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二主观题答题模
式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关于主观题的一些答题思路
一、公民做一件事
1.为什么做
①必要性: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的地位、公民的权利。
②重要性:第一,有利于增强公民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二,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2.怎么做
依法有序的参与;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二、政府做一件事
1.为什么做
(1)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扞卫者。
(2)政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的需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具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政府职能的要求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5)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利益,打造权威政府,服务型政府。
2.怎样做
(1)积极履行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坚持宗旨与原则
(3)要依法行政
(4)要自觉接受监督
(5)要民主、科学、依法决策。
(6)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
三、人大代表做一件事【做某一件事情的理由】
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是行使权利的表现,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③是履行义务的需要(a.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b.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④体现与人民的关系(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
四、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1、为什么做
(1)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
(2)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由党的作用决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是党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
(5)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怎样做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2)坚持科学执政方式;
(3)坚持执政理念,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注〕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如何对待民族问题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制度);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策保证),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依法打击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④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一项义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
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⑤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⑥政府要切实履行各项职能,加强中西部的开发;⑦发达地区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其实现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本群众自治制度。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③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即真实性内容和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七、对外关系
1.涉及我国参与有关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活动的原因、理论依据(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冲突则是对立的根源。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3)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①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5)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
2.涉及主权国家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方面的原因
(1)主权国家的权利、义务。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
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
(2)《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
(宗旨:简单地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
(3)由国家利益决定。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3.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我国的国家利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为什么。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怎么做。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增强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抵制外国干涉我国内政;在维护我国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建立国际新秩序、建设和谐社会,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等。
(4)意义:对我国,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对世界,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