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抽水站、灌河地涵、响水引水闸
联合试运行工作总结
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利用已建成的通榆河中段,结合连云港疏港航道,通过增做部分调水工程,形成一条向连云港市供水的新通道。
该工程为应急备用调水工程,当蔷薇河向连云港市供水遭遇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等特殊情况时,利用通榆河北延工程向连云港市应急调水。
根据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苏防办电传【2012】14号)和《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向连云港蔷薇河应急供水联合试运行方案》,我处负责实施滨海抽水站、响水引水闸及灌河地涵的控制运用。
4月10日上午10时整,随着省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建管局张政田副局长轻点鼠标启动滨海抽水站3号机组,标志着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联合试运行正式启动。
根据《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向连云港蔷薇河应急供水联合试运行方案》和省防指的调度指令,滨海抽水站 5台机组、响水引水闸、灌河地涵相继开启,江水顺利送达连云港境内。
19日13:30分全部关闭,联合试运行结束,历时10天,滨海抽水站 5台机组累计运行1097台小时,完成抽水2656.51万立方米;响水引水闸完成送水近3000万立方米,灌河地涵上下洞首闸门全部开启,送水近3000万立方米。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4月7日在省厅参加通榆河北延联合试运行协调会后,我
处积极行动, 8日上午,刘明智主任亲自召集分管工程、水文工作的副主任以及工管科、水文站、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试运行工作组,并明确了职责分工。
管理处共成立了两个工作小组,由管理处刘明智主任负总责,一组由管理处钱邦永副主任带队,由工管科、办公室、淮阴二站管理所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滨海抽水站机组运行保障;另一组由管理处王业英副主任带队,由水文站、二河闸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工程调度及水情测报工作。
明确了水文站王海波为联络人员,以沟通省防指及管理处运行现场,确保信息畅通准确。
8日下午,钱邦永副主任、王业英副主任立即组织处办公室、省淮阴二站管理所、滨海站管理所、灌河地涵管理所等相关人员在滨海抽水站管理所召开了现场协调会,部署试运行相关工作,要求滨海抽水站、灌河地涵管理所组织技术人员对建筑物及机电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调试,确保机组、设备正常,随时投入运行。
根据省防指的调度指令,10日上午10时,滨海抽水站准时开机成功,当日,管理处主要领导分别到灌河地涵、滨海抽水站检查指导工作,亲自指挥工程运行。
滨海站运行首日,机组油温偏高,钱邦永副主任现场指挥,亲自参加故障排查,一台一台的调试,直到晚上10点多才将冷却水问题彻底解决,机组温度恢复正常,有效的保障了机组的正常运行。
在运行期间,管理处领导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根据会议精神及工作部署,灌河地涵管理所、滨海抽水站管理所立即行动,对所有机电设备、备用电源等进行了再检查、
再落实。
滨海抽水站管理所成立了4个运行班组和后勤保障组,灌河地涵管理所成立了试运行领导小组和运行值班工作组,并且明确了各个班组测报水位的人员,确保及时准确报送水位,保障上级机关的调度管理。
二、未雨绸缪全力做好工程运行准备工作
根据省防指、省河道局及管理处关于开展汛前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灌河地涵、滨海抽水站管理所分别成立由所领导、工程技术人员、机电工组成的汛前检查小组对所属工程的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组织对变压器、避雷器、仪器仪表、安全用具等进行了预防性试验和校验。
按照《厅直属水利工程定期检查内容》和《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汛前检查保养工作,重点对闸门、钢丝绳、启闭机、限位及制动装置、自动化监控系统、清污机、水泵等进行了检查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月8日,现场会议结束后,两个管理所立即行动起来,再次组织有关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滨海抽水站、灌河地涵管理所与当地供电公司积极协调,要求保障试运行期间的电力供应,同时租用了1台5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响水引水闸备用电源;管理处也积极配合2个管理所,组织采购备用电机、电磁流量计、水泵等,确保工程运行正常。
滨海站管理所迅速组织人员向供水管道及出水廊道内注水,直到达到要求,同时对辅机系统和各项电气设备进行了调试,做好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灌河地涵管理所安排人员对自备和租用的
柴油发电机组进行试机,确保机组能够正常运行;在地涵上下洞首水尺位置安装了照明灯,便于夜间的水位观测。
三、强化运行管理,工程运行状况良好
根据省防指的调度指令,4月10日上午10时,滨海抽水站3号机组顺利开机,标志着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联合试运行的正式开始。
运行期间,滨海抽水站、灌河地涵管理所严格按照运行规程加强值班巡视检查工作,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及交接班工作,确保机组正常运行,保障此次联合试运行成功。
由于本次联合试运行时间长,为保障有序进行,11日下午在滨海站召开了现场会,要求滨海站做好机组运行期间值班工作,加强巡视检查,并加强对运行班人员管理,防止出现疲劳作业等现象。
(一)滨海抽水站
运行期间滨海站节点设计流量和水位是:站上水位3.20m,站下-0.50m,流量50m3/s。
滨海站控制原则是:在持续实施江水东引且其下游水质达到Ⅲ类时,开机5台机组全部运行,使其站上水位达到3.20m,当站上水位超过3.30m时,可部分停机保持水位在3.20m左右。
根据《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向连云港蔷薇河应急供水联合试运行方案》和省防指调度指令,4月10日—11日上午,滨海抽水站依次开启了3号、1号、2号、4号、5号机组。
在后期的运行中,根据水位控制及省防指调度指令情况,及时调节机
组运行台数。
(二)响水引水闸、灌河地涵
运行期间响水引水闸节点设计流量和水位是:上游水位1.70m,下游水位下1.30m,流量50m3/s。
响水引水闸控制原则是:在且其下游水质达到Ⅲ类时,根据闸上、下游水位情况部分开启响水引水闸闸门,使其闸下水位达到1.95m。
运行期间灌河地涵节点设计流量和水位是:上游水位2.00m,下游水位下1.95m,流量50m3/s。
灌河地涵控制原则是:全部开启地涵下洞首闸门,部分或全部开启上洞首闸门,使灌北泵站站下水位控制微微保持在1.30 m以上。
根据《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向连云港蔷薇河应急供水联合试运行方案》和省防指调度指令,4月10上午首先开启灌河地涵下洞首、上洞首闸门,在灌北泵站开机前开启响水引水闸闸门抬高引水闸到灌北泵站之间河道的水位,在水位达到 1.90米左右的时候先关闭引水闸;下午灌北泵站开机时同时开启响水引水闸闸门,随着灌北泵站流量的变化,引水闸闸门相应变化,保证灌河地涵下洞首水位在1.6-1.7米左右。
4月19日下午试运行停机前,先预降引水闸闸门,灌北泵站停机时立即关闭引水闸闸门,在区间水位平稳时再关闭灌河地涵上下洞首闸门。
本次试运行工作累计近10天时间,累计送水量近3000万立方米,
四、严格执行调度指令积极做好水情测报工作
此次联合试运行是以水位作为调度控制的重要依据,我处
分别对3座工程的上下游水位尺高程进行了校验,处水文站利用此次联合试运行的机会,安排专人对引水闸进行了流量率定工作。
灌河地涵管理所主动与灌北泵站联系,确保其下游水位在合理可靠范围内;我处还加强与水文系统联系,并做好相关配合工作,确保工程运行稳、调水送得出、调度测报准,保证联合试运行。
根据省防办指令,4月10日,滨海抽水站开机翻水,响水引水闸、灌河地涵也先后开闸放水。
4月19日试运行结束,期间一共接收并下达调度指令16次。
水位观测按照《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0),我处组织专人对上述3座工程在8:00-20:00之间每两小时观测一次,凌晨2时观测一次,工程运行变化及时观测,前后一共观测水位492次,同时发送水情信息短信66次。
4月11日,我处组织人员到响水引水闸进行流量测验。
利用盐城水文局设定的闸上、下游临时水尺观读水位。
在引水闸闸下游约90m处的昔阳桥上采用牵引三体船的方式用走航式ADCP进行施测。
自11日始,到15日测流结束。
其间利用下游灌北泵站机组的调整机会进行抢测,共计施测23次有效数据,经计算,率定出一条孔流出流关系曲线,并通过三种检验,符合定线要求,为今后工程的控制运用打下基础。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1、响水引水闸无备用电源。
为保证闸门正常控制运用,建议增配50KW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组1台。
2、灌河地涵水尺设置位置不够合理,建议重新布设,并增设水文遥测系统。
3、滨海抽水站冷却水系统设置方式不够合理,应进行改造。
4、
通过本次试运行,职工的日常运行管理及检修的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机电设备的性能得到了检验,为做好今后运行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下一步我处将认真总结本次试运行工作经验,进一步查找工程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强化职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为工程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附件
1、运行人员统计表
2、运行经费统计表
滨海抽水站、灌河地涵、响水引水闸联合试运行投入人员情况统计表
滨海抽水站、灌河地涵、响水引水闸联合试运行经费统计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