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目的 (3)
2.适用围 (3)
3.参考文件 (3)
4.施工用电 (3)
概述 (3)
1、钢结构制作场用电负荷表(以施工高峰最大负荷统计)及负荷计算 (4)
先决条件 (6)
配电箱安装 (6)
电缆敷设和端接 (6)
送电 (6)
电缆敷设 (7)
照明供电要求 (7)
5.安全用电要求 (7)
6.施工安全要求 (8)
1.目的
2.适用围
3.参考文件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 JGJ46-2005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 GB 50303-200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 GB 50194-1993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 GB 50484-2008
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合同条款
4.施工用电
4.1概述
根据该项目现场施工临时用电特点和要求,考虑到现场施工围太大,我方临时用电敷设面积太广,施工现场一级箱由业主提供,由我方将接口引至施工区域。
施工区及临建区用电需要采用室外型一、二级配电箱进行布置,主要解决现场施工用电和临建区预制、办公用电需求。
1、钢结构制作场用电负荷表(以施工高峰最大负荷统计)及负荷计算
1)施工现场主要电动工机具负荷表:
用电负荷计算:
根据用电总容量计算公式
P30(i)= Kd∑P(i)、P30=K∑p∑P30(i)、Q30(i)= P30(i)tanφ(i)、Q30= K∑q∑Q30(i)、S30=×(P302+Q302)1/2;
S30——施工总用电容量(KVA)
K∑p——同时系数,取
K∑q——同时系数,取
∑P
——设备功率总和(KW)
(i)
Kd——需要系数,电机取、焊机取
cosφ(i)——功率因数,电机取、焊机取
据负荷统计表得
S30=
2)用电设备
按照业主指定钢结构制作场位置,进行布置,以满足现场施工、方便现场管理、增加工效为出发点,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先决条件。
施工区域设置一级配电箱2台(每台125KVA),二级配电配箱根据一级配电箱位置进行布置,随施工进度随时调整。
一级配电箱具体布置位置见已审批的钢结构制作场平面布置图。
3)电缆选择
A)制作场南侧一级配电箱(2#配电箱)带计量装置,电缆为95mm2铝芯线,单线长度约90米;
B) 制作场南侧一级配电箱(1#配电箱)带计量装置,电缆为95mm2铝芯线,单线长度约30米;
2、钢结构现场安装电负荷表及计算(各个施工点,一级配电箱按100米辐射围计
算):
用电负荷计算:
根据用电总容量计算公式
P30(i)= Kd∑P(i)、P30=K∑p∑P30(i)、Q30(i)= P30(i)tanφ(i)、Q30= K∑q∑Q30(i)、S30=×(P302+Q302)1/2;
S30——施工总用电容量(KVA)
K∑p——同时系数,取
K∑q——同时系数,取
——设备功率总和(KW)
∑P
(i)
Kd——需要系数,电机取、焊机取
cosφ(i)——功率因数,电机取、焊机取
据负荷统计表得
S30=46KVA
用电设备:因现场施工用户较多,且钢结构安装为短期工作,建议业主以各十字路口为主轴,每个十字路口设一级箱(每台125KVA)1台,每隔200米设置一级箱(每台100KVA)1台.
4.2先决条件
现场施工区和临建区用电先决条件如下:
1)施工用材料到场且验收合格;
2)施工人员已到位且经过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具有;
3)施工用工机具齐全,且完好;
4)已取得相关施工的许可。
4.3配电箱安装
一、二级配电箱及开关箱均选择室外型(具备防雨、防尘功能),安装时将一、二级配电箱运至现场安装位置,配电箱固定应牢靠。
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
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固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
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应采用橡皮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
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
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
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4.4电缆敷设和端接
1)电缆敷设前检查电缆的绝缘,电缆绝缘应良好,根据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分配每盘电缆;
2)电缆放线架放置要稳固,电缆从电缆盘上端引出,避免电缆在支架上或地面上摩擦拖拉,
电缆上不得有未消除的机械应力,如果采用机械敷设方式进行敷设,机械牵引力应在规定围,机械上应设置牵引力保护装置;
3)电缆敷设完后应排放整齐,在易受损位置(如入地、出地、转弯处等位置)设置明显的
警示标志,并在电缆首端、末端挂电缆标识牌;
4)电缆端接时应注意不能损坏电缆绝缘层,电缆芯线压接要牢固。
端接完后检查电缆的电
气性能(导通、绝缘电阻),应满足要求。
4.5送电
待系统安装完毕后先进行自检,检查配电箱安装、电缆敷设端接、接地等,检查结果应合格(配电箱及馈电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Ω),合格后方可送电,送电时在送电端和受电端应有专人负责看护,受电后应检查电源进线电压,电压应满足要求。
送电完毕将配电箱上锁,钥匙交维护电工,由维护电工负责管理、维护。
4.6电缆敷设
主变至一级配电柜电缆采用铠装电缆,电缆在过路处穿管保护敷设,其余电缆室外部分敷设,室部分沿墙架空明敷(如果有)。
电缆在与金属接触部分应进行绝缘保护(加绝缘胶皮),防止漏电,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电缆明敷时,电缆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
埋地电缆路径应高方位标志,电缆首端和末端应挂标识牌,在电缆入地、出地及转弯等易受损位置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4.7照明供电要求
1)在现场、道路、料具堆放场及自然采光差等场所,应设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或混合照
明;
2)对需大面积照明的场所,应采用高压汞灯、高压钠灯或混合光用的卤钨灯等。
照明灯具
的型号还应根据所使用的环境条件进行选择(如:防水型、防尘型、防爆、型防酸型、安全特低电压型等)。
3)一般场所宜选用220 V电压;
4)在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等场所应选用不大于36 V的电压;
5)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 V;
6)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金属容器,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 V;
7)照明变压器必须使用双绕组型安全隔离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8)手持式工作照明电压不得大于36V。
5.安全用电要求
1)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
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
电工
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3)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
4)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按照下列顺序操作:a、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
开关箱;b、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但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可除外;
5)配电箱箱门应配锁,并应由专人负责;
6)对配电箱、开关箱定期进行维修,配电箱或配电线路停电维修时,应挂接地线,并应悬
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
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
7)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
8)配电箱、开关箱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整洁;
9)配电条、开关箱不得随意挂接其他用电设备;
10)配电箱、开关箱的电器配置和接线严禁随意改动,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采用不符
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漏电保护器应定期启动漏电试验按钮试跳,试跳不正常时严禁继续使用;
11)配电箱、开关箱的进线和出线严禁承受外力,严禁与金属尖锐断口、强腐蚀介质和易燃
易爆物接触。
6.施工安全要求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好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法定部门颁发的有效;
3)吊装作业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指挥,吊装半径严禁站人;
4)高空作业时应佩带安全带,并正确使用安全带;
5)电缆敷设时由专人统一指挥,由于电缆规格较大敷设时要防止机械伤害;
6)严禁非电工进行电工作业。
电工人员禁止带负荷接线,严禁赤手触摸带电的绝缘导线;
7)配电系统由专业维护电工负责管理、维护,严禁非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