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精选【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精选【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精选【三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实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实行验证; 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 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展开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 个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一张实验记录表。

给每个学生的材料:一张维恩图。

【教学过程】
一、设计流动比赛
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主要科学概念: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并展示上节课的维恩图)
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它们流动的快慢一样吗?
2、其他液体也会流动。

比如洗洁精,这也是一种液体。

(师出示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
3、有什么办法证明?
师引导:如果要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实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动的比赛。

4、设计“流动比赛”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怎样做才能保证流动比赛是公平的?哪个方法,为什么?讨论后确定一个比赛方法。

5、全班交流比赛方法,围绕“保证比赛的公平、可行”实行讨论,鼓励生生质疑,完善比赛规则。

二、实验、思考
1、请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确定的方案实行流动比赛,并记录。

(师要提示学生重复做几次实验)
2、全班交流,汇报,包括:一共实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每次实验的结果都相同吗,大概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等。

3、思考:液体的流动快慢跟什么相关?
三、液体、固体比较
1、师让学生注重以板书的水和食用油的维恩图记录,明确水和油具有的共同特点,并思考洗洁精是否同样具有这些特点。

2、小结:三种液体的相同点,固体具有吗?固体和它们相比,有
哪些不同?师生讨论交流,完成固体和液体比较的维恩图记录。

3、讨论交流,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篇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
使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 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实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使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实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 2 个塑料杯、 1 片玻璃、 1 张蜡光纸、 1 支筷子、 2 个试管、 2 根长木条(能够是长一些的牙签)1 个玻璃杯、 1 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 个水槽。

给每个学生准备:
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
、观察水和食用油1、导入:水是一种液体,你们知道的生活中还
有哪些液体? 这些液体是否都一样呢?今天我们以水和食用油为
例,实行研究。

2、学生观察: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维恩图中。

(提示: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
3、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板书展示。

二、滴液比较
1、师: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不同之处吗?比如,我们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2、生猜测,并讨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师适当提示:每
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 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简单演示; 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样)
3、生实践,将观察到的液滴状态画下来,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体上。

4、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

三、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1、师: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种物质更重?我们有什么办法比较?
2、生交流方法,并讨论、判断方法的可行性。

3、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实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

(这个实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演示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并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实行解释。

5、请学生将观察所得的结果补充到维恩图中,师补充到板书中
四、借助多种容器,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1、师演示,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请学生
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生交流、小结。

将两者的相同点补充到维恩图中
五、总结提升
1、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重点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其他液体也具有吗?这些相同点,固体具有吗?
2、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于水是怎样的一种液体,你们又有哪些新的理解?
【篇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能够测量的。

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 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实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 能较规范地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比较哪个瓶子水最多
1、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

请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

2、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准确的?并说明为什么这么想。

(师可适当提示前面所学的关于水的特性,如会流动、有重量、有体积等,鼓励方法的多样性)
3、交流讨论,比较不同的方法,选择操作最简单的方法实行实践操作。

4、生实践操作后汇报结果。

(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二、比较水多多少
1、师:现在我们已知 2 号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
多多少,知道吗?有什么办法能够知道?
2、学生讨论测量方法
预设1:生可能会直接说用有刻度的杯子,师需追问: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
预设2:生可能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师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盖等材料提示、引导,交流这些材料可怎么用。

预设3(可接预设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协助测量,师可追问:用小杯子量了,还多出半杯怎么办?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3、自制刻度线测量
1)如果我们要给一个杯子画刻度线,这些刻度线有什么用?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刻度间距要相同)
2)生实践:自制的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玻璃杯上,再次比较三个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测量结果,发现并讨论问题:测量的结果相同吗?
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呢? 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
些问题?
三、理解并使用量筒
1、师介绍量筒,并提示“测量要求”,问: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和我们自制的刻度比较,有哪些区别?
为什么量筒要平放? 为什么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
2、请学生用量筒测量三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

(如果学生没有充足的量筒,或上课时间不够,可采用教师演示方式实行)
3、师:你们知道这样一瓶矿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吗?(出示食物或照片)这个数值就表示了一瓶矿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体积了。

4、师:5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