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只是说说而已范文

只是说说而已范文

篇一:《安全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安全怎能说说而已“安全”,是一个在唇齿的开合之间很容易说出来,却又很沉重的词。

这个词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开始,就在我们耳边不知重复了几千遍几万遍。

“孩子,绕过前面的石子,要注意安全!”这是母亲在我们蹒跚学步时的叮咛。

“当心路上的汽车啊!注意安全!”这是父亲在我们早晨上学时的指点。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则是现在我们最常听到的警言。

安全护卫生命,拥有了安全,虽不可能拥有一切,但没有安全就一定没有一切,这一点,我们都懂。

然而,安全,不是讲大道理,不是几句口号和标语,安全,更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回顾几年来的安全生产事故,哪一次安全事故不是因为安全意识薄弱,防范意识淡薄。

但正是这一点点的疏忽,最终酿成大错。

“要是某一个环节再严格一些,认真执行有关规定,一场灾难是可以避免的。

”这是事故发生后我们最常发出的感慨。

是的,讲安全,学安全,这并不难,难在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由此,我想到了很多。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着各种各样、络绎不绝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材料;接触着一份又一份满含鲜血与泪水的事故材料;在不少事故的现场,我们甚至经常可以看到“安全第一”的大幅标语……每当看着事故发生,那亲人们一张张憔悴木讷的面容;每当听着因一小小的疏忽,造成重大伤亡里那一个个痛不欲生的呼嚎;每当望着因偶然的失误,导致终身悔不当初愧疚里一幕幕残不忍睹的悲剧,我的心在战抖、在滴血、在绞榨着各种苦痛的滋味……“安全”这两个字眼久久、久久萦绕胸怀,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可是悲剧为什么还是接二连三地发生呢?拥有健康,才会拥有幸福,拥有生命,才会拥有一切。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哲学家与一个老者共同乘船。

哲学家问老者是否懂得哲学,老者连连摇头。

哲学家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反问“你会不会游泳啊?”哲学家忙说不会。

老者叹口气说“那你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

避免灾难的发生不能将知识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切实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果缺少应有的防范技能,那么,本可能逃离的厄运,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

我想,如果上天可以给这位哲学家一个再活一次的机会,他一定会拼命学习游泳,因为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他定是明白了“防患于未然”,明白了“千金散去还复来,生命一去不复返”。

{只是说说而已}.安全是支笔,安全是首诗,它描绘着生命中一幕幕精彩的画面,它吟咏着人生的绿洲,它是情的无边草原,它是爱的不竭之河,带着家庭的祝愿,带着企业的忠诚,安全鲜活在我们每个丰富多彩的日子里。

“99%的成功+1%的失败=0”,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再小的细节也不能放过。

讲工作时,我们强调“主人翁意识”,讲安全时,我们更要强调这一精神。

一次次的安全生产事故都为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它告诫我们,安全生产工作不光是领导和安全工作人员的事,更是关系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

生命只有一次,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牢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不厌其烦地重视每一个安全生产工作的细节,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让人生一路平安。

最后,请容我重申,生命不能再来,事故可以避免,“1%的失误=100%的失败”,安全绝不能说说而已,更不要等到失去之后才后悔莫及。

让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海里都飘扬着安全的风帆吧,在人生这个波澜壮阔的海面上无畏地航行!篇二:《善良不只是说说而已》善良不只是说说而已大多数人可能都有一种通病喜欢对别人的恶行口诛笔伐,把人家批得体无完肤,在自己对别人畅快淋漓的唇枪舌炮攻击过后俨然自己真的就成了观音的化身,有一颗菩萨心肠,绝非那些灵魂龌龊之人可比。

事实上自己若没遇到什么关键的事检验自己尚还可以自我标榜,一旦有什么事找上自己,便成了试金石,这时自己也与别人大同小异甚至不及人家了。

看时下现实生活中一旦发生了什么让人触目惊心让人发指的事肇事者必然会成为网络等媒体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那喊打的人当中真让人怀疑有哪个人会不会在某一天的某个时刻也成为人人痛恨的老鼠。

那些在语言上口口声声说要为人善良的人的行动又是否真的让人肃然起敬呢?因为谁都知道善良可不{只是说说而已}.{只是说说而已}.只是说说而已。

真正善良的人是怎样的人呢?那不是在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为自己也做不了什么贡献的时候找借口开溜不愿把他们接到身边赡养照顾却看到人家对父母言语不敬给少了钱而大骂人家是不孝子的人。

那是不管自己有多忙、生活有多难都不会冷落父母、敷衍父母、撇下父母不管的人。

他可能不会对人家指手画脚,但他自己定是做得最好的一个。

真正善良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的呢?那不是在自己无意中开车撞倒了人却不管人家生死逃之夭夭甚至在人家将死未死时为了以绝后患狠心再碾一次却在此事发生之前还曾经在微博上骂过别人撞了人还逃跑不是人心太黑的人。

那是不管自己会惹上多大的官司付出多大的代价也不会跑人会主动承担责任会自首的人。

他可能不曾骂过谁缺德之类的话,但他就是那个能在没有摄像头监控的路边为一个被自己不慎弄成重伤的人拨打120的人。

真正善良的人是怎样的人呢?那不是在自己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上了当而大骂商家心太黑必遭天谴自己却把由于马虎大意而收到的百元假钞拿到老实巴交缺少见识眼睛又不好使上了年纪的小商小贩那里忽悠的人。

那是宁愿把假钞烧掉也绝不在盲人面前心存侥幸的人。

真正善良的人有一颗与生俱来的仁慈之心,那不是言语上的夸夸其谈,说别人时煞有介事似是正义凛然,说自己时冠冕堂皇咋听悦耳动听。

真正的良绝不只是说说而已。

篇三:《安全,不只是说说而已》安全,不只是说说而已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

对于“*********事故”的而言,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本的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都太年轻,员工的自觉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意识能力不够,经验不足导致悲剧的发生。

如果,在上岗之前能够认真的将作业指导书看一遍、如果,在开始工作之前能够仔细检查一遍,那现在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看到他鲜活的生命继续跳动……然而因为疏忽大意就要用生命来换取经验,血的教训告诫我们“安全重在落实”!根据时代的发展,我们要转变观念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能够综合性的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长时间积累沉淀的大量安全隐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为提高安全意识,应加强安全宣传和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坚持重安全意识、重安全规程、重安全行为规范。

围绕安全重点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生产现场、生产设备、有毒有害作业岗位的安全隐患要一一排查及时处理。

总之,安全工作没有最好,只有做到更好,只有真正做到安全“100”,才能确保我们的生命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虽然现在的我们很年轻,什么都不懂,但这正是我们的资本,未来,我们会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篇四:《李希贵说说而已不能而已》说说而已不能而已李希贵当我们已经十分清楚服务态度对企事业兴衰的重要意义,只是对服务态度提出一些笼而统之的要求时,沃尔玛早已提出了“三米微笑原则”,他们规定,好的服务态度,就是要在顾客距离三米的时候,你必须保持微笑。

可是,比沃尔玛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麦当劳,你们明确规定了微笑的标准为“露出八颗牙齿”。

想想我们的一些规矩吧,在一些单位或学校,规章制度之多有的已经汗牛充栋,有的可以车载斗量,可是,真正将制度落实到底的又有多少?在我们一些城市,到处都有不准如何、不准若何的提示,可是,你若是真的如何、若何了,又没有什么人理你;我们竖起了满大街的公告牌子,各种公约、规范在大街上到处凑热闹,可是,连竖牌子的人都弄不清为什么要竖这些无聊的牌子。

我们似乎没人这种习惯,说了的,不过就是说说而已,说了的一定要做到,那我们在说有时候,还真的需要三思而后行。

{只是说说而已}.著名管理咨询专家余世维先生曾经讲述他在德国的遭遇。

有一次他到一位德国朋友家做客,主人问他喝什么,当得知他喝白水的时候,又问他喝多少,余先生心不在焉地要了一杯。

结果,当他起身告辞时,却因为杯中的水没有喝完而被客人毫不客气地留下,主人很较真地说,如果喝不完一杯水的话,为什么你却一定要一杯,要知道,这是我们德国人最宝贵的资源。

余先生终于明白了,在德国人面前,说说而已,是而已不了的,必须做好了,才真的能够而已。

看到一份材料,是介绍美国的一家学校关于“利用黑板”的几点规定,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常常被我们忽略了的东西,在校园里却常常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文字不多,不妨抄录如下:检查板书字体的大小,确定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能看得清楚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利用上半部分。

只有确定后排的学生不会被前排同学挡住时,才使用黑板的下半部分。

列出上课计划。

将要讨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这样,你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时,学生仍然能够看到问题是。

在黑板上写字,背对着学生时就不要再讲课了。

尽量在课前在黑板上写了板书内容,使学生对将要上课的内容纲要有个大致了解。

将学生的话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有机会地黑板上字。

慎用黑板擦。

在擦去学生所说或所写的观点之前,再进一步强调这些观点的价值。

{只是说说而已}.简明扼要,一共八条,条条叫我们当过教师的人不得不佩服其想得精明而周到。

我们也有百年老校,也有开拓进取的学校领导,对黑板的使用有谁如此认真地做过研究?大部分学校的评课标准里,对板书的要求不过就是认真、讲究艺术一类的模糊概念;对黑板的要求则更是不甚了然了。

曾经到一些学校考察工作,发现学校里到处写着一些耳熟能详的口号,诸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当我们再深入与校长、与教师探讨其中的“一切”时,其中有许多人表现得茫茫然不知所措,写写而已,说说而已,何必如此较真呢?曾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台湾著名校长高震东来大陆讲演。

其中介绍了他在学校里进行的教师对学生的“点名达标活动”,他要求教师在新生入学一周后,全部认识学生,为此,学校每年要进行一次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考核。

高振东校长认为,良好的教育效果,来自于良好的师生关系,正是师生之间有了大量的接触,才是教育效果的基本保障,点名达标活动,正是保证他们学校成功的关键。

可是,同样的点名达标活动,在我们的一所学校里去遭到了许多教师的抵制,校长甚至被扣上了“生搬硬套”“盲目模仿”的帽子,在他们看来,教师尽快认识学生,确实不错,但学校只要号召一下也就可以了,至于什么时间真的能够完全认识,只能悉听尊便,如果真的认真起来,让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考核,岂不是太伤师道尊严?难怪我们不太害怕大会上领导们的口若悬河,不太计较领导们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原来,他们只是说说而已,起码,我们是视之为说说而已了!李希贵.学生第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5-17篇五:《鼓励创新?或许只是说说而已》鼓励创新?或许只是说说而已Lithium 发表于 2012-01-19作者Lithium/ coolllang你也许曾被苹果前 CEO 乔布斯(Steve Jobs)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所鼓舞“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在重复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说明你活在别人设定的条条框框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