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地理东亚、东南亚、南亚练习题

区域地理东亚、东南亚、南亚练习题

区域地理东亚东南亚南亚练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选择题。

1、东亚深居内陆,人口稀少,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 A 、中国 B 、日本 C 、朝鲜 D 、蒙古
2、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A 、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肥,单产高
B 、渔业发达,但以捕捞业为主,养殖业不发达
C 、人口稠密,投入劳动力多,精耕细作
D 、水果、蔬菜为主要出口农产品
3、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 、泰国
B 、老挝
C 、缅甸
D 、柬埔寨 右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回答5~6题。

4.图例①②③(降水量)的数值关系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 D .不能确定
5.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首都东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东南亚区域图”,回答6~7题。

群岛是全球多火山、地震的分布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二大板块的交界处
B.地处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C.地处四大板块的交界处
D.地处五大板块的交界处
7.在东南亚下列河流属于太平洋水系的有( )
①澜沧江 ②萨尔温江 ③伊洛瓦底江 ④湄公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下图,据此回答8~11题。

8.乙图中的丙国在甲图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正常年份,丁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的
盐度最小值出现在( ) 月份 月份
1月降
① ② ③


月份月份
10.从减少工程投资,减少施工难度的角度考虑,滇新(昆明——新加坡)铁路的修建不需经过()
A.越南
B.老挝
C.泰国
D.马来西亚
11.从中国乘船驶近①国附近时,人们都会感到海面风平浪静,其主要原因是()
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高楼林立,降低了风速
C.受峡湾地形的影响
D.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
读“东北亚地区略图”,回答12-13题。

12、2005年8月18日中俄双方在图中A、C两地举行了大规模的“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关于这两个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分别是第一、二亚欧大陆桥东端的桥头堡
C.附近都有寒流经过,温度都比附近内陆低
有铁路相通,C没有铁路相通
13、图中B、D两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利用当地丰富自然资源建立起来的
B.都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C.都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D.工业区B为温带季风气候,工业区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

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回答14-16题。

14.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15.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16 .5月10日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
17.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马来群岛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②中南半岛上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属热带季风气候
③菲律宾群岛北部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
④东南亚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关于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东南亚各国(除新加坡外)都是发展中国家,多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
②农矿产品的出口能换取巨额外汇,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新兴的工业国
④许多国家都努力发展加工工业,振兴本国经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9.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A.澜沧江 B.怒江 C.红水河 D.雅鲁藏布江
20.印度和巴基斯坦从地壳板块分布上来说,位于()
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
二、综合题。

2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分)
(1)图中代码代表的城市和海港是:
A B C D E F G
(2)日本工业布局主要分布在,为什么(3)日本所需的石油主要来自;铁矿石则主要来自;煤炭则主要来自
(4)近年来日本工业有向扩展的趋势。

(5)在图中画出流经日本附近两支洋流大致位置和方向并注上名称,两支洋流交汇处附近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

(6)分析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22、读图,回答问题。

A
C
D
E
B
G
(1)比较图中A、B所在半岛的地貌特征,并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成因。

(2)图中M、N两城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别是2681毫米和1498毫米。

试分析其差异形成的原因。

(3)图中M、N地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答案一、选择题
1—5:DABAC 6—10:BCACB
11—15:AADDC 16—20:BBCAC
二、综合体
21题、
(1)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福山、北九州
(2)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3)西亚、东南亚;巴西、印度、澳大利亚;中国、澳大利亚
(4) 略,北海道
(5) 西北季风经日本海携大量水汽,受日本西岸地形抬升产生大量地形雨,降水较多
22题、(1)特征:A地为高原,地表平坦;B地为高大的山脉(山河相间),地表崎岖。

成因:A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长期经受外力的侵蚀而形成地表平坦的高原。

B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岩层受挤压而形成高大的山脉。

(2)该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M城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而N城位于背风坡。

所以M城的降水多于N城。

(3)水稻种植业区位因素:①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②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③历史悠久,水稻种植经验丰富;④人口多,精耕细作}⑤接近消费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