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普通话音节结构与声韵拼合关系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普通话音节结构与声韵拼合关系,深入了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教学重点与难点:
普通话音节的基本结构,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
教学内容:
一、普通话音节结构
(一)音节的构成
普通话音节由几个音素组成,形成一个结构,我们可以把这个结构的分析为声母、韵母、声调。
由于韵母是最复杂的部分,又可以将之分为韵头、韵腹、韵尾。
把音节的结构方式归纳出来,有利于说明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
(二)音节结构的特点
1.普通话音节结构最简单的有两个成分,即韵腹和声调;最复杂的有五个成分,即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
2.音节中韵腹和声调是必不可少的,其他成分不一定具备。
3.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各元音都能充当韵腹,在韵头的位置上只能出现元音i、u、ü,在韵尾的位置上只能有i或u。
一个音节里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情况,n即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nɡ只能作韵尾。
此外,口语中有极个别特殊音节是由辅音加上声调来构成的,常用来表示应答或者感叹的声音。
例如:呣(m)、嗯(n)等。
我们要注意这些音节的发音。
二、普通话音节的声韵拼合关系
普通话音节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构成,但并不是任何声母和任何韵母都可以拼合。
普通话音节拼合关系指的就是声母和韵母的拼合关系,即声母和韵母之间连接的关系。
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和韵母的连接拼合有比较强的规律性,掌握了这种拼合规律,有助于深入了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拼合规律主要表现在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四呼上。
这种规律可以列简表如下:
其中:+
从表中可以看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有以下几条重要的规律:
1.b、p、m基本上只能和开口呼、齐齿呼韵母配合,跟合口呼韵母配合只限于单韵母u,不和撮口呼韵母配合。
2.f基本上只能和开口呼韵母配合,跟合口呼韵母配合也只限于单韵母u。
在全部声母中,f能配合的韵母范围最窄。
3.d、t和n、l虽然发音部位相同,但配合关系略有差别。
d、t不能和撮口呼韵母配合,n、l则可以。
4.ɡ、k、h;zh、ch、sh、r;z、c、s这三组声母的配合关系是相同的,只能和开、合二呼的韵母配合,不能和齐、撮二呼的韵母配合。
5.j、q、x和上面三组声母正好相反,只能和齐、撮二呼的韵母配合,不能和开、合二呼的韵母配合。
6.能和开口呼韵母配合的声母最多;能和撮口呼配合的声母最少;能和全部四呼韵母配合的只限于n、l以及零声母Ø。
以上只是说到一些较为宏观的基本的规律,要了解普通话声韵拼合的全部规律,可以从教材附录10的普通话声韵调配合总表中去找答案,附录10的普通话声韵调配合总表中的空格表示相应的声母、韵母不能相拼。
思考题:
1.普通话音节有哪几种基本结构?
2.根据自己发音难点,分析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
参考书目:
林焘、王理嘉著:《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吴弘毅主编:《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度教育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