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员工作流程

安全员工作流程

安全员工作流程
1 目的 规范公司安全生产的管理。

2 范围 公司主要安全负责人、安全员及各部门、车间负责人。

3
职责
3.1 安全员负责公司安全日常工作检查、监督。

3.2 公司各部门、车间负责人为本单位内部安全工作的全面负责人。

4
程序
4.1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4.1.1 每年初制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上报安监局。

4.1.2 培训对象 4.1.2.1
对特种作业人员每半年集中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全格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对 负责对
参加各种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进行登记和考核,并将名册及试卷
存档。

4.1. 2.2 对外来人员进行入厂一级安全教育培训。

4.1.2.3 对复工人员进行复工教育培训。

对新入厂的员工进行一级安全教育培训。

4.1.2.4 不合格者将进行再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4.1.2.5
4.1.3 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的办理及年审、换证工作。

4.1.3.1 从事电气焊作业人员; 4.1.3.2 从事电工作业人员; 4.1.3.3 厂内机动车驾驶人员。

4.1.2 安全检查
4.1.2. 1 每月对所属安全管理区域进行一次联合大检查,检查组由安全部、生产管理部门、行政管 理部门组成。

4.1.2.2 安全员每半月对所属安全管理区域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4.1.2.3 对检查中发现的“三违”行为当场制止,并做好记录,通知所在部门负责人。

4.1.2.4 详细记录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情况,及时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
4.1.2.5 依据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规定,对“三违”人员和接到《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后 没有按期整改的主要责任人进行处理。

4.1.2.6 检查结束后及时将检查结果及违反劳动安全管理责任人的处理情况进行通报。

4.1.2.7 及时填写安全现场检查表,各检查小组成员签字。

4.1.3 安全管理
4.1.3.1 建立建全安全管理台帐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事故隐患基本台帐;
4.1.3.2 安全管理记录
4.1.4 职业卫生(未申报) 4.1.4.1 加强对公司生产经营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和防治,减少职业病的危害,改善工 作环境。

4.1.4.2 协助职病防治部门对公司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进行检测评估,并采取措施,积极做 好防护工作。

4.1.4.3 对公司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4.1.4.4 建立职工职业卫生档案及其管理的工作。

4.1.5 劳动防护用(具)品的发放与管理 4.1.3.1.1 特种作业人员台帐; 4.1.3.1.2 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台帐;
4.1.3.1.3 4.1.3.1.4 特种设备台帐;
4.1.3.1.5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管人员培训台帐。

4.1.3.2.1 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4.1.3.2.2 安全生产检查记录; 4.1.3.2.3 安全生产委会会议记录。

4.1.
5.1 安全员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综合管理。

4.1.5.2 生产部办公室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保管、发放。

4.1.
5.3 根据劳动条件对人身危害情况,区别发给不同的劳动防护用品。

4.1.5.4 各单位应教育职工爱护和节约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不得将劳动防护用品出售或赠送亲友。

4.1.
5.5 根据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以外新增加的工种(岗位)按相近工 种标准,经主管领导同意发给劳防用品。

4.1.
5.6 每月的发放明细表各部门交安全员,安全员负责留用保存。

4.1.6 事故管理
4.1.6.1 做好事故的预测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出预防事故的措施和方法,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 并组织实施演练。

做好记录整理拍照,并上传至青岛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系统。

4.1.6.2 组织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人身、机电、设备、工艺技术、中毒等事故进行抢救和抢修。

4.1.6.3 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对事故作好登记、统计、分析和报告。

4.1.6.4 负责协调对工伤人员的伤残评定与审核工作,并对工伤人员的病历及伤残评定结果进行存 档。

4.1.6.5 事故处理结束后,会同事故责任部门共同商讨,提出可行性防范措施,杜绝同类事故的发
生。

4.2消防安全管理
火灾的危险性、火灾特点,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报警,会自救逃生,会组织人员疏散。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设置禁止吸烟标志牌,设立吸烟区。

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灭火器每年进行一次年检,消防栓冬天做好防冻保暖工作。

5、其他 5.1陪同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每月一次的安全生产检查,对检查情况予以确认。

5.2接收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完毕。

5.3陪同安全管理部门对限期整改的情况进行复查。

5.4参加安监局每月一次的会议培训。

4.2.1 进行广泛的消防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4.2.2 4.2.3 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的教育培训。

4.2.4 加强用火管理,电焊气焊应在指定地点进行。

4.2.5 4.2.6
班组级安全会议每日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