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特色教育三年规划

幼儿园特色教育三年规划

幼儿园特色教育三年规划**一幼特色建设三年规划一、指导思想幼儿园新《纲要》中明确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各种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这是我国首次将早期阅读纳入到语言教育目标体系,反映出社会对早期阅读的关注和重视。

二、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1、爱上阅读是一切的基础对婴幼儿来说,一切所见所闻的都是学习,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游戏。

他们求知欲旺盛,迅速吸收那些对自己成长有益的营养。

快乐,是这一过程的关键。

不管是吃饭,洗澡还是走路,要是能够让宝宝产生兴趣,作为一种游戏,宝宝很快就能主动学习。

阅读也是如此。

从小培养阅读的兴趣,等于给孩子一辈子的读书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一点比早期阅读的其他任何功能更重要。

2、发展亲子情感沟通世界绘本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讲友情亲情的,将勇气和挑战的,讲生命尊严的,讲和亲人告别的,讲环保的等等。

涵盖了儿童生活成长中的方方面面,阅读让孩子更加了解周围的世界,而这些故事,籍由家长的声音传达,和家人共享,亲子间就有了共同的经验、认知的话题。

通过这种分享,加深彼此的了解,成为连接家长和孩子间的情感纽带。

3、发展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与读书量密切相关的,0~6岁属于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优质的阅读极为重要。

虽然宝宝自己咿呀学语是一岁多,但这是在他听到大量语言的基础上突然萌芽开花的。

而且宝宝的听力训练其实从胎儿期就开始了,只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6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听懂大人大部分的语言。

婴幼儿接触的语言应该是十分简练优美的语言。

不断欣赏用简练优美的语言表达的生动有趣的故事,等于不断地在他的语言田里洒水施肥,早晚会开出盛放的花朵。

4、为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爱听故事的孩子,其倾听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加强,这为将来听课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学后,听课不耐烦或者听不懂,会成为学习的严重障碍。

专家的调查已证明,儿童的听课能力与他上学前听过的故事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听读绘本,可以让孩子在快乐中提高听课的能力。

5、发展想象力对于生活经验很有限的儿童来说,只靠语言理解故事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这时,会本中精致的画面在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同时,也逐步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给予间接的生活经验。

将书中的喜怒哀乐和自己经历过的情感经验相连,无意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人生可能性。

同事儿童能从作品中的各种幽默语言、离奇情节中得到启发,逐步开发出有品位的幽默感。

三、幼儿园早期阅读中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 1、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2、重视书本知识的掌握,轻视阅读兴趣的培养 3、在早期阅读中缺乏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四、三年后达到的早期阅读目标第一、培养幼儿对书的热爱。

为他们成为终身热爱阅读的人奠定最初的基础,阅读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因此,培养幼儿热爱阅读,就是在陶冶一种高兴的生活情趣。

第二,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前时期是人的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会使孩子终身的学习与生活受益。

第三,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帮助孩子学习和掌握阅读策略,萌发自主阅读的意识,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是婴幼儿阅读指导的重要目标追求。

五、幼儿园早期阅读三年规划指导策略 2012年2月—7月早期阅读预热、规划、准备阶段。

转变教师和家长的观念,让家长和老师们指导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具体活动:1、师生平时交流、教学均使用普通话,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一幼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2、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让教师指导什么是绘本?什么死绘本阅读?怎样进行绘本教学?3、召开家长座谈会,对家长的知识观念进行培训,对幼儿园的教学特色和家长进行沟通。

2012年9月开始早期阅读特色实施阶段,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早期阅读的目标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接收新的早期教育观念和早期阅读的新思想。

我们要全面理解早期阅读的内涵。

它不仅仅是视觉的活动,也是听觉和口语的活动。

它不仅能开阔眼界,获取知识,还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思维、想象力的提高,有利于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化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园阶段,早期阅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指导幼儿学习阅读的技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都知道,知识的获取并不等于能力的提高,培养幼儿基本的阅读能力,使儿童成为一个自主的阅读者,这才是早期阅读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让幼儿喜爱图书,乐于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

”兴趣的产生是幼儿园早期阅读的基本指导策略,那么如何让幼儿有兴趣呢? 1、提供多种多样的阅读材料。

本学期我园并使用了红缨教育早期阅读特色实验教材《教我早读书》,并购买了幼儿绘本356本,85个品种,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分别选择适合小班、中班、大班孩子的材料,并及时有效的更新材料。

小班的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受到影响,应选择色彩鲜明、图画清晰、主体突出的单幅图书,他们对与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新颖有趣的直观材料感兴趣,所以要为他们选择生活类阅读材料,以此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中大班的幼儿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了一定提高,可以逐步选择一页中有两幅甚至多幅图的书籍,他们喜欢认知类、社会类阅读材料,如有关动植物、自然现象、动画类、卡通类、易于操作的材料。

随着幼儿能力的提高,他们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也逐渐体现个性。

教师应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以便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

只有在选择材料上要真正了解幼儿的需要,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有趣的符合幼儿需求的图书,幼儿才能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2、在阅读中适当设置提问,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鼓励他们让他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

通过问题的创设来制造一定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

如在阅读《一根刺的小刺猬》这本书前,可以向幼儿提问:“为什么小刺猬会只有一剩下一根刺了呢?它的刺都到哪里去了呢?”设置提问一定要注意问题具体、新颖、有趣,以吸引幼儿倾听教师讲述书中的故事。

3、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陈鹤琴先生曾在《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一文中说到:“要孩子学会阅读,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必定要先有阅读的环境。

”作为教师要热爱读书,以身作则,才能感染幼儿,尽可能为幼儿创造有趣、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感受到图书的吸引力和阅读的快乐。

我们还能给活动室、门窗及墙壁的一些图案、实物配上相应的文字,布置图书角,及时更新图书等,让幼儿潜移默化的受到书面语言信息的影响。

4、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从而激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例如举办讲故事比赛、故事接龙等。

还可以带幼儿去图书馆或书店参观体验,让幼儿体验爱书的氛围,了解不同种类的书籍,进而产生对图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5、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多给予赞扬和鼓励。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各种奖励方式充分激发幼儿阅读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阅读中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心。

(三)从生活习惯着手,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影响幼儿一辈子的事情,阅读习惯的产生是幼儿园早期阅读的必要指导策略。

1、让幼儿学会爱护图书。

不损坏图书,不乱撕书不乱涂画,不用脏手和湿手摸书。

爱护图书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图书修补活动,对那些由于使用不当或过多翻阅的破损图书进行修补。

通过亲自修补图书, 能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 还能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让幼儿学会正确取放图书。

看完书后要放回书架,学会整理图书角,保持干净整洁。

每天为幼儿安排一定的自由阅读时间,专门指导幼儿正确拿书,看完书后及时整理书架。

3、让幼儿阅读时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不影响其他小朋友阅读。

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养**静阅读、不大声吵闹、不打扰别人的好习惯。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自觉阅读生活中的各种标记。

如班牌、休息室、卫生巾、厨房等; 阅读活动室墙面布置的内容,认识自已的名字,杯子和毛巾号等等。

养成随时随地阅读的好习惯。

(四)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幼儿能顺利的阅读,并从中体验阅读的愉快,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阅读能力的产生是幼儿园早期阅读的重要指导策略。

1、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

让幼儿了解每本书都有封面、内页和封底,比如可以把书比作一个房间,封面和封底就是前门和后门,看书时先打开前门,走进房间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看完后就把后门关上等等。

2、掌握逐页翻阅的技巧。

让幼儿学会一页一页地翻看图书,在看书的过程中,幼儿亲自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的,图画故事要一幅接一幅按顺序去看,才能完整地了解故事的内容。

中大班的幼儿已经能初步理解有序的数字,可以引导他们认识书上的页码。

3、学会有顺序地阅读。

学龄前幼儿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阅读时目光常常被图书中生动的形象或感兴趣的画面所吸引,并不按顺序阅读,而只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看,思维也呈现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从而影响阅读的理解。

所以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教导幼儿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有顺序地阅读,使幼儿能逐步理解故事中前后画面的关联。

4、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让幼儿逐步学习一定量的汉字,对早期阅读会有很大帮助。

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但早期阅读也应该包含早识字。

有研究发现,当幼儿掌握350左右个汉字时,他们开始对识字表现出很大兴趣,掌握一定量的汉字是激起阅读兴趣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发展阅读能力的需要。

这似乎又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

幼儿进行一定量的识字学习有利于早期阅读的展开。

早期阅读应该包含一定的识字学习,它和早期识字根本的区别在于其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还是让孩子在幼儿阶段就会识字写字。

5、在早期阅读中帮助幼儿建立生活与书本的桥梁。

幼儿的心理具有形象性和情境性的特点,把阅读材料与直观实物形象相结合,为幼儿创设情境,使儿童初步了解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关系。

6、在幼儿阅读过程中给与适当指导,如运用反复阅读、提问、复述、表演等方式,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果,增强幼儿阅读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地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形成,促进儿童逐渐从亲子阅读、分享阅读过渡到能独立自主的阅读。

(五)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学会阅读,学会想像,学会创造。

因为我们曾经过于重视儿童的诵读记忆而忽视他们的创造能力,因此在中国现阶段提倡创意阅读尤为重要。

创新力的产生是幼儿园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的实现目标。

1、给幼儿提供充满创意的阅读材料,有创意的图书内容能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让儿童在阅读中发现和感悟不同寻常的新意,获得与以往不同的经验和阅读的快乐,并能产生继续阅读下去的强烈欲望。

2、将普通的读书学习变成富有创造意义的阅读活动,使幼儿的阅读过程充满创意。

教师指导幼儿阅读时应把重点放在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充分想像和创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