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的设计课题名称:学生宿舍局域网建设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起迄日期:指导教师:学生宿舍局域网建设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以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IT )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极大的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手机通信到3G技术,从互联网普及到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而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从有线网络普及入户,到无线网络遍及生活中的各种场所,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并且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与发展,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随着人们对于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交流的迫切需求,促使网络技术快速发展。
在人类信息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随着计算机网络管理功能的强化,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都与网络技术融合到一起。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通过网络,人们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本来分散在各处的计算机被网络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计算机局域网作为网络的一个常见类型,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这个局域网中,我们可以在它们之间共享程序、文档等各种资源。
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形式及传播途径日趋多样化,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网络安全建设已不再像单台计算安全防护那样简单。
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立体的防护体系,要具备完善的管理系统来设置和维护对安全的防护策略。
学生宿舍局域网作为学校中最小的网络个体,文章将从网络组建、网络设置及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局域网、Internet 、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目录一、计算机网络 (4)二、局域网简介 (5)2.1 、局域网的定义 (5)2.2 、局域网的最大特点 (5)2.3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5)2.4 、局域网的传输媒体 (7)2.5 、局域网的网络设备 (7)三、网络的体系结构 (8)四、网络协议 (9)4.1 、TCP/IP 协议. (9)4.2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0)4.3 、文件传输协议(FTP) (10)4.4 、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 (11)五、宿舍局域网分析与组建 (11)5.1 、组网设备准备工作 (11)5.1.1 、无线宽带路由器 (11)5.1.2 、选择网线 (12)5.1.3 、网卡 (12)5.2 、组网方式 (12)5.3 、设备连接 (13)5.3.1 、设置路由 (13)5.3.2 、IP 地址的设置. (13)5.4 、局域网共享的实现 (14)六、宿舍局域网日常维护 (14)6.1 、如何解除Windows XP 系统的文件共享限制 (14)6.2 、解决IP 地址冲突 (15)6.3 、病毒防治 (15)6.3.1 、挑选杀毒软件 (16)6.3.2 、小心使用移动存储设备 (16)结束语 (16)参考文献 (17)引言当今世界,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极大的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并且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条件带来更大的方便,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的紧密和快速。
随着人们对于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交流的迫切需求,促使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使用为人类信息文明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自1995 年中国教育教研网(CERNE)T建成后,校园网的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校园网的建成和使用,对于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质量、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加快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开展多媒体教学与研究以及使教学多出人才、科研多出成果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其主要包括各种局域网的技术思想、网络设计方案、网络拓扑结构、布线系统、Intranet/Internet 的应用、网络安全,网络系统的维护等内容。
通过本毕业设计课题的论述,希望使读者能够了解校园网的建设过程以及所涉及到的各种网络技术,并能对今后大家在学习网络技术知识或是进行校园网的工程建设中有所借鉴。
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传输媒休连接的多部计算机组成的系统,使登录其上的所有用户能够共享软硬件资源。
计算机网络如按网络的组建规模和延伸范围来划分的话,可分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
我们经常用到的因特网(Internet) 属于广域网,校园网属局域网。
未来的网络技术将向着使用简单、高速快捷、多网合一、安全保密方向发展。
二、局域网简介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简称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
“某一区域”指的是同一办公室、同一建筑物、同一公司和同一学校等,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
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
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2.6、局域网的定义局域网为在较小区域内互联各种通信设备的种通信网络。
2.7、局域网的最大特点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2.8、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网络拓扑就是网络中计算机、缆线以及其他通信部件构成的几何布局。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有多种类型,并且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涌现与完善。
总线型(Bus)将各节点的设备用同一根网线连接起来,所有主机共享同一通信介质,拓扑结构如图 1.1 。
在总线电缆上任何一处的松动和脱离都会引起网络无法运行,且由于布线问题故障的定位及修复比较困难,维护比较困难。
图1.1 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星形(Star )星型拓扑网络以中央节点为中心,由中央节点与其他节点相连接组成,如图2.9所示。
中央节点机一般为集线器或交换机,除了中心节点之外的任何节点故障或节点的增减都不影响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工作,从而实现了网络便于维护、便于管理的优越性。
图1.2 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树形(Tree)当一台集线器或交换机的端口数量不足以连接所有的计算机或者需要联网的计算机分布比较分散,可以再串联第二级星型网络,如图1.3 所示,这就是树形拓扑结构。
图1.3 树形网络拓扑结构环形(Ring)网络中各节点通过环路接口,链接到一条首尾相连的闭合环形通信线路中,如图1.4 所示。
环网上的任何一个节点的故障都会影响整个网络传输。
图1.4 环形网络拓扑结构2.10、局域网的传输媒体网络要求把各个独立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这样就必然要求有一种介质将计算机连接起来,这就是传输介质。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种,一般情况下都是用有线介质的,因为它的稳定性高,连接可靠,无线介质只是在特殊环境下才使用的传输方式。
常用的有线介质主要有以下几类。
双绞线:双绞线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
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
为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
同轴电缆:以硬铜线为芯,外包一层绝缘材料。
这层绝缘材料用密织的网状导体环绕,网外又覆盖一层保护性材料。
同轴电缆有许多种不同的规格,最常用是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
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相比具有高速度、长距离、细芯线、高成本等特点。
2.11、局域网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主要是指硬件系统,各种网络设备之间是有着相互关联而不是相互独立的,每一部分在网络中有着不同的作用,缺一不可,只有把这些设备通过一定的形式连起来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
网络设备主要包括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传输介质等。
网卡:简称NIC,也称网络适配卡或网络接口卡。
网卡作为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接口,是不可缺少的网络设备之一。
网卡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网卡,不同速度的网络需求也要使用不同的网卡。
如根据带宽来分的话,有10Mbit/s 网卡、10/100Mit/s 自适应网卡和1000Mbit/s 网卡;如按总线分,有ISA 总线、PCI总线、PCMCIA总线网卡等。
交换机:交换机,也称交换式集线器,是专门设计的,使各计算机能够相互高速通信的独享带宽的网络设备。
作为高性能的集线设备,随着价格的不断降低,交换机已逐步取代了集线器而成为集线设备的首选。
由交换机构建的交换式网络系统不仅拥有高速的传输速率,而且交换延时很小,使得信息的传输效率大大提高,适合于大数据量并且使用非常频繁的网络通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多媒体和数据传输网络。
交换机具有很强的网络管理功能,它能自动根据网络通信的使用情况来动态管理网络,因为交换机采用了独享网络带宽的设计。
路由器: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因此它可以在网络层交换和路由数据帧,访问的是对方的网络地址。
有连接不同的网络物理分支和不同的通信媒介、过滤和隔离网络数据流及建立路由表,还有控制和管理复杂的路径、控制流量、分组分段、防止网络风暴及在网络分支之间提供安全屏障层等到功能。
三、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通常按层或级的方式来组织,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
不同的网络,层的名字、数量、内容和功能都不尽相同。
但是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它的上一层提供服务,这一点是相同的。
层和协议的集合被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作为具体的网络体系结构,当前重要的和使用广泛的网络体结构有OSI 体系结构和TCP/IP 体系结构。
国际标准化组织未来连接不同设备的网络体系结构,于1984 年提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
它被分成7 层,这7 个层次分别定义了不同的功能。
几乎所有的网络都是基于这种体系结构的模型进行改进并定义的,这些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其中物理层是位于体系结构的最低层,它定义了OSI网络中的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
OSI参考模型及工作过程如图 1.5 所示。
主机A 主机B应用进程A 数据应用进程 B数据应用层应用层数据单元表示层表示层数据单元会话层会话层报文传输层传输层分组包网络层网络层帧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比特序列网络层网络层传输介质图1.5 OSI 七层体系结构及数据流说明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连网协议)缩写,TCP/IP 体系结构是当前应用于Internet 网络中的体系结构,它是由OSI结构演变来的,它没有表示层,只有应用层、运输层,互联层和网络接口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