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1月 Vol.35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13──────────收稿日期:2013-05-26作者简介:冯大彪(1980-),男,满族,吉林伊通人,讲师,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110-哲学经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冯大彪1,2(1. 北京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2. 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摘 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揭示了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与本质,论证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公共性,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自觉维护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与谬论作斗争,对社会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育。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重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3)06-0110-04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6.029Values of Marxist Ideology for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hinaFENG Da-biao 1, 2(1. College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2. College of Marxism, Inner Mongolia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China)Abstract: Marxist ideology theory reveals ideology’s origins and essence, demonstrates the falsity of feudalism and capitalism, explains the public attribute of Marxist ideolog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for the proletarian to maintain dominant position of Marxist ideology to fight with fallacy and carry out Marxist ideological indoctrination and education for the public. Marxist ideology theor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enlightenment and practical guiding valu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s ideology.Key Words: Marxist; ideology; important value“‘意识形态’一词的出现源自西方近代哲学家对社会意识与现实关系特,别是与现实政治关系的分析研究,至今在国外仍未形成统一的界说。
”[1]受西方各种意识形态学说的影响,国内有些人对意识形态问题缺少明晰而客观的认识。
为正本清源,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阐明其基本立场与主张。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 1. 意识形态源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本原因。
“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
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
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
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
”[2,p82]分工之所以是意识形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分工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
“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2,p84]私有制的出现,又导致社会逐渐分化为不同的阶级。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冯大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111-盟)”[2,p104]。
“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是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
”[2,p107]自从私有制产生后,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奴隶与奴隶主、农民与地主、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等不同的阶级,由于各个阶级的地位不同,就出现了一个阶级占有另一个阶级的劳动的现象,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就在所难免,在这种矛盾还未发生激化的时候,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就成为了调节这种矛盾的思想武器,社会的稳定需要这种意识形态的调控。
2. 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表达。
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因为他们是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主宰者,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封建社会的地主、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他们掌握了当时社会绝大多数的财富和至高无上的权力。
“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2,p98]“就是说,他们还作为思维着的人,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例如,在某一国家的某个时期,王权、贵族和资产阶级为夺取统治而争斗,因而,在那里统治是分享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会是关于分权的学说,于是分权就被宣布为‘永恒的规律’。
”[2,p99]然后,统治阶级往往会运用国家机器来确保其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3. 意识形态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具有一定的虚假性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如果把统治阶级的思想与统治阶级分离开来,就会发现统治阶级的思想似乎是代表着社会的共同利益。
“例如,在贵族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是荣誉、忠诚,等等,而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则是自由、平等,等等。
总之,统治阶级自己为自己编造出诸如此类的幻想。
”[2,p100]统治阶级编造这些谎言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
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2,p100]这种带有虚假性的意识形态只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只要阶级的统治完全不再是社会制度的形式,也就是说,只要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
”[2,p101]也就是说,随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的消亡,意识形态的假象也会随之而消失。
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公共性与以往的意识形态不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公共性。
“所谓意识形态的公共性品质, 是指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和理论信念体系, 应当获得一定政治共同体当中全体公众的普遍的认同和切实的践行。
”[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所以具有公共性,是因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p42]。
“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
”[4,p46]这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只是资本家实现资本增值的手段,工人从事的是一种异化的劳动,工人的劳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感受不到快乐和幸福,相反劳动对于他们来讲,是一种肉体和精神上摧残,工人本身只能得到畸形的发展。
而共产主义则要改变这种现状。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4,p45]“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4,p45]只有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才能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使工人从物的奴役中摆脱出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促使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又全面地发展。
5. 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与谬论作斗争 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自从问世以来就一直遭到反动政客和学者的歪曲和攻击。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对社会上的一些反马克思主义和伪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并且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立场。
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对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2,p295-305],指出他们所宣称的社会主义要么是利用无产阶级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要么只是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他们那种或狰狞的或幼稚的面容已经昭然若揭。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一文中指出,修正主义在哲学方面,“教授们‘回到康德那里去’”,主张新康德主义。
实际上,他们只是用其理论“以酬报官家给的俸禄”[5,p13];修正主义在经济方面,声称“卡特尔和托拉斯大概会给资本主义提供根本消除危机的可能”[5,p14]。
实际上,“卡特尔和托拉斯把生产联合起来了,但是大家都看到,它们同时又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变本加厉,使无产阶级的生活更加没有保障,资本的压迫更加严重,从而使阶级矛盾尖锐到空前的程度”[5,p15]。
修正主义在政治方面,宣称“政治自由、民主和普选权正在消灭阶级斗争的根据”。
实际上,“在‘民主制的’资本主义的自由下,经济上的差别并没有缩小,第35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1月-112-而是日益扩大,日益加深。
议会制度并没有消除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阶级压迫机关的本质,而是不断暴露这种本质”[5,p16]。
可见,无产阶级要想维护自己的意识形态,就必须要对各种看似合理的谬论进行深刻地批判,以正视听,否则,反动思想就会有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