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

现代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

第七章 分组交换技术
1
数据通信的特点
数据通信的特点是突发性很强,对差错敏感,对时延不敏感。突发 性强表现为在短时间内会集中产生大量的信息。
突发性的定量描述为峰值比特率和平均比特率之比,对于一般的数 据传输,突发性可高达50;对于文件检索和传送,突发性也可达20。 如果数据通信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分配固定的带宽,在用户没有信息 发送时,其它的用户也不能使用这部分空闲的带宽,信道利用率太低; 而在用户需要高速传输数据时,用户能够使用的最大带宽也只限于分 配给用户的带宽,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被叫用户如同意建立虚电路,可发送“呼叫连接”分 组到主叫用户。当主叫用户收到该分组时,表示主叫用户 和被叫用户之间的虚电路已建立,可进入数据传输阶段。
在呼叫建立阶段,在虚电路经过的各个分组交换机中建 立虚电路标示之间的对应关系。
5
虚电路方式完成交换的示意图
分组交换机4的连接分表 组交换机5的连接表
户终端设置得非常简单,由电信网完成保证可靠通信的一切措施, 因此电信网的结点交换机复杂而昂贵。
数据报服务使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新思路。它力求使网络生存 性好和使对网络的控制功能分散,因而只能要求网络提供尽最大 努力的服务。但这种网络要求使用较复杂且有相当智能的主机作 为用户终端。可靠通信由用户终端中的软件来保证。
由于每条路由上的时延不尽相同,分组到达的顺序与 发送顺序可能不一致,终端要将它们重新排序。
IP网络中交换采用的是数据报方式。
8
9
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的比较
虚电路方式在一次通信过程中具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释 放呼叫三个阶段,有一定的处理开销,但一旦虚电路建立,数据分 组按照已建立的路径通过网络,分组能按照发送顺序到达终点,在 每个中间节点不需要进行复杂的选路,对数据量较大的通信生故障时可能引起虚电路的中断。
2
7-1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
3
分组的概念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在分组交换中,将欲需要发 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在发送报文之前,先将较长的报 文划分成为较小的数据段。
在每个数据段前加有一个3-10个字节的分组头,在分组头中 包含有分组的地址和控制信息,以控制分组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并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
6
交换虚电路和永久虚电路
虚 电 路 分 为 两 种 : 交 换 虚 电 路 (SVC , Switched Virtual Circuit)和永久虚电路(PVC,PermanentVirtualCircuit)。
交换虚电路是指在每次呼叫时用户通过发送呼叫请求分组临 时建立的虚电路;一旦虚电路建立后,属于同一呼叫的数据分 组均沿着这一虚电路传送;当通信结束后,即通过呼叫清除分 组将虚电路拆除。
数据报方式在用户通信时不需要呼叫建立和释放阶段,网络随时 都可接受主机发送的分组(即数据报)。网络为每个分组独立地选择 路由。网络只是尽最大努力地将分组交付给目的主机,但网络对源 主机没有任何承诺。网络不保证所传送的分组不丢失,也不保证按 源主机发送分组的先后顺序以及在多长的时限内必须将分组交付给 目的主机。
为了在交换结点选择路由,在使用数据报时,每个 分组必须携带完整的地址信息。但在使用虚电路的情 况下,每个分组不需要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而仅需 要有个很简单的虚电路号码的标志,这就使分组的控 制信息部分的比特数减少,在传送大量分组时就减少 了额外开销。
11
在网络上提供数据报和虚电路服务的思路来源
在网络上提供数据报和虚电路这两种服务的思路来源不同。 虚电路服务的思路来源于传统的电信网。电信网将其中的用
对差错敏感是指数据通信要求数据传送的内容不能出错,关键数据 细微的错误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对时延不敏感是指数据通信的各部分数据之间没有严格的时间关系。 由于数据通信的这些特点,数据通信主要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由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迅速发展,现在利用分组交换技术不仅可以用
来完成数据通信业务,也可以用来完成话音和视频通信。在下一代网 络中主要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永久虚电路是指网络运营者根据与用户约定,为其事先建 立的固定虚电路,每次通信时用户无需呼叫就可直接在该永久 虚电路上传送数据。后一种方式一般适用于业务量较大的集团 用户。
X.25、帧中继、ATM和多协议标签MPLS采用的是虚电 路方式。
7
二.数据报方式
数据报方式是独立地传送每一个数据分组,每一个 数据分组都包含终点地址的完整信息,每一个节点都 要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路由,因此一份报文包含 的不同分组可能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终点。
12
OSI一开始就按照电信网的思路来对待网络,坚持“网络提供 的服务必须是非常可靠的”这样一种观点,因此OSI在网络层(以 及其他的各个层次)采用了虚电路服务。
然而美国ARPANET的一些专家则认为,根据多年的实践证明, 不管用什么方法设计网络,网络(这可能由多个网络互连而成)提 供的服务并不可能做得非常可靠,用户主机仍要负责端到端的可 靠性。所以他们认为:让网络只提供数据报服务就可大大简化网 络层的结构。
分组交换有虚电路(面向连接)和数据报(无连接)这两种 方式。
4
一.虚电路方式
虚电路是指两个用户在进行通信之前要通过网络建立 逻辑上的连接
在建立连接时,主叫用户发送“呼叫请求”分组,在该 分组中,包括被叫用户的地址及为该呼叫在出通路上分配 的虚电路标识,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根据被叫地址选择 出通路,为该呼叫在出通路上分配虚电路标识,并在节点 中建立入通路上的虚电路标识与出通路上虚电路标识之间 的对应关系,向下一节点发送“呼叫请求”分组。
但是数据报方式在用户通信时不需要呼叫建立和释放阶段,对短 报文传输效率比较高,对网络故障的适应能力较强,当网络中某个 节点发生故障时可另外选择路由来传送数据。
10
根据统计,网络上传送的报文长度,在很多情况 下都很短。若采用128个字节为分组长度,则往往一次 传送一个分组就够了。这样,用数据报既迅速又经济。 若用虚电路,为了传送一个分组而需要建立虚电路和 释放虚电路效率就显得太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