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水泵检修工艺流程及要求(201410)
水泵检修工艺流程及要求(201410)
(四)泵体螺栓拆卸 1、拆卸泵体化妆板。 2、用专用拉杆测量出入口段间距离,测量三点,做好记录(分别测 量各节段之间间隙)。 3、清扫两侧螺栓,然后喷涂松动剂。 4、用千斤顶把端侧轴头轻微顶起。将端侧露出部分轴头用布包好, 以防碰伤轴颈表面。 5、用专用扳手加3米长套管,或用14磅大锤将泵体大螺栓按顺序拆 下,所需的力矩大约为450kg*m。 6、拆不动的螺栓可采用火焊加热螺栓的中部,加热温度在250℃300℃左右,然后拆卸。 7、确定螺母抱死拧不下来,可用火焊切割螺帽,然后再配制。 (五)出水段拆卸 1、用专用扳手和大锤拆出水段泵脚螺栓,用千斤顶把轴调至平衡衬 套中心位置。 2、将楔铁放在出水段与前段水平猫爪的中间,用大锤锤击楔铁,胀 开止口后,用手拉葫芦或吊车慢慢将出口端盖吊起,注意平衡衬套与 轴的间隙。移走顶轴千斤顶,沿水平方向移动出口段,直至吊出放到 专用架台上。
单级单吸清水泵系列
3、双吸单级泵 双吸单级泵(如图1-6所示)在电厂中使用较为广泛,双吸单级泵 实际上等于将两个相同的叶轮背靠背地装在同一根轴上,并联工作, 这种泵不但流量比较大,而且能够自动平衡轴向力。双吸单级泵一 般采用半螺旋型吸入室,泵体水平中开,大泵一般采用滑动轴承, 也有采用滚动轴承的,小泵采用滚动轴承。轴承装在泵的两侧,工 作稳定、维修方便,打开泵盖后即可将转子取出。我国的双吸单级 泵一般流量在120-20000立方米/小时,扬程在10-110米范围 内。
(三)平衡机构的分解及测量注意事项 1、如给水泵叶轮是采用滑装在轴上的,应将平衡盘反装在轴上, 将拆下的轴套、调整环全部装回,并锁紧轴套螺母(检查轴套肩部 到轴套距离,看其是否到位),再进行测量转子的总串量工作。 2、如给水泵叶轮是采用紧配合(热装)的,可进行直接测量工作。 (四)泵体大螺栓拆卸注意事项 1、用大锤拆卸大螺栓时不应戴手套。 2、拆不下来的螺栓,需用火焊加热时,螺栓加热长度最后在 200mm以上。 (五)出水端盖拆卸注意事项 1、在现场拆卸泵出口端盖时,应用吊车和手拉葫芦把出口管吊起, 取下出口逆止门。 2、在现场拆卸时还应注意在吊出口端盖过程中,不要碰伤出口端 盖和逆止门联接的密封止口。 3、吊出口端盖时一定要保持端盖水平,不能倾斜,防止损坏部件。
LOGO
水泵
检修工艺流程及其要求
符乐明
2014.10.29
LOGO 一、水泵概述
目 录
二、多级给水泵解体/组装检修工艺 三、联轴器找正中心 四、轴弯曲测量及直轴工艺
LOGO 一、水泵概述
二、多级给水泵解体/组装检修工艺 三、联轴器找正中心 四、轴弯曲测量及直轴工艺
一、水泵概述
水泵在当前的工业发展及人民生活中使用是相当广泛的,农业的 灌溉和排涝,城市的给水和排水都需要泵,泵在工业生产中是一种 不可缺少的设备。例如:在电力生产运行中需要使用锅炉给水泵、 循环水泵、冷却水泵和灰泵等。
LOGO 一、水泵概述
二、多级给水泵解体/组装检修工艺 三、联轴器找正中心 四、轴弯曲测量及直轴工艺
一、各部件的分解 (一)轴瓦分解 1、用专用扳手拆下两侧轴瓦压盖螺丝,取下上瓦盖定位销,取下 上瓦盖。 2、松开轴瓦螺丝,将上瓦取出。取出轴瓦时应查看是否有字号及 标志,如没有应做好字号及标志, 3、用螺丝刀松开转动油档顶丝(对称180°),分解静油档,把 油档旋转180°出槽后退出。 4、在下瓦未取出前,用两块百分表分别支在端侧轴瓦及腰侧轴瓦 的轴颈处,用铜棒将轴抬起,注意看百分表的读数,反复操作几次 并做好记录。再分别取下下瓦,用同样的测量方法测量无下瓦时的 转子抬高量(目的是为了检查泵的转子及静子的同心度),测量转 子同心度后,轴瓦拆卸完毕,把轴瓦放在指定胶皮板上。
5、立式冷凝泵
NL型凝结水泵是为火电机组配套而设计的,分为单吸单级、单吸 多级和单吸双级立式中开式几种。为满足长期在低NPSH条件下运 行,叶轮前设置了诱导轮。如图1-10所示,泵壳中开,检修时无 需拆转子即可更换,检修较为方便。
现在大型机组中的凝结水泵多为筒袋式多级带前诱导轮的离心泵(如 图1-11所示)。由外筒体将端面吸入的节段式内壳体套住,布置型式 为立式,进出口布置在同一水平轴线上,进水口处有脱气孔,轴向力 靠平衡鼓与推力轴承共同承担。 检修时松开进出水段与异径管的联接螺母,吊出水泵体即可检修。
二、给水泵分解注意事项 (一)轴瓦分解注意事项 1、拆下来的轴瓦来、回油管路必须用干净布包好。 2、轴瓦分解后,放到胶垫上以防碰伤。 3、翻瓦时应用紫铜棒,防止瓦口及钨金边碰伤。同时做好轴瓦的 方位的记录。 4、测量转子、静子同心度(抬高量),抬轴时不应用力过大,防 止轴弹性变形出现假数。 5、测量转子、静子同心度,需在两侧轴瓦处都支上百分表,同时 进行。 (二)拆泵出口冷却水室端盖的注意事项 1、用顶丝顶冷却水室端盖时应注意止口两侧间隙,不得顶偏。 2、不准用大锤打冷却水室端盖以防止击到瓦枕止口调整顶丝上, 以免影响安装调整轴瓦的同心度。
由于多级泵的扬程高,吸入室中水力损失所占的比重不大,故在多级泵中 广泛采用圆环形吸入室。 2、出水段(吐出室或压出室) 出水段的作用:是以最小的损失将从叶轮流出的液体收集起来,均匀地引 至水泵的吐出口或次级叶轮,在这个过程中,还将液体的一部分动能转化 为压力能。 给水泵的出水段采用的是环形压出室。 3、节段、导叶 我们也可以把他们看作是水泵的吸入及吐出水室,给水泵导叶一般采用的 是径向导叶。
2、两级悬臂泵 在单级悬臂泵的扬程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采用多级泵的级数又比 较少时,可以采用两级悬臂泵,如图1-5所示。这种泵的性能范围 一般流量为5-100立方米/小时,扬程为70-240米。两级悬臂泵 的结构与单级悬臂泵相似,只是多了一个叶轮、压出室和级间隔板。 两个叶轮一般是背靠背的排列,以平衡轴向力。
(六)叶轮及节段拆卸注意事项 1、正式开始加热时需从两侧将叶轮均匀而迅速地沿圆周方向加热。 自轮缘渐移到轮毂处,在内移过程中,应不间断沿圆周方向加热。 保持叶轮内外温度均衡,使叶轮充分膨胀。加热工具的火嘴与叶轮 表面应保持适当距离。 2、加热时间不要过长,防止内轴被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 150℃-200℃之间,防止叶轮变形。 3、叶轮加热后,使用铜棒敲打或用撬棍撬时,一定要敲打或撬在 拉筋处,防止变形。给叶轮做记号,字头不能打在间隔套或叶轮端 面处。 4、拆平键时,不能用螺丝刀或扁铲从键头撬,容易造成键变形。 应采用铜棒轻打键侧面的方法起键。 5、分解节段时,不能用撬杠撬节段止口结合面处,也不许用其它 金属物件击打止口表面。 6、起吊节段时,调整好转子、静子的同心度,以防碰损零部件。
对于流量比较大(大于80立方米/小时)、扬程比较低(小于15 米)的泵设计成如图1-3所示的结构。泵的轴承体(悬臂泵架)也 是悬臂装在泵体上。这种泵的零件数和重量均较图1-1所示的泵有 所减少。
在电厂中由于泵的工作条件比较特殊(液体的温度高、管路系统内压力 大、检修时要求停机时间短等),所以将单级泵设计成如图1-4所示的 支架式结构。在检修时,将中间联轴器取下,松开泵体止口螺母后,不 必拆卸吸入管路及压出管路,便可将支架连同转子全部取出,再将备用 转子或检修后的转子装在支架上,安上中间联轴器可投入使用。
(七)吊轴注意事项 1、在整个起吊进程中必须有专人指挥。 2、轴的前后左右都有人监视,防止碰伤前后轴表面。 3、起吊轴时,应找好水平,防止轴滑向一侧。 4、钢丝绳扣与轴接触处应垫胶皮板或其它物品,防止钢丝绳划伤 表面。
静
静
子
子
检
结 构
修
静
子
部
件
检
修
一、静子结构 静子的主要部件有进水段、出水段、节段、导叶、导叶套、密封环、 冷却水室、平衡板、泵体大螺栓和滑销等。 1、进水段(吸入室) 进水段的作用:是使液体以最小的损失均匀地进入叶轮。 离心泵吸入室的结婚形式可分为三种: (1)锥形管吸入室; (2)斗螺旋形吸入室; (3)圆环形吸入室。 给水泵采用的是圆环形吸入室(图4-4-1) 优点:结构简单,轴向尺寸较小。 缺点:液体进入叶轮时有冲击和旋涡损失,在叶轮前液流分布不太 均匀。
如果液体温度和压力较高,则在结构上需要考虑部件的热膨胀和冷 却等问题。在电厂中锅炉给水泵多采用分段多级式。如图1-8所示。
另外在电厂中随着机组容量逐渐增大,对锅炉给水泵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同时要求泵组具有变速性和耐热冲击性,所以大型机组 的给水泵多采用如图1-9所示双壳体式给水泵。
LOGO
通常我们把提升液体、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加压力,把原动机的 机械能转变成液体能量的机器称为泵。
2、在发电厂中通常采用离心式水泵。 离心泵的结构形成基本上可按轴的位置分为卧式和立式两大类;又 可以根据压出室的形式、吸入方式和叶轮的级数分为如下的几种形 式:
二、水泵的常见形式 下面的图片介绍的是几种电厂中常见的离心泵: 1、单吸单级泵 单吸单级泵用途比较广,在电厂中也是常见的泵,流量一般在5.5-300立 方米/小时,扬程在8-150米范围内。如图1-1为典型的单级单吸泵结构。 泵轴的一端在托架内用轴承支承,另一端悬臂端,在悬臂端上装有叶轮, 把这种结构的泵称为悬臂泵。
(六)叶轮及节段的拆卸 1、用砂布清扫一下轴颈,用火焊加热末级叶轮至150℃-200℃。用 紫铜棒敲打叶轮拉筋处,从两侧用撬棒将其拆下,放到指定位置,取 下平键和中开环,用字号做好记录。 2、用楔铁或专用工具,对称撬开节段猫爪,脱离止口。用手拉葫芦 吊起放到专用架台上。 3、用上述方法一次将所有叶轮及节段拆卸完毕。 (七)吊轴 1、(先取出入口小端下瓦座)将入口冷却水室端盖的螺栓用专用扳 手松下,并用M16顶丝对称顶开,用手拉葫芦将其吊出放到指定位置。 2、松开入口侧轴套的背帽,将胶圈及轴套从轴上取下。 3、用手拉葫芦吊出轴的出水段一端,慢慢向出口方向串动,待对称 侧轴串至进水段衬套处,用千斤顶支住轴,改变吊点位置,调整后起 吊,并用手把稳。 4、把轴吊到检修场地,放到专用轴架台上,调整好距离,放下轴。 5、把轴上剩下的诱导轮与键取下。泵的整个拆卸工作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