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实验学校六年级(五四制)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素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实验学校六年级(五四制)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素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第1课:《草原》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第2课《丁香结》
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著作:《三生石》。

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第3课《古代诗歌三首》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世称孟襄阳。

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为“宋四家”之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第4课:《花之歌》
作者纪·哈·纪伯伦,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第5课:《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第7课:《开国大典》
文章简介: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第8课:《灯光》
作者王愿坚,中国电影编剧、作家,短篇小说《党费》、《七根火柴》,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第12课:《桥》
作者谈歌,原名谭同占。

作家、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曾获《当代》《十月》奖。

第13课:《穷人》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第14课:《在柏林》
作者奥莱尔,美国女作家。

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
作者梁容若,中国作家、教育家。

第16课:《盼》
作者铁凝,当代著名作家。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

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第17课:
《浪淘沙(其一)》作者刘禹锡,字梦得。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有《陋室铭》《竹枝词》名篇。

《江南春》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21课:《伯牙鼓琴》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

《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第22课:《月光曲》
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曲名。

第23课:《京剧趣谈》
作者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

第24、25课:《少年闰土》《好的故事》
作者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第27课:《有的人》
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爱国主义者,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第一部诗集《烙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