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扬州中考物理试卷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第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一颗小铁钉约10N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C.1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D.洗澡水的温度大是60℃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分别对个选项中的物体质量进行估测,然后和题干中对照,看题干中所给质量是否正确.解答:解:A、一颗小铁钉大约0.1N,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108m/s,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1个鸡蛋的质量约50g,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洗澡水的温度大是40℃,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的难点在于对生活中常见事物质量的估测,这是易错的地方,这要求我们对于生活中的物体要多观察,多思考.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柳枝摇曳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瑞雪飘飘考点:分子的运动;扩散现象。
分析:根据分子的运动和扩散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春天柳枝摇曳,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B、夏天荷花飘香,是荷花的芳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C、秋天落叶纷飞,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D、冬天瑞雪飘飘,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考查了物质的分子运动和扩散现象的知识点.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景物在镜中成像B.勺柄在水面“断开”C.拱桥在水中的倒影D.蜡烛通过小孔成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解答:解:A、汽车观后镜,是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出现了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现象,如同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的道理是一样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上在水中形成拱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蜡烛通过小孔成像,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水是液态的,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矿泉水瓶周围没有冰,所以不是熔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从冰箱中的取出来的矿泉水瓶温度比较低,水蒸气受冷就会液化形成水.解答:解:从冰箱中取出来的矿泉水瓶的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比较低的矿泉水瓶就会液化,形成水;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我们要能够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5.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B.用塑料泡沫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C.用水给发动机冷却D.用铜丝做导线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如导热性、密度、比热容、导电性、硬度等等,结合选项,确定所描述的应用实例是利用了物质的哪一特性,便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是为了防止炒锅使用时烫手,利用了塑料的导热性差,不合题意;B、塑料泡沫密度较小,同体积时与其他材料相比,质量较小,因此,在表演场景中制作成倒塌的“墙壁”,可保护演员的安全,符合题意;C、用水给发动机冷却主要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不合题意;D、用铜丝做导线主要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阻小,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中的四个选项分别涉及到导热性、导电性、密度、比热容,四个物理特性,明确每一个选项的应用方式,不难做出判断,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鞋底有凹凸花纹B.轴承中装有滚珠C.乒乓球上贴橡胶D.打球时用力握球拍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解答:解:A、运动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B、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符合题意C、乒乓球拍上贴有橡胶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D、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手和球拍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掉.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如何减小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方法,如何将其与理论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生活中摩擦力有些是对我们有利的,这些我们要增大,有害的我们就要减小.7.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A.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B.禁止汽车超载行驶C.公交车启动时,提醒乘客抓好扶手D.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考点:惯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判断某一现象是否利用了惯性,主要看物体是否在这一现象中由于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而被利用.解答:解:A、系安全带是防止突然减速或突然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倾倒,导致受伤,是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汽车超载会增大惯性,当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容易造成车祸,应该防止,不符合题意;C、汽车启动时乘客容易后仰,应该抓住扶手,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撞击头部,不符合题意;D、撞击时,锤柄停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运动而套在锤柄上,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惯性的事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很多思空见惯的现象,其实都是依据惯性来完成的.8.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钢丝钳剪铁钉B.食品夹子夹食品C.钓鱼竿钓鱼D.筷子夹菜考点:杠杆的分类。
专题:应用题。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A、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食品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D、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9.电冰箱使用的是三脚插头,当其工作时,如果接地线断了,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冰箱消耗的电能会增加B.电冰箱不能正常工作C.电冰箱的使用寿命会缩短D.人接触电冰箱的外壳时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考点: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专题:应用题。
分析:三脚插头与三孔插座相连接时,把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外壳与地线相接;因用电器漏电时,会使外壳带电,若接上地线,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BC、如果接地线断了,电冰箱还能接在火线和零线之间,能正常工作,消耗的电能也不会增加,使用寿命也不会缩短,故ABC都错;D、电冰箱的外壳是金属,金属是导体,当用电器漏电时,会使外壳带电,如果接地线断了,当人接触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脚插头的构造及其作用,为了安全、为了防止触电,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接好地线!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闭合时()A.A示数变小,V示数变大B.A示数变大,V示数不变C.A示数不变,V示数变小D.A示数不变,V示数变大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应用题;推理法。
分析:①首先分析电路,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2,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开关S闭合后,电阻R1和R2组成并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②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解答:解:①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阻R2中的电流;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如图2所示:而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②电阻R2支路中的电流与原来的电流相等,而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因此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是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情况,正确分析电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变化是本题的关键所在.关键是明白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哪一部分电路的电流和电压.11.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B.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受到的重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对每个选择项中提到的两个力分析,然后与二力平衡的条件对应,从而确定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解答:解:A、这两个力方向相同,都竖直向下;并且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满足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都竖直向下,而且大小也不相同,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的关键.12.泡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轻抚、多孔、保温、隔热、隔音、减震等优点,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围绕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它为什么能防火、保温?”B.“它的轻抚特点对减震有什么影响?”C.“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D.“多孔结构对隔音性能有什么影响?”考点:物理学方法;物质的物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