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知识题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知识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03年1月,山东省政府批复在黄河三角洲(东营)建设山东(C )基地。
A.重工业
B.第三产业
C.加工制造业
D.生态农业
2、2006年3月“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被列入国家(C )。
A.“十五”计划
B.“十一五”计划
C.“十一五”规划
D.“十二五”规划
3、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时间是(A)
A. 2009年11月23日
B.2009年12月30日
C. 2010年1月1日
D. 2010年4月30 日
4、黄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是(B )
A. 住宅建设
B. 水利设施建设
C. 能源建设
D. 交通建设
5、黄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体现在(A )。
A. 自然区位
B. 行政区位
C. 军事区位
D. 文化区位
6、黄三角地区要以能源建设为(C )。
A. 契机
B. 龙头
C. 保障
D. 参照
7、黄三角地区基础建设的龙头是( C )。
A. 水利建设
B. 房屋建设
C. 交通建设
D. 商业建设
8、黄三角地区的特色之一是(C )。
A. 老工业
B. 传统
C. 绿色
D. 文化
9、(A)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题,也是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独具特色之处。
A、高效生态经济
B、低碳经济
C、循环经济
D、外向出口经济
10、“三路两港一场”中的“三路”指的是(C )。
A.荣乌高速公路、黄大铁路、张东铁路
B.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张东铁路
C.荣乌高速公路、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
D、东港高速公路、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
11、“三路两港一场”中的“两港”指的是(B )。
A.东营港、红光渔港
B.东营港、广利港
C.广利港、红光渔港 D、东营港、滨州港
12、我市大力实施“三网”绿化工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三网”指的是( A)。
A.林网、路网、水网
B.林网、路网、管网
C.路网、管网、水网 D、农田林网、路域林网、水系林网
13、在产业布局上,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发展潜力,确定将东营港———广利港之间1200多平方公里的临海区域,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的集中突破区,集中规划布局(C ),建设黄河水城,构筑“四区一城”的主体产业格局。
A.临港产业区、生态观光区、生态高效农业区、高端服务区
B.临港产业区、生态文明区、生态高效渔业区、高端产业区
C.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高效农业区、高端产业区
D、高新示范区、控制开发区、集约开发区、核心保护区
14、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题是( C)
A. 开发建设
B. 生态保护
C. 高效生态经济 D、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自然环境条件相似的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AB )。
A、烟台莱州市和淄博高青县
B、德州乐陵市、庆云县
C、济南商河县
D、沧州海兴县
3、根据《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主要有(ACD )。
A、是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基地
B、全国重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C、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
D、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4、我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B C )。
A、“一体”,指以德龙烟铁路为轴线形成的横贯东西的中脊隆起带
B、“一体”,指以胶济铁路为轴线形成的横贯东西的中脊隆起带
C、“两翼”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鲁南经济带
D、“两翼”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鲁南经济带
5、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遵循的原则是(ABCD )。
A、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
B、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一体化发展
C、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
D、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
6、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将形成(B CD )合理分布的总体框架。
A、高新示范区
B、控制开发区
C、集约开发区
D、核心保护区
7、黄三角经济区的整体特色包括(A B D )。
A. 生态
B. 绿色
C. 高速
D. 循环
E. 科学
8、黄三角地区应当适度聚焦的领域有(A B D )。
A. 基础设施
B. 优势产业
C. 农村发展
D. 城乡建设
E. 现代教育
9、黄三角地区发展经济欠缺的软件有(A C D )。
A. 人才
B. 资金
C. 技术
D. 机制
E. 自然资源
10、黄三角的区位优势在于(B D )。
A. 物流发达
B. 东部沿海
C. 临近首都
D. 江海汇通
11、黄三角地区的后发优势包括(B D E )。
A. 新人才
B. 新技术
C. 新思想
D. 新格局
E. 新机制
12、黄三角地区的资源优势有(A C D )。
A. 岸线
B. 资金
C. 能矿
D. 海洋
E. 石油
三、简答题
1、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有哪些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
比较优势:一是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二是地理区位条件优越。
三是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四是生态系统独具特色。
五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制约因素:一是淡水资源短缺。
二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三是重大交通设施相对滞后。
四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五是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
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包括的范围有哪些?
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和烟台市的莱州市,共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
2.65万平方公里。
3、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开创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借鉴;有利于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加快环渤海地区一体化发展,完善全国沿海经济布局;有利于加快培育环境友好型产业,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为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4、高效生态经济有哪些特征?
在产业类型上,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群;在生产工艺上,做到无废或少废,实现生
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最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高效运转,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5、《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功能定位是什么?
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6、《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该区域2015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力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水资源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7、《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该区域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到2020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8、《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该区域2015年和202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各自要求达到多少?
2015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00亿元;202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0亿元。
9、《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该区域2015年和2020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各自要求达到多少?
2015年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9000元;202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00元。
10、《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该区域2015年和2020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自要求达到多少?
2015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0元;202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000元。
1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该区域2015年和2020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各自要求达到多少?
2015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00元;202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
12、黄河三洲地区人均未利用土地面积是多少? 0.81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