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附图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附图版)
e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连,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om 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s 2、地形特点:
r 亚洲
欧洲
fo 平均海拔高度:
亚洲是除南极洲外海拔最高的洲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d 主要地形类型:
高原、山地
平原
oo 地形地势分布:
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分布在 南北高,中间低;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
C
B
6 月 18 号
——周三
a 22、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恒河:流经印度、孟加拉
38、极地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少,风力更强。
ing 国;注入孟加拉湾
原因: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
e 23、南亚气候:大部分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
g 中部,平原分布在四周。
平原分布在中部
re 3、气候特点:
a 亚 洲
欧洲
①气候复杂多样(地跨寒、温、热三带,
①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ing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气候类型都有) ②海洋性特征显著;
e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世界上分布最广、最典
b ②大陆性特征显著;
型。
ir ③季风气候典型。
e 4、
业中心。印度的泰姬陵是著名旅游资源,它是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th 周一————三—、—西—亚—(—课—本—P4—7)——————————————————————
43、多山的岛国,国土的 3/4 为山地丘陵。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44、右图(看图背):A 日本海 B 太平洋 临国 C 俄罗斯 D 中国 E 韩国 45、日本的象征:富士山 ;国花:樱花;大部分为大和民族;文化特点:东西方文
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企鹅 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北极熊
b 三季:3-5 月为热季,6-10 月为雨季,11 月至次年 2 月为凉季。水旱
39、居民:北极地区有常住的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属于黄种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定居人口。
ir 灾害频繁。 原因:西南季风到来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
40、南极的暖季:每年 11 月到次年 3 月,科学考察的最好时期。我国极地考察站:南极地区的长城站、中山站及
都居世界前列;
10、非洲之最: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 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 (称为“赤道雪峰”原因:海拔高)
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世界最长的裂谷——东非大裂谷
11、亟待发展的经济:①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的第—一三—个节—大 —洲美—。洲—(课—本—②P—玉20—米) —是—农—村—居—民—的—主—食—,—小—麦—水—稻—不—能—自—给—。——————— 12、新大陆:①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②白令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分界线、国际日期变更
气候:①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②降水分布不均,干旱区面积世界最大;
③气候类型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河流:①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②刚果河——主要流经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居世界第二;水力资源丰富
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
n 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阿拉伯海、红海;
沿岸火山地震带上)。
a 29、西亚气候与农业: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干旱的自
48、日本农业: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使用小型机械,科技含量高;
e 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
49、日本工业的特点是:进口原材料和燃料 和出口工业产品 ,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th 河流特征:
in 亚 洲
欧洲
①大河众多;
①欧洲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gs ②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
(原因: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地势低平)
in 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②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th ③内流区面积广大;(亚洲中部的锡尔河
(原因:欧洲轮廓破碎,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ll 和
③河流的航运价值高;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a 周三———第—二—里节—海 ——非——洲—世(—课界—本上—最P—1大3—) 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at 7、国家:目前,非洲共有 60 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e 24、南亚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其次为小麦,主要分 th 布于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以恒河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广,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昆仑站;北极地区的中国科考站:黄河站 。 第三章 走近国家 一、 日本(课本 P69) 首都:东京
in 25、南亚宗教与社会: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印度: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
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 ②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有世界最大
低缓的高原和山地。
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高原—
③冰川作用显著:格陵兰岛——世界第一大岛屿;
—巴西高原;)
气候 ①气候复杂多样;(缺失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①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
tim 漠中的绿洲上。以色列的节水农业非常突出。畜牧业是西亚许多国家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①多优良港口,海上运输便利。②有利于进口工业原料和
传统的经济部门。著名的农牧产品有①土耳其:安卡拉羊毛;②阿富
出口工业产品;③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人口多。
a 汗:紫羊羔皮;③阿富 汗、伊朗:羊毛地毯;④伊拉克——椰枣;
6 月 17 号 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伊斯兰教另一个圣城是麦加(两个圣城); 周二——————————————————————————————————————————————————————
ing ②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段测(二) 四、欧洲西部(课本 P54)
th ③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出产石油较多的还有马来西亚和文莱;
地区
地形地势特征
气候特征
河流特征
农业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自北向南;上游水急,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低
水能充沛;下游水缓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山岭众多,平原少 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短小湍急
随时播种,全年收获
第2页
ufferin 16、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老挝为东南亚唯一内陆国。
东线(运往日本):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S “花园城市”——新加坡
32、西亚以阿拉伯人为主,属白色人种,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都
d 17、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an 18、东南亚物产:①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③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斗牛场 ④瑞士——冰雪皑皑的山峰
A
⑤德国——慕尼黑啤酒节 ⑥法国——艺术之都巴黎,爱菲尔铁塔
⑦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 ⑧英国——塔桥、马克思墓 —五—、—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本—P—60)—————————————————————
ll 27、西亚成为长期热点地区原因:①重要的地理位置;②丰富的石油
化兼容。
A 资源;③匮乏的水资源; ④文化差异;
46、日本气候:①属温带季风气候和 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d 28、地理位置:地处“五海三洲之地”。三洲:亚、欧、非洲;五海:
47、日本人多地少,矿产资源贫乏,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
6 月 12 号 —周四 段测(一)
线“三线”穿过;
③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④美国、加拿大通行英语,为发达国家;拉丁美洲通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巴
西);
13、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北美洲
南美洲
地形 ①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
①西部:高大的山地;(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②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世界最 安第斯山脉)
②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 主;
草原气候),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③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大;
②世界最湿润的大洲;
河流 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流,注入墨西哥 湾,世界第四长河。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流,注入大西洋,世界
上
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世界第二长
河。
14、移民与经济: (1)居民组成:①北美洲:英法等国人移入,白种人种为主; ————————— ②南美洲:熔炉”;
g 8、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在热带。
in ②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th ③相对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9、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
ne 地形:①高原为主的地形,被称为“高原大陆”;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to only o 第1页
35、欧洲西部气候分布(看右下图,指出):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