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详解 (4)2008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 (4)2009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 (14)2010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 (23)2011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 (33)2012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 (43)2013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 (53)2014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 (62)2015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 (72)2016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 (81)2017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 (92)第二部分模拟试题及详解 (101)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101)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111)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详解2008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植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元素缺乏时,导致植物幼叶首先出现病症的元素是()。
A.NB.PC.CaD.K【答案】C【解析】植物缺少某种必需元素时就会发生缺素症状,而症状的出现部位与元素是否易于转运即能否重复利用有关,可分为两类:①氮、磷、钾、镁、锌、钠、氯、钼等元素在植物体内易于转运,可多次重复利用,缺素症状首先表现在较老的叶片或组织上;②钙、铁、硼、锰、铜、硫等元素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不易被重复利用,缺素症状首先表现在幼叶或生长点上。
2.能诱导果实发生呼吸跃变的植物激素是()。
A.ABAB.IAAC.ETHD.CTK【答案】C3.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中,其生长速率的变化规律是()。
A.快-慢-快B.快-慢C.慢-快-慢D.慢-快【答案】C【解析】在植物一生的生长进程中,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
生长速率的变化明显分为三个时期:①开始时细胞处于分裂时期和原生质体积累时期,生长缓慢;②之后逐渐加快,细胞内合成大量物质,细胞体积快速增大,数量增多,此时植物生长迅速;③最后细胞进入成熟、衰老时期,植物生长速率又减慢直至停止。
4.植物细胞中质子泵利用A TP水解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跨膜转运H+,这一过程称为()。
A.初级主动运输B.次级主动运输C.同向共运输D.反向共运输【答案】A【解析】主动运输分为:①初级主动运输是由质子泵执行的主动运输。
质子泵直接利用A TP分解产生的能量跨膜转运质子,形成质子电化学势梯度-质子动力,将离子逆着其电化学势梯度转运到膜的另一侧。
这是一种直接以A TP为能源进行的主动运输。
②次级主动运输是一类由质子泵与载体蛋白的协同作用,靠间接消耗A TP 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直接动力是由初级主动运输过程所产生的质子动力,它是一种共运输过程。
5.植物叶片中进行亚硝酸还原的主要部位是()。
B.细胞基质C.液泡D.叶绿体【答案】D【解析】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NO3-,NO3-进入细胞后被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还原为铵。
在植物的根细胞和叶肉细胞中都含有还原硝酸根的酶系,当植物吸收少量硝酸根时,硝酸根在根细胞中被还原;当植物吸收大量硝酸根时,硝酸根被运至叶片叶肉细胞中被还原。
在绿叶中硝酸盐(NO3-)的还原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细胞质中的硝酸还原酶利用NADH将NO3-还原为NO2-;NO2-再在质体中被亚硝酸还原酶还原为NH4+。
D项,叶绿体属于质体。
故植物叶片中进行亚硝酸还原的主要部位是叶绿体。
6.高等植物光系统Ⅱ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是()。
A.P680B.P700C.A0D.Pheo【答案】A【解析】光系统Ⅱ的反应中心色素是P680,PSⅠ反应中心色素是P700。
7.植物光呼吸过程中,氧气吸收发生的部位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B.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C.叶绿体和乙醛酸循环体D.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答案】D【解析】植物光呼吸过程中,O2的吸收发生于叶绿体和过氧化物体内,CO2的释放发生在线粒体内。
8.类胡萝卜素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是()。
A.680~700nmB.600~680nmC.500~600nmD.400~500nm【答案】D【解析】光合色素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三大类。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具有特殊的吸收光谱,叶绿素的最强吸收区是波长为640~660nm的红光和430~450nm的蓝紫光。
类胡萝卜素的最强吸收区是波长为400~500nm的蓝紫光部分。
9.1mol NADH+H+经交替氧化途径将电子传给氧气时,可形成()。
A.4molA TPB.3molA TPC.2molA TPD.1molA TP【答案】D【解析】植物体内呼吸电子传递途径包括细胞色素电子传递途径、交替氧化酶途径和非线粒体的末端氧化途径。
经交替氧化酶途径NADH+H+脱下的电子只通过复合体Ⅰ,只产生1个A TP;FADH2经交替氧化酶途径不产生A TP,大量能量以热的形式放出。
因此,1mol NADH+H+经交替氧化途径将电子传给氧气时,可形成1mol A TP。
10.若某一植物组织呼吸作用释放CO2摩尔数和吸收O2摩尔数的比值小于1,则该组织在此阶段的呼吸底物主要是()。
B.淀粉C.有机酸D.葡萄糖【答案】A【解析】呼吸商(RQ)又称呼吸系数,是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CO2与吸收O2的数量(体积或物质的量)比值。
呼吸商的大小与呼吸底物的性质关系密切。
①当呼吸底物为碳水化合物时,其呼吸商为1;②当呼吸底物为脂肪或蛋白质时,呼吸商小于1;③当呼吸底物为多元有机酸时,因多元有机酸的含氧量较多,其呼吸商大于1。
因此答案选A。
11.某植物制造100g干物质消耗了75kg水,其蒸腾系数为()。
A.750B.75C.7.5D.0.75【答案】A【解析】蒸腾系数又称为需水量,是指植物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g)。
因此,某植物制造100g干物质消耗了75kg水,蒸腾系数=75000/100=750。
12.下列蛋白质中,属于植物细胞壁结构蛋白的是()。
A.钙调蛋白B.伸展蛋白C.G蛋白D.扩张蛋白【答案】B【解析】细胞壁中蛋白质包括细胞壁结构蛋白质、细胞壁上的特有酶类以及细胞壁调节蛋白等。
细胞壁结构蛋白质又分为若干种,包括富羟脯氨酸糖蛋白、富甘氨酸蛋白、富脯氨酸蛋白和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等。
D项,伸展蛋白是最早被发现的细胞壁结构蛋白,是一类富合羟脯氨酸的糖蛋白。
13.在植物的光周期诱导过程中,随着暗期的延长()。
A.Pr含量降低,有利于LDP开花B.Pfr含量降低,有利于SDP开花C.Pfr含量降低,有利于LDP开花D.Pr含量降低,有利于SDP开花【答案】B【解析】光敏素分为红光吸收型Pr和远红光吸收型Pfr,二者可相互转化。
Pfr型在暗中自发地逆转为Pr型。
因此暗期延长,Pfr型含量降低,Pr型含量升高。
临界暗期对光周期诱导成花起决定作用。
临界暗期是植物体内Pfr减少到一定值的标志,当Pfr/Pr比值降低到一个临界水平时启动特殊的成花刺激物合成。
SDP是短日照植物的缩写,随着暗期的延长,Pfr含量降低,Pfr/Pr比值降低快,促进SDP成花刺激物合成。
因此答案选B。
14.根据花形态建成基因调控的“ABC模型”,控制花器官中雄蕊形成的是()。
A.A组基因B.A组和B组基因C.B组和C组基因D.C组基因【答案】C【解析】花形态建成遗传控制的“ABC模型”:典型的花器官具有四轮基本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萼片、花瓣、雄蕊和心皮,在第1轮中,A类基因表达仅形成萼片;在第2轮中,A类和B类基因共同表达形成花瓣;在第3轮中,B类和C类基因共同表达形成雄蕊;在第4轮中,C类基因专一表达心皮。
因此答案选C。
A.ABA升高,GA降低B.ABA降低,GA升高C.ABA和GA均降低D.ABA和GA均升高【答案】B【解析】层积是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之一,具体方法是:将种子埋在湿沙中置于1~10℃温度中,经1~3个月的低温处理来解除休眠。
在层积处理期间,种子中的抑制萌发的物质(如脱落酸)含量下降,促进萌发的物质(如赤霉素)的含量增加。
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6.把一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细胞的体积、水势、渗透势、压力势何变化?答:在大部分情况下,植物细胞的水势是渗透势和压力势之和(重力势和基质势一般忽略不计)。
把一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细胞的体积、水势、渗透势、压力势变化情况如下:(1)植物初始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指细胞原生质体刚开始在细胞角隅处与细胞壁发生分离,此时细胞的压力势为零,细胞的水势等于渗透势,两者都呈最小值。
(2)将初始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纯水中,细胞吸水,体积逐渐增大,细胞液稀释,渗透势增大,压力势增大,水势也增大。
(3)当细胞吸水达到饱和时,细胞不再吸水,水势达到最大值,细胞体积最大,此时,细胞水势达到最大。
17.简述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答:生长素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包括对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的调控作用等方面。
(1)生长素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
生长素能刺激愈伤组织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诱导根原基的发生,促进根的分化;还能显著促进植物维管组织的分化。
(2)生长素促进离体茎段的伸长生长,也促进根系的伸长生长,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
生长素对生长的作用有三个特点:①双重作用。
根、芽,还是茎,生长素都是在较低浓度下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②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系对生长素最敏感,而芽则处于根与茎之间。
③不同年龄的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也不同,幼嫩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老的细胞则敏感性下降。
高度木质化和其他分化程度很高的细胞对生长素都不敏感。
黄化茎组织比绿色茎组织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④生长素对离体器官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调运养分。
生长素具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
(4)生长素影响花和果实的发育,促进雌花增加,刺激子房发育形成果实。
生长素诱导叶原基的发生,从而调控叶片和叶序的形成。
生长素调控叶片的脱落。
(5)其他生理作用:①生长素具有维持顶端优势的功能。
②与植物向性有关。
③生长素参与调控叶片的生长发育。
18.简述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
答: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是由德国明希提出的,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韧皮部运输机制的假说。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筛管的液流是输导系统两端的渗透势差引起的膨压差所造成的压力梯度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