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外国音乐史大题复习资料

(完整版)外国音乐史大题复习资料

外国音乐史大题复习资料2011年简述题:《一》简述巴赫的艺术成就?艺术成就:(1)《平均律钢琴曲集》首次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有力的证明了平均律的优越性,开辟了欧洲音乐的新天地。

(2)把复调音乐的技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总结了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写作技术。

(3)高度的复调思维与新颖生动的主调手法并用,使巴赫成为音乐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关键人物。

(4)他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者,并为钢琴演奏中大拇指的解放作出重要的贡献。

(5)使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发展到巅峰。

《二》简述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风格成因?风格成因: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首先在绘画领域兴起的一个艺术流派,其风格源于莫奈的一幅画作《印象:日出》,印象主义音乐是20世纪音乐流派的先行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在文学和绘画领域印象主义潮流的影响下产生,因德彪西交响组曲《春天》的问世而作为一种新音乐风格的称谓被保留下来。

风格特点:(1)印象主义音乐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注重表达对客观事物瞬间的印象,音乐大多具有神秘和飘忽朦胧的意境。

(2)它不以旋律为主,重视和声和配器的色彩作用;突破大小调体系,多采用全音音阶和五声音阶;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代替三和弦和七和弦;减弱和声功能,模糊调性,大量使用变化音,多采用小型体裁。

论述题:《三》论述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概况?题解:19世纪的德奥作曲家有: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沃尔夫、布鲁克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兴盛于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在近代欧洲文化艺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那个宣扬个性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的时代,浪漫主义的音乐是对人间喜怒哀乐一切情感最直接的表现。

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舒伯特。

舒伯特最广为流传的是他的六百多首歌曲。

这些歌曲都是从舒伯特的内心情感中直接产生出来的,没有人能胜过他那洋溢的才华和清新的情感。

钢琴伴奏也产生了特殊的效果:用一两个小节描绘出潺潺小溪,街头艺人破旧的手摇风琴,或是“天堂门前”的云雀。

谈到舒伯特的歌曲,可以引用舒曼对《C大调交响曲》的评论:“这种音乐把我们引入一种境地,使我们忘却了以前曾有过的东西。

”浪漫派的音乐巨匠罗伯特·舒曼是19世纪德奥体系音乐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舒曼的文学修养深刻地影响着他一生的创作,他的钢琴音乐作品具有许多自传性质或个人日记式的篇章。

钢琴音乐是舒曼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他内心生活的写照。

钢琴名曲《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这些乐曲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

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

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

但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靠的是他的勤奋好学、卓越才能和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觉悟。

勃拉姆斯的音乐既反映出德国北部故乡的朴实无华,又反映出维也纳的妩媚动人。

在他的最大型作品《德意志安魂曲》中表现出了这两个方面。

他出自对人类善良的信念和对德国人民的爱,紧紧依靠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自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舒伯特和舒曼的传统,创作出足以同十九世纪末德国音乐中开始出现的一些颓废现象相对抗的包罗万象的作品来。

这正是他创作的主要历史功绩所在。

在德国音乐中,人们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贝多芬的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三B”原因概在于此。

2010年简述题:《一》简述20世纪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成因、风格特点及代表人物?风格成因: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德奥兴起的艺术流派,它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当时德国实行专制统治,社会矛盾突出,动荡不安,从而引发了一些艺术家极其主观的情感表达;他们认为世上全是苦难、丑恶和恐怖,因此用夸张、畸形和抽象的几何图形来表达内心的主观感受。

风格特点:(1)音乐具有反传统因素:旋律无连贯性,节拍无规律性,力度极端变化,和弦音响尖锐不谐和,结构不明确,最重要的是运用了十二音体系。

(2)表现主义音乐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反义词,从它们的对比中,可以看到这两个流派在音乐表现上的各自特征:印象主义音乐描绘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外部瞬间的感受,关注自然界的色彩、光线和气氛,是对自然现实的模仿与再现;而表现主义音乐则放弃对周围世界的描绘,强调把内心体验表达出来,直接追求内心深处的感觉,主张音乐要表现人们的思想本质和内在灵魂。

代表人物: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二》瓦格纳首创的“乐剧”有何特点?(1)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他在改革中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并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改革后的歌剧被称为乐剧(Das Musikdrama)。

2.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划时代的经典乐剧,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

3.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改变了传统歌剧将乐队当作“巨型吉它”,使其处于人声伴奏状态的做法。

他抓住了乐队的表现特点,通过“主导动机”的运用来阐述戏剧内容,使乐队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有效工具。

4.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创建了“特里斯坦”和弦,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论述题:《三》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民族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区别?浪漫主义音乐(Romantical Music)音乐派系之一,亦称“浪漫乐派”或“浪漫派音乐”。

一般指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发始于德奥,后又波及整个欧洲各国的一种音乐新风格。

这种新风格同时在其他文艺领域也有所反映,其内容大多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

并通过生与死、孤独与爱情、热爱大自然等抒情题材,表达出知识分子阶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渴求。

浪漫派的音乐家一般偏重于幻想的题材与着重抒发主观的内心感受,因而抒发古典乐派某些形式的限制,使音乐创作得到了新的进展。

民族乐派(National Music School)亦称“国民乐派”。

是指以民间音乐为素材,结合西欧作曲技法,创作出具有本国家、本民族精神及艺术特色的音乐作品的流派。

民族乐派在俄国,以格林卡为先驱,随后有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等;民族乐派在东欧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及德沃夏克;十九世纪中叶,民族乐派在北欧的代表人物有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此外,匈牙利的巴托克、罗马尼亚的乔治·艾涅斯库等均为著名的民族乐派音乐家。

民族乐派是浪漫乐派的一个重要分支,或者说是浪漫乐派后期的发展;早期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基本上都是浪漫主义者,他们的作品含有后期浪漫乐派风格和形式的许多特点。

兴起于19世纪中期的俄罗斯,东欧,北欧各国。

区别: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则主观性相对更强,强烈、自由、奔放等等是这个时期的主要风格;而民族乐派最鲜明的特点是调式,旋律及和声。

在调式上,许多作品以大小调为主,同时间插民族民间音乐中特有的各种调式和音阶,如各种民间自然调式、升高四级音或七级音的小调、五声音阶、大小调交替以及少量的全音音阶等;在旋律上,不仅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风格和个性特征;同时也具有共同的特性,如旋律线大多以自然音进行为主,以有别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变化音进行,给人以质朴亲切之感。

其节奏复杂多变,节拍不对称,变换亦不规则;在和声上,穆索尔斯基和格里格的表现手法尤为大胆、新颖,富于描绘性和色彩性。

在他们的作品中,出于不同表现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特殊结构的和弦、复和弦,以及各种和弦的意外性连接,有时突出传统或民间调式功能和声,有时又故意模糊其功能作用,造成调式与和声不明确或朦胧等,其中在某些方面预示了印象派的和声语言。

2009年简述题:《一》什么是“喜剧歌之争”?喜剧歌的产生有什么意义?喜剧歌之争:即意大利音乐与法国音乐到底孰优孰劣的争论。

产生的意义:喜歌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正歌剧的反叛,它倡导启蒙主义思想,追求“自然”的艺术表现。

歌剧内容不再着眼于神话、历史、英雄等题材,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普通人的小事情为主,演员不穿古装,大多使用本国语言,音乐强调本民族的音调。

各国的喜剧歌均形成了各自的名称形式。

《二》简述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点?(1)通奏低音:即作曲家在创作时只写旋律和低音,在低音旁用数字标记该音在和弦中的位置,然后演奏者根据这些标识,即兴地把和声填上去。

(2)协奏风格:“协奏”原指独唱与合唱之间的对比效果,后来它被运用到器乐作品中,一个乐器与一组乐器、一组乐器与乐队时而独立演奏,时而共同演奏,形成了特殊的对比效果。

这种风格是巴洛克时期管弦乐作品的常见特征。

(3)即兴处理: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鲜明特点体现在它的即兴风格上,主要表现在和弦的填充性处理,装饰处理,主题变化和终止式运用等方面。

(4)情感因素:17世纪的作曲家希望在音乐中更多地注入情感,因此从音乐的各种素材着手,进行探索和实验,寻求音乐表现各种情绪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于是音乐史上首次出现了表示作品速度和情感的标记,不过,当时的这种情感与后来浪漫派音乐家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它是一种普遍意义的情感因素,一种整体意义的情感形式。

论述题:《三》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古典主义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及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社会文化背景:强调人性解放,崇尚英雄主义,追求人权平等。

它反映了该时期“启蒙运动”和“狂飙突进运动”的思想实质:自由、平等、博爱,关注人的本性和情感。

风格特征:(1)音乐从教堂步入宫廷,并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民众。

(2)音乐创作不再以巴罗克时期的复调手法为主,采用的是主调音乐形式。

加强了旋律与和声的对应,建立起“主—下属—属—主”的功能和声进行。

(3)确立曲式分段式的结构原则,旋律不再采用巴罗克时期延绵不断、扩充的音型,而是以短小对称的2、4小节为基本单位形成方整型乐句结构。

音乐呈现出优美、简单、均衡的特征。

(4)主题动机式发展,以主题的对比取代巴罗克时期单一主题的模进发展。

(5)“通奏低音”被明确的乐器记谱取代,使作曲家对乐器音色的体验更明晰。

(6)追求客观的美,描绘自然界中的人挣脱对教堂中的神、宫廷中的君主的依恋,拓宽了音乐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力。

(7)音乐的中心移到新型的器乐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上。

这些变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008年简述题:《一》柏辽兹的标题交响乐对传统的交响奏鸣交响套曲作了哪些探索与突破?柏辽兹将自己生活经历的感情,真实强烈的表现在他创作的交响曲中,使其交响音乐极富于浪漫主义的技法。

浪漫主义的表达手法,就是用音乐来体现一个诗的意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