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动脉夹层护理查房 (2)

主动脉夹层护理查房 (2)

常见于Ⅲ型AD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突发主动脉反流 是A型AD常见并发症
目前认为其发病原因可能系夹层引起瓣环
扩大或瓣叶受累 ,或撕裂的内膜片突入左 室流出道所致 易误诊为其他病因所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急性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开口受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
以右冠多见
这种情况可能掩盖 AD 的诊断,如进行溶栓 治 疗 会 引 起 严 重 后 果 , 早期死 亡率高 达 71% ,因此临床上必须高度重视这种特殊 情况。急性心肌梗塞尤其是下壁梗塞的患
• 心包填塞
积液可由病变主动脉周围炎性渗出反应引起 , 也可由于AD短暂破裂或渗漏造成心包积血 临床易误诊为心包炎
手术
• 根部替换:Bentall术、David术、Cabrol术、 同种带瓣主动脉替换 • 升主动脉替换: Wheat术 • 弓部替换及象鼻手术:Elephant trunk • 胸主动脉替换: • 腹主动脉替换: • 胸、腹主动脉替换: • 全替换主动脉替换: • 主动脉夹层内膜开窗术:
• 钙通道阻滞剂 • 利尿剂控制血压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镇静剂 通便药 对症、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指征: • ①无并发症的DeBakeyⅢ型AD • ②稳定的孤立的主动脉弓夹层 • ③稳定的慢性夹层 • ④病情已不可能实施手术
手术
• 手术治疗指征 近端夹层分离首选手术治疗
• 休克
多由于Ⅲ型AD并发外膜破裂所致
易误诊为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支气管扩张、肺
结核和肿瘤等
• 神经系统病变
神志异常、昏迷、 偏瘫、截瘫及抽搐等
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发病机制
• 无名动脉或左颈总动脉受累可发生脑血管意外 • 夹层动脉瘤的夹层阻断了主动脉进入脑脊髓的直 接分支开口 ,或夹层动脉瘤内血肿延伸至主动脉重 要分支 ,引起分支口狭窄、闭塞而致脑脊髓急性缺 血。
远端夹层分离伴下列情况需选手术治疗 • 进展的重要脏器损害 • 局部压迫症状 • 直径大于5厘米 • 动脉破裂或接近破裂(如囊状主动脉瘤形成 ) • 主动脉瓣反流 • 逆行进展至升主动脉 • 马凡综合征的夹层分离观察并无显著区别。 • 急性期应内科治疗,期间若出现主动脉破裂、主动脉 进行性扩张、不能控制的胸背疼痛和高血压,则必须 立即中转手术。近年来,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迅速发 展,使部分DeBakeyⅢ型患者经血管腔内介入 疗法治愈。
主动脉造影
• 突出优点
是确诊AD首要、准确、可靠 的诊断方法 ,早期报道其敏 感性和特异性为 88%和95%
• 缺点
属于有创性检查 ,有潜在危
险性 ,且准备及操作费时 , 已少用于急诊


• 药物治疗
• 手术 • 血管内导管介入治疗
药 物 治 疗
• AD的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药物治疗是怀疑AD或确诊AD后能立即进行的治疗
病情摘要
既往史:
体检:
护理查房
患者信息: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主动脉夹层
概 述
• 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ction AD)
系主动脉内膜撕裂后循环中的血液通过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 ,导致血管壁分层
• 发病率
AD的平均年发病率为 0.5~1万/10万人口,在美国每年至少发病 2000例 AD最常发生在 50~7 0岁的男性,男女性别比约 3∶1,40岁以下的比较罕见 , 此时应除外有家族史者及马凡综合征或先天性心脏病等。 40岁以下的AD患者 50%发生于妊娠妇女
主动脉夹层
1
2 3 4 5
病因学
发病机制 分型 临床表现 治疗

发生动脉夹层最重要的两个发病因素是:主动脉中层疾病 与高血压
病因学
• 1.高血压 • 2.结缔组织病 : 典型的马凡氏综合征
• 3.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上。
• 4.妊娠 : 主要为主动脉中层坏死有关 • 5.外伤: 严重外伤可引起主动脉夹层局部撕裂
对于无并发症的远端夹层疗效明确 ,不亚于外科治疗.
长期适当的药物治疗也是改善慢性夹层预后的重要措施。
• AD的药物治疗有二个主要目标
一是降低血压至患者能耐受的最低水平 ,使主动脉壁压力尽
可能低
二是抑制心脏左室收缩 ,降低dp/dt,使搏动性张力下降。
药物治疗
• 较理想的药物为
Β 受体阻滞剂或其他同时具有负性肌力药物 抗高血压作用的药物
• 主动脉夹层形成的机制
发病机制
• ①内膜撕裂后高压血流进入中层; • ②中层滋养动脉破裂产生血肿后 压力高导致内膜撕裂 • ③内膜撕裂口好发生在主动脉应 力最强部位,主动脉近心端或降 主动脉起始端(左锁骨下动脉开 口处下方 2-5cm 处)引起内膜撕 裂,撕裂的长轴常与主动脉长轴 相垂直
111
111
Aortic dissection
Aorta
Thoracicaor ta
Blood in wall of artery
Abdominalaor ta
Blood in artery
111
111
Debakey 分型
Debakey 将AD分为三 型: I型: AD起源于升主动 脉并累及腹主动脉; II型: AD局限于升主动 脉 Ⅲ型:AD起源于胸降主 动脉,向下未累及腹主 动脉者为Ⅲ a,累及腹 主动脉者称Ⅲ b
• 严重的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衰竭
常见于Ⅲ型AD ,是由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变 累及肾动脉或血肿压迫肾动脉引起肾动脉狭窄 , 造成急性肾衰竭 临床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衰竭
其它罕见的临床表现
• 声音嘶哑
• 上呼吸道阻塞 • 吞咽困难 • 咳血或呕血等
影像学诊断
目前可用于此的诊断方法包括
主动脉造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CT) 磁共振 (MRI) 经胸或经食管的超声心动图(UCG) 血管内超声。是最近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可以确定病变主动脉的解剖细节和夹层 分离的范围。
临床表现
按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48小时之内 亚急性期:48小时至6周内 慢性期:超过6周
• 疼痛
74%~90%的急性AD患者首发症状为突发性剧烈 “撕裂样”或“刀割样”胸痛 ,持续不缓解 , 与急性心肌梗塞时胸痛呈进行性加重不同,AD的 疼痛往往有迁移的特征 ,提示夹层进展的途径。
疼痛的位置反映了主动脉的受累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