、三、四
C、三、四、五
D、四、五、六
三、判断题(10个,每题2分,共20分);
1、英语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
2、新课标英语教学活动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不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
3、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
4、形成性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可包括:课堂反馈检测、作业、课内外参与英语活动的程度
和表现等,教师可通过观察、交谈、问卷调查、学生自评等方式组织进行。
(√)
5、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
(对)
6、本课程倡导完全放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错)
改: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7、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个别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错)
改: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8、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应试教育。
(错)
改: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9、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对)
10、目标价值取向的教学评价是将教学结果或预定的教学目标对照的评价过程。
(√)
四、简答题(5个,每题6分,共30分);
1、初中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答:初中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英语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3、教材使用建议是什么?
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1)、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
2)、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3)、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
4)、调整教学顺序。
5)、调整教学方法。
6)、总结教材使用情况。
4、什么叫“任务型教学”?
本《标准》以学生 "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
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5、英语教学评价内容和依据是什么?
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在英语知识、英语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
评价应以《标准》为主要依据。
五、联系学科教学论述题(11分)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那些方面?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