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城市与环境考点17城市区位因素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城市与环境考点17城市区位因素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城市与环境考点17城市区位因素考试内容及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城市空间结构1.城市区位分析(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2)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cb1.分析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2.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a3.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区的分类(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ab4.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 b城市化过程与特点5.城市化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 b 6.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b 7.城市化特点(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bb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8.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d分析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及解决措施考点17 城市区位因素[问题思考]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哪些城市?为什么?(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试分析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什么?(4)试分析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答案(1)B、C。

B地处两条河流的汇合处,C地处河口,所以B、C两地的水源和交通条件更为优越;B地处平原,C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周围便于农耕。

A地为沙漠,水源不足;D地处山麓地带,地势狭窄。

所以最早形成城市的应该是B、C。

(2)A、C两城市附近有油田,D城有煤铁资源,所以三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条件应该是矿产资源丰富。

(3)A城市地处内陆的沙漠地区,对外交通非常不便,所以促使其发展的区位因素是铁路运输的发展。

但当地气候干旱,水源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4)E附近是风景名胜地,所以旅游是其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知识归纳](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如下图所示:(2)城市区位的发展变化一般而言,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发展变化的,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

如图所示:(3)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找出该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在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因素时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

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为动态因素。

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两者可以称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以称为微观因素。

真题回顾考向预测2015.10 11题1.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2.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3.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考向典例剖析读“我国温带季风区某半岛区域略图”,甲城是重要的钢铁和化工工业基地。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简述甲城形成发展的主要区位。

答案沿海地势平坦开阔;沿海港口,交通便利;河流提供淡水资源;钢铁、化工工业发达等。

解析从地势、交通、河流、产业基础等方面回答。

跟踪训练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摩洛哥位于非洲大陆西北部,轮廓形状如图所示。

材料二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受地形影响,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西北部和北部地区气候宜人,花木繁茂,风景如画,赢得了“北非花园”的美称。

据图归纳摩洛哥城市分布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答案特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西北部)沿海地区。

自然原因:北部、西部(西北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宜人;该地区海拔绝大部分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地处沿海平原)。

解析影响城市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河流,从图中可以看出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西北部)沿海地区。

从气候来看,北部、西部(西北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宜人;从地形来看,该地区绝大部分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1~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答案 1.D 2.D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区域中唯一的港口位于甲地附近,而甲地所在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故港口是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

第2题,依上题分析,该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甲城的港口,故甲城是该国的经济中心,因经济地位重要而成为首都。

3.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B.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C.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D.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答案B解析注意材料中信息,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说明其形成于矿产资源开发前;交通运输的改善会促进资源开发,自然会带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山东省的××市地处京杭大运河岸边,明清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有名的商埠,每日船来车往,商贾云集,烧制的“临清砖”专供皇家御用。

但新中国成立后,与其他城市相比,××市发展缓慢,成为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

随着京九线的开通,××市又一次迎来大发展的机遇。

据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市在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资源B.文化教育C.交通D.“临清砖”的生产5.导致××市后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清王朝灭亡的政治因素B.战争和灾害C.“临清砖”的停产D.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答案 4.C 5.D解析第4题,京杭运河古时是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由于临清地处运河岸边,因此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第5题,新中国成立后,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京杭运河山东济宁以北段不能通航,因此影响到临清的交通地位,城市发展缓慢下来。

下图为“某地1965年和2015年地理简图”。

读图回答6~7题。

6.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是( )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C.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素质高7.随着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耗竭,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最小的是( )A.A城 B.D城 C.E城 D.F城答案 6.A 7.C解析第6题,B村位于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第7题,E城旅游资源丰富,受矿产资源枯竭的影响最小。

A城位于交通枢纽,D城、F城资源枯竭会使其交通运输业受影响。

(2016·浙江杭州适应性考试)如图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河流、地形、气候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

读图,完成8~9题。

8.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A.A B.B C.C D.D9.下列各点中,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A.A B.B C.C D.D答案8.B 9.C解析第8题,本题考查三维坐标图的阅读。

从图中可看出,B具有地形、气候、河流三方面的优势,最易形成城市。

A只具有河流优势,C具备河流、地形优势,D具备气候优势。

第9题,亚马孙平原地形平坦,河流流经,但气候过于湿热,不利于城市的形成。

与C较吻合。

10.下图中有A、B、C、D四座城市,试从地形、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因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方面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因素考虑,________城市的区位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们位于________地区。

(2)从气候因素考虑,____________城市的区位较为有利,因为它们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河流因素考虑,____________城市沿河而建,其中________城市位于干支流的交汇处,________城市位于河口,________城市所在河流通航条件最差。

(4)综上所述,________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答案(1)B、D 平原(2)B、C、D 水热条件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3)A、C、D C D A(4)D解析读图可知,B、D位于200米等高线以下,是平原地区;A、C在200米等高线以上,是低山丘陵区。

从地形因素考虑,平原最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从北极圈和北回归线的位置可以看出,B、C、D处于中低纬度地带,其中D距海最近。

从气候因素考虑,城市多分布在水热条件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沿海地区的气候比内陆地区更为有利。

从河流因素考虑,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了城市的区位。

A、C、D都沿河分布,但区位不同。

A所在河流位于北极圈以北,封冻期长,通航条件最差,C位于两条河流的汇合处,D位于河口处。

综上所述,D城市在地形、气候和河流等自然条件上都具有优势,因而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