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摘要】:现在一些中学生作文的主要毛病是空洞无物。

写人记事没有具体、细致地描述,只有抽象的、概括的介绍,反映不出个性,再现不出特征。

究其原因,根子在于不善于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因此要治疗作文的空洞之疾,提高作文质量,必须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作文教学观察能力培养方法
丰富的社会生活与多彩的自然景物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离开对生活及人物、自然细致观察,离开对素材的自觉捕捉和积累,作文内容就很难真实起来、丰富起来。

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

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是提高作文质量的关键之一。

一、唤醒观察意识,培养观察兴趣
学生只有懂得观察同作文的联系,认识观察生活的重要性,才能
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才能随时随地捕捉生活素材。

不少范文,所写者小,所见者大。

若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索,就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的重视。

小事也可以表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不小的主题来。

《一面》《背影》等都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极好教材。

应结合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当学生逐渐注意观察生活时,要教给学生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1、由表及里,深入思索。

注意收集平凡而有意义的小事。

2、由点到面,目力集中。

观察,宜“细”不易“粗”。

走马观花,只能“见大不见小”,写出来也免不了“一般化”。

只有把视线集中
在某一“点”上,落实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具体事物上面,才能发现特征,辨别异同。

3、由分到合,先分后合。

集中目力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件具体事物。

4、由此及彼,展开联想。

观察与思维、联想等是密切不可分的。

只有在观察的同时,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才能丰富材料,充实内容,突出特征。

二、组织观察交流,运用典型引路
一些同学观察生活比较细致,联想比较丰富,思路比较开阔,作文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作文写得比较生动、深刻。

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谈谈自己平时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体会和经验,让他们现身说法,同学们听了,不仅觉得亲切,受到的启发也会很大。

同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让那些不注意观察的同学谈谈“写不出”的苦楚,从“另一面”给大家以启发。

化难为易,有步骤地进行序列训练。

生活像大海,一下子要他们写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的文章,恐怕绝大多数学生难以胜任。

因此,语文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排难解忧”。

要指导学生就近观察,因地制宜,不要动不动就“走出去”。

要由小到大,由点到面,逐步地提高。

要通过做小型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草一木”、“一鸟一石”的片断练习,训练学生具体观察和细致描写的基本技能。

俗话说,功到自然成。

基本功练扎实了,不愁写不好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的文章来。

三、加强课外阅读,多方开路引导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多看多想,既可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活跃
他们的思想,充实他们的知识,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

语文教师应当做有心人,经常向学生介绍短小精悍的、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文章,以便于他们模仿、学习和借鉴。

学生写“节日游园”、“国庆记事”、“欢度元旦”等作文,常犯一般化、老一套的毛病,反映不出每年“游园”、“国庆”、“元旦”的新特点。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年年如此”的现象,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报刊上面的有关文章,介绍如何抓住“往年没有、今年独有”的新气象展开细致描写的方法,启发学生多看、细看,发现特点,把握特点。

再比如,学生描写会场,往往写得一平二冷,平铺直叙,渲染不出会场的热烈气氛,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报导会议情况的通讯、特写等,从中学习怎样观察会场,怎样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法,具体写出会场布置、会场气氛、主要内容、听众反响等,把这类作文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

四、激发生活热情,增强观察动力
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没有自觉性和主动性是难以奏效的,更是难以持久不懈的。

从根本上说,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就必须着眼于激发他们爱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关心生活、积极向上的品质。

一位著名作家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察的态度问题。

一个对人冷淡无情和对社会事业漠不关心的人,无论他怎样善于观察人,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作家。

这就是说在生活中或工作中要有热情,热情地喜欢人、帮助人、批评人或反对人。

当缺少这种热情的时候,你在生活中或工作中也许观察不到多少东西。

这些话讲得极为精辟。

观察当然需要讲究方法,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热情。

同处
一个教学班、一个学校学生,他们写反映班级、学校生活的作文,有的感到有许多东西要写,而有的却感到没有什么好写,这里的关键是对集体、对生活的热爱程度、关心程度。

对集体、对生活麻木不仁、冷若冰霜,那他就谈不上细心观察,谈不上“心情激动”,即使“闪光的思想”、“闪光的人物”如花似锦,五彩缤纷,也会习以为常,熟视无睹。

我们要十分重视结合听说读写和课内外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使学生人人都做一个有心人。

总之,观察是作文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基础的基础,我们只有在教学中精心培养,才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