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报告
课题名称:电工实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3 年12 月14 日实验名称差动放大电路实验台号实验时数3小时姓名学号年级2013班3班
一、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实验内容;必要的原理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差动放大器工作原理
2、掌握差动放大器的基本测试方法
实验内容
1.计算下列差动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
倍数电路图见5.1
信号源已替代
5.1
在图5.1的基础上画出单端输入时和共模输入时的电路图
二、实验环境及实验步骤
(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器件、仪器设备等的情况;具体的实验步骤)
实验环境:
1.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4.TPE-A3模拟电路实验箱
3、实验步骤:
1、将电路图5.1接线
2、测量静态工作点
3、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4、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5、在实验台上组成单端输入的差动电路进行下列实验
三、实验过程与分析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问题,进行故障分析,说明故障排除的过程和方法。
根据具体实验,记录、整理相应的数据表格、绘制曲线、波形图等)
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
1、将电路图5.1接线
2、测量静态工作点
①调零
将放大器输入端V11、V12接地,接通直流电源,调节调零电位器R P,使V O=0。
②测量静态工作点:测量V1,V2,V3各极各地电压,
并填入表5.1中。
5.1
对地
电压
Vc1 Vc2 Vc3 Vb1 Vb2 Vb3 Ve1 Ve2 Ve3 测量值
6.29 6.31 -0.74 0 0 -
7.77 -0.61 -0.61 -
8.39
3)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在两个输入端各自加入直流电压信号,按有5.2要求测量并记录,由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出单端和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
接入到V11t和V12,调节Dc信号源,使其输出为0.1和-0.1.
(须调节直流电压源Ui1=0.1V ,Ui2=-0.1V)
4) 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将输入端b1和b2 短接,接到信号源的输入端,信号源另一端接地。
DC信号先后接OUT1和OUT2
测量有关数据后填入表5.32.,由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出单端和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并进一步计算出共模抑制比。
5.2
差模输入共模输入抑制
比测量值计算值测量值计算值计算
值Uc1 Uc2 Uo双Ad1 Ad2 Ad双Uc1 Uc2 Uco双Ac1 Ac2 Ac双CMRR
+0.1V 10.08 2.55 7.46 -16.
8616.8
6-33.
71
6.29 6.31 -0.02 0.00
5
0.00
5
0 186.5
-0.1V 6.29 6.31 -0.02 0.00
50.00
5
0 186.5
5、在实验台上组成单端输入的差放电路进行实验。
将b2接地,组成单端输入差动放大器。
在b1端先后输入直流信号,测量单端和双端输出的电压值。
填入表5.3计算单端输入时单端和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
并与表5.2中双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进行比较。
输入信号Ui 测量仪计算值电压值放大倍数
(单端)
放大倍数
(双端) Uc1 Uc2 Uo
直流+0.1V 4.76 7.84 -3.70 -52.3 -119.4
直流-0.1V 8.13 4.47 3.64 -53.2 -119.8
四、实验结果总结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完成思考题目,总结实验的新体会,并提出实验的改进意见)
差分放大电路性能和特点:
输入阻抗较高,
抗干扰能力强是对双极性晶体管电路而言的.
输入阻抗越高,抗干扰能力就强
共模抑制比高(对差模信号有放大作用,对共模信号没有放大作用)
通常情况下,差动放大器用来放大微弱电信号的。
实验体会:
恒流源作负载时,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电路的输入阻抗大,可以减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以降低信号源的功率容量。
五、教师评语
(教师对该生完成本实验情况的综合评价,并结合学生的实验态度等情况给出该生本实验的综合成绩)
教师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