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 市电业局2006 年输电线路及变电站户外设备防腐工程属于野外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基层处理最为重要,为达到质量要求,我公司准备采用磨光机除锈及手工除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层处理,保证铁塔各个部位的防腐效果。
现场配备工具车2 部,发电机2 部,磨光机20 台,电缆线1500米,2座铁塔同时除锈并刷底漆,配备工人30 名,在合同其内按时完成工程量。
二、编制依据《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1991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T8923-1988 ) 《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 (SY/T 0407-1997 )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1720-88 《包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9286-88三、施工准备(一)人员组织公司将选派优秀的人员组建输变电线路施工,成立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部、组织过硬的施工队伍,把现场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做起来,以确保工程质量达优良为中心思想,以施工图纸、现场技术交底为准,按国家验收标准施工,争创优质安全文明工程。
培训施工人员掌握新技术、新工艺,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保证所有施工人员都能按有关操作规程、规范及有关工艺要求施工。
预先编制本工程的隐蔽工程验收试验计划,为确保工程质量创造条件。
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确保本工程优质、安全的完成。
对于复杂的施工分项以及重要的施工部位,要事先编制具体施工方案,经过建设单位及监理部门审定后方可实施。
事先准备本工程的各项检查资料,用于工程开工后及时填写备用,确保资料真实,及时归档。
为了提高工程的进度,提高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有效的组织流水施工,合理配置资源,现对该工程进行分项分部工程进行有效的本项目经理部内部分包,交叉施工,加强各工种的交流,提高工程进度。
对上述划分的每一部分应与该部分的负责人签定有效合同,奖惩分明,严格按合同办事,每部分应都有 1 名专业技术人员跟场指导,应采用大量熟练工人。
(二)材料选用本工程所采用的防腐材料,为------- 漆业有限公司的醇酸红丹底漆二道,醇酸瓷漆二道其各项技术指标,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及技术要求,满足线塔防腐设计要求。
其性能指标及检测报告附后。
(三)施工机具及检测仪器本次工程施工,我公司极为重视,拟定投入先进设备用于本次工程的施工。
工具、器材、机械、设备依工期计划安排提前进场组合完毕,并调试正常,有熟练的操作工专门负责操作,避免因机械设备的故障而影响施工。
投入到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表:1、施工工具车2辆2、脚爬30付3、安全带30付4、电力工程车1辆5、发电机2台6、磨光机20台7、腻子刀1000把8、刨刀1000把9、涂-A 杯5个10、测厚仪2台11、湿膜测厚仪2台12、空气湿度计2台四、四、细节施工方案(一)施工工序金属结构除锈中间检查刷红丹底漆道中间检查红丹底漆二道中间检查涂醇酸磁漆一道中间检查涂醇酸磁漆二道质量检查联合验收交付使用。
(二)金属表面处理1、本工程采用手工除锈与机械除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层处理。
采用砂轮机彻底清除金属表面的锈皮、旧漆膜,使之露出金属本色,再用棉纱或破布将金属表面上浮尘擦干净。
除锈标准达到ST2 级,锈蚀严重的地方可用榔头敲击,将较厚的锈皮震落,如有油污的地方,应用汽油或稀释剂擦洗。
构件的连接点是整个钢结构中腐蚀的重点,加上高强螺栓本身没有防腐保护措施,而且所有构件的承重点均在节点上,所以对节点的防腐部位应进行重点处理,重点防腐。
对节点表面用刮刀、钢丝刷或电动钢丝轮进行打磨,使之露出金属本色,以增强底漆的结合强度。
特殊部位砂轮机无法除锈的地方,可用钢丝刷或砂纸打磨达到要求。
2、砂轮机操作安全注意事项操作砂轮机时必须配备安全防护品,如防护眼镜,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更换砂轮片或钢丝网时,必须先关掉电源。
工具中运动的危险零件,必须按有关标准装设机械防护装置(如防护罩、保护盖等),不得任意拆除。
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
其中,绿/ 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漏电保护电器必须放在外面,同时应有人在外监护。
带有接地插脚的插头、插座,在插合时应符合规定的接触顺序,防止误插入。
三极插座的接地插孔应单独用导线接至接地线(采用保护接地的)或单独用导线接至接零线(采用保护接零的)不得在插座内用导线直接将接零线与接地线联接起来。
3、工具必须由专职人员按以下规定进行定期检查。
工具在发出或收回时,必须由保管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工具的日常检查至少应包括以下项目:a、外壳、手柄有否裂缝和破损。
b、保护接地或接零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可靠c、软电缆或软线是否完好无损。
d、插头是否完整无损。
e、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有无缺陷、破裂f、电气保护装置是否良好。
g、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
h、工具转动部分是否转动灵活无障碍。
四)防腐涂装涂装前应用棉纱或破布将金属表面上浮尘擦干净,保持基体表面清洁。
1、刷漆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涂层施工质量起到良好的防腐效果,首先是调漆,调漆应严格执行调漆配件作业指导书,再者就是刷底漆和面漆。
2、为了保证涂层的施工质量起到良好的防腐效果,在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2.1 油漆在施工前应进行质量检查,产品符合质量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严禁使用;2.2 调配油漆时,同种类的油漆产品,在未了解产品的成分及性能前不要随便混合调配,以免发生结块、漆膜不干、失光、起皱等弊病,油漆调色时,也要选择同一品种的不同颜色的油漆相互调配;2.3 油漆施工开桶前,应上下晃动,开桶后上下搅拌均匀,避免颜料及填料沉积桶底影响质量,如有结皮或粗粒,应用120 目的铜网过滤后使用;2.4 将过滤好的油漆按生产厂家提供出的比例数据(甲乙组份)按比例调配,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搅拌均匀后,待油漆熟化半小时,方能刷涂。
2.5 在大面施工前,应将熟化好的漆进行小样试刷,达到颜色均匀一致,方能大面积施工。
2.6 在涂料调配中,所用的计量器具、秤磅应准确无误,器具应干净、清晰。
2.7 配料员应认真、仔细,熟悉掌握涂料调配作业指导书,严格按照油漆种类上的比例调配,以免出现失误,出现颜色不一等现象。
3、底漆涂刷对生锈部位经过上述处理后,在2 小时内可以涂刷第一道底漆,自检合格后,待底漆干燥以后,可再涂刷第二道底漆。
底漆在施工前,必须经经专业调料员调好的油漆,经质检员和施工人员认可后的材料方能提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
刷底漆前,必须先用棉纱沾稀释剂把表面的尘土擦干净,待稀释剂全部挥发完后,再用刷子沾着油漆在金属面上来回移动,一般都是先横后竖,来回走动3-5 遍,使油漆表面光滑平整,不出现漏刷、漏涂、流淌现象。
待底漆一般干燥后再刷第二遍漆。
底漆的好坏关系着整个工程好坏,所以刷底漆一定要按作业指导书上去作。
4、面漆的好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外观,所以刷面漆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4.1 所用的油漆必须经专业调料人员、质检员、施工负责人认可的配比好的材料。
4.2 刷漆前一定将底漆干燥期间所落下的脏物处理干净4.3 面漆在涂刷时一定先横后竖,来回运动,不得小于6 遍,一定要作到颜色均匀一致,无漏刷、漏涂、流淌现象。
在刷底漆、面漆等施工过程中,必须经质检员认可方能施工,施工完后先由本人自检认为合格后,再由专检员检查,专检员认为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并且由质检员现场签字,以免出现质量事故。
底漆、面漆每道施工工序必须间隔12 小时。
刷漆应做一颜色均匀一致、表面光滑、平整、无漏刷、漏涂、流淌、流挂现象。
5、涂料施工注意事项:5.1 对构件上可能存水、通风不良或焊接不严密的死角部位,宜用腻子填实刮平后再涂漆。
5.2冬季施工温度控制在5C以上、夏季控制在38C以下施工为宜。
5.3 禁止雨、雪、雾、霜或风沙天施工,施工湿度不应大于80%.5.4 为便于检查每道工序和质量,每道油漆可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
5.5 油漆或处理剂贮存期为半年、半年后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质量检查6.1 涂装前,金属表面处理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现行有关标准要求,处理后无灰尘、油污,浮土等。
特别注意交叉阴角处的处理质量及涂漆质量。
6.2 涂后应进行搅拌,同时检查涂料的施工粘度,调整到规定的施工粘度,稀释剂的掺入量不得超过一次使用量的20%(除封闭漆外),材料应设专人调配。
6.3 涂料使用前,首先应校对涂料的种类、名称以及稀释剂是否符合涂料说明书技术要求,涂料还应做二次检验,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调配涂装。
6.4 涂料的配比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技术要求进行调配,并充分搅拌,工程用量应根据说明书的规定控制,在现场调配时,据工程量进行调配。
6.5 作业时,应边刷涂边搅拌,如有结皮或其他杂物,必须清除掉方可使用,涂料开桶后,必须密封保存。
6.6施工环境温度以5 C -30 C为宜,相对温度不宜大于85%,遇雨、雾、大风沙和天气不得进行室外施工。
6.7 涂层的前道漆膜干后,方可进行下次涂层的施工。
6.8 外观检查:涂层应光滑平整,颜色一致,无针孔、气泡、剥落等缺陷。
用5-10 倍的放大镜检查,无微孔者为合格。
6.9 附着力及厚度检查涂层厚度检查,采用附着力测定法划格破皮测厚,同时显示涂层附着力,涂层干膜厚度不得低于规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