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工程检测项目抽检频率及试验方法大全

高速铁路工程检测项目抽检频率及试验方法大全

各检测项目的抽检频率要求一、桥梁工程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频次说明桥梁基桩完整性低应变法100%桩径<2m,桩长≤40m的基桩无损检测均采用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100%桩径≥2m或桩长>40m的基桩均采用声波透射法钻芯法桩身质量有怀疑或前两种方法进行验证或特殊要求时采取钻芯法检测二、路基工程1、软基处理(1)原地面处理:原地面处理前,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m抽检2点,采用静力触探试验。

原地面冲击碾压质量检测(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m 抽检4点,至少有一点在碾压范围边线上。

换填基底开挖处理后的基底压实质量检测(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m抽检3点,其中线路中间1点,两侧距换填边缘2m处各1点。

(2)强夯(重锤夯实):每一工点每3000m2抽样检验12点,其中标准贯入试验6点(或动力触探3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平板载荷试验3点。

(3)砂(碎石)桩:桩身密实度:采用标准贯入或动力触探试验,按桩数的2%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

可液化土地基桩间土的加固效果: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试验,按桩数的2%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

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按桩数的2%抽样检验,且每工点不少于3根。

(4)强夯置换:强夯碎石墩的墩长、墩身密实度:采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按总墩数的2‰,每工点检验不少于3墩。

墩间土的强度:采用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每3000m2抽样检验6点。

强夯碎石墩单墩承载力: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机构抽样检验总墩数的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个墩。

(5)挤密桩:水泥土挤密桩压实系数,压实系数按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按总桩数的2‰,且每工点不少于3根。

桩间土处理效果:采用压缩试验(钻芯取样),按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50m,战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50m抽样检验3点。

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机构抽样检验总桩数的2‰,且每工点不少于3根。

(6)搅拌桩:桩身完整性、均匀性、无侧限抗压强度:采用钻芯法检测,按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

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机构抽样检验总桩数的2‰,且每工点不少于3根。

(7)旋喷桩:桩身完整性、均匀性、无侧限抗压强度:采用钻芯法检测,按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

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机构抽样检验总桩数的2‰,且每工点不少于3根。

(8)CFG桩:桩身完整性:采用低应变检测,按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3根。

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机构抽样检验总桩数的2‰,且每工点不少于3根。

(9)砼预制桩:桩身完整性:采用低应变检测,按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3根。

单桩承载力: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机构抽样检验总桩数的2‰,且每工点不少于3根。

(10)砼灌注桩:桩身完整性:采用无损检测,按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3根。

单桩承载力: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机构抽样检验总桩数的2‰,且每工点不少于3根。

(11)桩板结构:桩身完整性:采用无损检测,按总桩数的100%。

单桩承载力:采用静载试验,检测机构抽样检验总桩数的5‰,且每工点不少于1根。

(12)岩溶、洞穴处理:注浆效果处理(详见高铁路基验标):钻孔取芯及压水试验孔数不少于注浆孔总数的2%,瞬态面波法检测点数不少于注浆孔总数的5%,电测探法检测长度不少于整治段落长度的10%,不足20孔的注浆工程,检验点的数量不少于3个点。

2、路堤填筑⑴采用普通填料填筑的,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m抽检3层,采用压实系数K和地基系数K30双指标控制,每层布置1个断面,压实系数K检测3点,分别布置在路基中部1点,距路基边线1m 处左、右各1点;地基系数K30检测3点,路基中部1点,距路基边线2m 处左、右各1点。

⑵采用改良土填筑的,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 、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抽检3层,采用压实系数K 和7d 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u q 双指标控制,每层布置1个断面,压实系数K 检测3点,分别布置在路基中部1点,距路基边线1m 处左、右各1点;7d 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u q 检测3点,路基中部1点,距路基边线2m 处左、右各1点。

3、基床底层填筑⑴采用普通填料填筑的,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 、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抽检2层,采用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K30和动态变形模量Evd 三项指标控制,每层布置1个断面,压实系数K 检测3点,分别布置在路基中部1点,距路基边线1m 处左、右各1点;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 各检测3点,分别在路基中部1点,距路基边线2m 处左、右各1点。

⑵采用改良土填筑的,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 、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抽检2层,采用压实系数K 和7d 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u q 双指标控制,每层布置1个断面,压实系数K 检测3点,分别布置在路基中部1点,距路基边线1m 处左、右各1点;7d 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u q 检测3点,路基中部1点,距路基边线2m 处左、右各1点。

4、基床表层填筑按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 、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抽检1层,采用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K30和动态变形模量Evd 三项指标控制,每层布置1个断面,压实系数K 检测3点,分别布置在路基中部1点,距路基边线1m 处左、右各1点;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 各检测3点,分别在路基中部1点,距路基边线2m 处左、右各1点。

路基填筑检测不够100m 按100m 算(检测段落不够10m 的不再计算)。

5、过渡段填筑⑴过渡段基底处理每过渡段基底处理完成后,采用动态变形模量Evd 进行检测,布置1个断面3个点,分别为距路基边线1m 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

⑵过渡段填筑过渡段填筑抽检5层,每层采用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K30和动态变形模量Evd 三项指标控制,压实系数3点,分别布置在路基中部1点,距路基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 处左、右各1点;地基系数K30和动态变形模量Evd 各2点,分别布置在路基中部1点,距路基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 处1点;6、过渡段两侧锥体填土过渡段两侧锥体填土抽检2层,普通填料填筑的,采用压实系数K 和动态变形模量Evd 双指标控制,每层抽检压实系数K 和动态变形模量Evd 各3点;改良土填筑的,每层抽检7d 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u q 2点。

三、路基附属工程1、重力式挡墙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挡墙厚度,钢筋分布,挡墙背后密实度(如果设计需要)。

挡墙沿线路方向在墙高1/3、2/3处设二条测线;挡墙强度每50m 检测一次,采用回弹法,每处布置10个测区,不够50m 按50m 算。

2、扶壁式挡墙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挡墙厚度,钢筋分布,挡墙背后密实度(如果设计需要)。

挡墙每50m 竖向布置6条测线(测线布置在不同的扶壁间),挡墙长度大于50m 时,每增加10m 增加1条测线,不够10m 按10m 算;挡墙每50m 抽1处扶壁检测强度,布置10个测区,不够50m 按50m 算。

3、抗滑桩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按照设计要求)按100%比例检测桩身完整性。

锚杆4、锚杆试验锚杆为工作锚杆的3%,且不少于三根。

四、隧道工程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频次说明衬砌厚度、拱架、钢筋数量与位置、衬砌背后脱空情况等雷达法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左右仰拱共布置7条测线,进行全隧道贯通检测二次衬砌强度回弹法每100m 抽1板,布置10个测区,不足100m 按100m 算钻芯法按回弹测区的15%预估修正回弹数值或回弹法不合格时,采用钻芯法取样仰拱的厚度、强度以及清底质量钻芯法每50m布置钻孔一个1个锚杆砂浆饱满度检测(声波反射法)检测频率不应低于总锚杆数的10%,且每批不宜少于20根。

每批是指检验批,隧道工程以24m 为一检验批(每批按检测20根估算)隧道初支厚度与拱架数量检测(地质雷达法)初支按Ⅳ、Ⅴ围岩是进行检测,检测布置5条测线,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Ⅳ、Ⅴ围岩按60%进行预估)五、结构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1.《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第19.2节的要求:19.2.2条中的第2条规定:“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采用满足精度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仪现场测定,每孔梁不少于3处,每个墩台不少于3处,每座涵洞不少于3处,每处不少于10个点,90%以上测点的实测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第15.2节的要求:15.2.2条中的第3条规定:“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位置和保护层检测采用满足精度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仪现场测定混凝土保护层的实际厚度;每100m检查一次,每次10个点,90%以上测点的实测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第15.2节的要求:15.2.2条中的第6条规定:“钢支挡结构筋的保护层厚度,采用满足精度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仪现场测定,每支挡结构不少于3处,每处不少于10点。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