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摘要:本文从动画角色的含义和设计理念出发, 综述了动画角色的基本特征和动画分类, 阐明了动画角色设计的重要意义, 并初步提出了影响动画角色设计的一些因素, 以期为我国动画角色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动画;角色;设计如今, 动画作为创意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与市场价值的力量, 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前提下, 受到许多欧美发达国家的重视, 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而动画角色造型作为动画中的灵魂, 成为欧美与日韩等动画强国推销其动画与衍生产品的重要武器, 远如米老鼠、唐老鸭、近如功夫熊猫、机器瓦力, 每一部动画片都能诞生一个甚至几个明星。
近期如国内动画角色喜洋洋与灰太狼等。
作为动画作品主要特征的象征,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创作中最基本, 也是最主要的构成要素的设计, 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而且还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的商业价值,是吸引广大观众眼球的重要法宝之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1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动画角色往往源自日本或美国, 可见, 进口动画动漫对中国动画市场的冲击巨大。
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国动画动漫起步早但发展滞后, 而日本、美国较早把动画动漫作为一项产业来做, 商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国内市场对动画动漫消费的强烈需求与国内动画动漫设计制作、营销策略落后之间的矛盾, 导致进口动画动漫独霸中国市场的局面。
如今, 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能脱口而出的国产动画角色还有几个呢 ?(2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动画角色通常打着“美国制造”的商标。
被世界所熟知的动画角色中“美国制造”几乎成了一个代名词,从米奇、小熊维尼、史努比到狮子王、大力水手、辛普森一家、怪物史莱克, 它们的影响力如同美国的影响力一样巨大。
(3中国动画动漫作为一个产业起步较晚。
中国原创动画几乎毫无影响力。
据统计,在年轻人最喜爱的动画作品中,日本动画占 60%,欧美动画占 29%,而中国原创动画,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 11%。
所有14-17岁的三地青少年中,有 56%在过去半年内为自己喜欢的动画或动画形象购买过书、杂志、影碟等动画作品和玩具、服装、饰品等动画相关产品, 对所有买过产品的青少年, 其一月的平均购买金额是 54元。
对 18-23岁和 24~30岁两个年龄层的年轻人来说,虽然其动画消费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平均购买金额却明显上升。
以上述金额为据,仅京、沪、穗三大城市,其每年由 14-30岁的城市年轻人所完成的动画相关消费总额即可超过 13亿元,极为可观。
在谈及为哪些动画或动画形象进行相关消费时发现,比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史诺比、米老鼠、 Kitty 猫、皮卡丘和机器猫。
而所有相关消费的动画和动画形象中出自中国内地地区的总计不足 10%,而日美动画和动画形象比例超过 80%,其余份额被港台地区、欧洲国家等占据, 这些数据折射出我们在动画产业开发方面同样是惊人的落后—中国的动画极其相关市场无疑是巨大的,但是我们的钱却流入了日美和不法盗版商的口袋。
近两年中国的动画动漫才作为一项产业迅速起步 :2005年重庆市“十一五” 重点文化项目——重庆动画动漫基地正式落户大学城。
重庆出版集团、少年先锋报社将斥资 5亿元人民币, 在大学城打造占地 300亩, 集动漫设计、制作、青少年活动等项目和相关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国家级动漫基地。
早在上世纪 80年代中期,内地第一个港资动画动漫公司翡翠动画就落户深圳。
有关人士表示,深圳目前以动画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手段进行创作和生产的企业有 1000多家, 门类齐全, 从业人员上万人, 最大的动画制作公司有 500多名创作人员。
后续人才的储备方面深圳也不用担心,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技师学院等学校都设有专业专门培养动画动漫制作人才。
(一动画角色的含义和设计理念1.1动画角色的含义动画中的角色相当于一部影片中的演员, 是动画中以生命形式进行表演的主体, 在字义的解释为 Animation character 或是 Cartoon character 。
动画角色是能够传达感情和意义的假定形象, 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由艺术家创造形象。
动画角色可以是写实的人物, 也可以是动物(如狮子、小马、植物,或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如汽车、玩具等 ,甚至是源于神话的各种形体的排列组合(如孙悟空、邪魔等。
这些角色是设计师创造的虚拟的卡通形象,它们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
动画角色设计是众多艺术造型方式中的一种, 是指综合运用变形、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将动画角色设计为可视形象, 其目的是要对每一个动画角色赋予感染力与生命力。
这种创造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幽默感,其夸张、随意的表现手法和戏剧性的表演形式是一般作品、难以企及的。
1.2动画角色的基本特征(1简约性:简约性包括概括性和简洁性,即形体上的归纳和细节上的简化。
动画中的造型一般都会将物体次要的、琐碎的部分尽量舍弃, 以达到最大程度降低工作量和成本的目的。
(2艺术性:前辈们对动画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尝试,不仅儿童画、装饰画、水墨画可以做成动画造型, 绘画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也不例外。
(3夸张性:对现实中的形体进行某一方面的夸大是几乎每一个动画造型中必有的特性。
(4 动态性:动画之所以不同于绘画就在于它不是单帧静态图片而是要“动” 的, 因此不论是角色还是背景, 除了设计出静态时的形状外,也要绘制出行为和动作中的外观,以及处于不同情境下的状态。
1.3角色造型设计的理念动画角色设计在整部动画片创作中处于一个前导的地位, 因为每一个脚本都是在造型基础上进一步发挥, 所以对角色造型的正确把握是相当重要的。
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创作前期最为关键的一步, 它要求根据剧本的需要, 能够系统地把其中的各要素进行分析, 并且根据动画角色的需要进行系统化得整合从而创造出完美的视觉化艺术形象。
动画角色其实就是真实影片中的演员,而这些演员是通过动画设计师创造的角色造型形象表现出来的。
动画角色的形象和个性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
一部好的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
如聪明的“一休” 、可爱的小熊“维尼” ,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某种程度上,动画片是我们童年的延续。
设计师必须保痔孩童之心, 并且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说, 在动画中只有你想象不到的故事, 角色, 而没有表现不出来的角色。
动画给了艺术家们广阔的想象空间, 是一种创造性艺术。
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创作卡通角色的理念是幽默、风趣、轻松、有一定教育意义、大多数时候从反面入手去塑造角色形象、常常把现实生活中所谓的“小人物” 、“坏角色”无限放大,在关键的时候又体现其正义感,让人信服,深具哲理。
而中国卡通角色的创作理念精髓是 :创造一种唯美的画面效果、制造一种引人入胜的气氛,注重角色的正面形象, 卡通角色的教育意义必须被无限放大。
在日本卡通角色的创作理念则主要是虚幻、唯美,注重角色产生的社会效果,也很重视其娱乐效果、广泛的商业效应。
角色造型设计不论是在二维还是三维动画片中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角色是动画中的灵魂。
动画艺术与电影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我们总是可以去电影中找寻我们创作的火花。
因此角色造型设计亦如电影中的演员形象设计。
但是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又不同于演员的形象设计, 现实电影中, 导演总是在现有的演员中去寻找符合剧本特点的演员, 所选择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本体, 而这个本体亦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思想,通过其艺术表现来表达角色思想内涵。
而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是完全从无至有, 完全为表现剧本需要而创造出来。
从形态比例到动作设计, 再到语言特点都是原画设计师所赋予。
在创作时要根据故事的时代背景和内容来创造角色形象, 其中包括角色造型、身高比例、服装样式、五官外貌特征、发型、配饰、神情、个性特点等。
其次,影片的艺术风格对动画造型有一定的影响。
影片的艺术风格包括其美术设计和动画语言。
在动画片中, 角色造型和动画中的其他元素一样共同构成影片的风格。
同样, 影片的风格又直接影响各个元素的创造。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二、动画角色的分类2.1按角色属性分人物角色影视动画很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现实生活, 其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角色。
如《埃及王子》、《风中奇缘》、《萤火虫之墓》、《蜡笔小新》、《哪吒闹海》、《最终幻想》、《魔比斯环》等动画, 其中的人物设计或完全写实, 或夸张简化, 但都基本符合人体结构比例,形态动作也和真人相似。
动物角色影视动画往往把发生在真人世界里的故事嫁接到动物身上。
如《狮子王》就改编自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
影视动画中的动物角色通常都具有人类的情感,又有动物的生活习性,比人物角色更受欢迎。
《小蝌蚪找妈妈》、《小鹿斑比》、《虫虫特工》、《海底总动员》、《马达加斯加》等都是以动物为主要角色的作品。
抽象角色有些动画以自然界中没有生命的或抽象的东西为主角, 造型简化随意。
《幻想曲》就将音乐用符号表现出来, 《针头线脑》中毛线的随意造型、《游离的光》中的光的足迹等也是抽象角色。
其他角色有些角色本身没有生命,动画大师将其拟人化处理,使其具有了人类的特点。
如《汽车总动员》中的汽车等。
还有些动画以怪物为主要角色,如《怪物史莱克》、《怪物公司》、《巴巴爸爸》等,他们和动物角色有相似的特2.2按美术风格分漫画风格的角色形象是影视动画的主流。
这类动画角色借鉴了漫画的创作手法, 以平面造型为主, 对客观形象进行夸张变形, 突出主要特点, 具有幽默性和趣味性。
漫画角色往往比较可爱, 如蜡笔小新、史努比、汤姆猫和杰瑞鼠等。
写实风格的角色以自然中的客观事物为基础,比例、结构、形状等描绘准确,角色服装设计、性格塑造接近真实,符合生活中的原形。
如《小马王》中马的造型、《萤火虫之墓》中的人物造型等。
随着三维技术的出现, 三维动画造型更加逼真,如《最终幻想》 (见图 1-8 、《怪物史莱克》等动画中的形象。
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动画作品《怪兽小屋》使用了“真人捕捉”技术,角色的一举一动和真人几乎没有差别。
装饰风格动画片《埃及王子》的角色造型具有西方壁画的特点, 人物形象以侧面为主,由几何形状组合而成;国产动画片《九色鹿》是由敦煌莫高窟内壁画《鹿王本生》演绎而来, 具有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特点。
这一类的角色以自然物为原形, 通过高度提炼和概括而成,有秩序、有节奏,具有很强的装饰特点。
写意风格的角色线条简单,意境深邃。
这类动画往往以阐释哲理为主, 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和思索的余地。
中国的水墨动画是写意风格的代表, 如《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
一些西方动画也具有写意的特点, 如俄罗斯动画《父亲与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