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段教案2 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段教案2 苏教版

2.想想做做第4题
按要求画一画。思考:画成的是什么图形?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3.想想做做第5题
按要求画一画,交流画出的图形。
五、课堂检测,评价反思。
1.《一课一练》第38页第4、5题。
2.智力冲浪。
“智力冲浪”除了要求作图美观之外,关键是要让学生一条不漏地画出所有线段。所以,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到一条不漏。
生: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2.进一步感知线段的特征
(1)学生自由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
(2)折一折长方形的纸。
学生折出比示范线段长一些的折痕,再折一条比这条线段短一些的折痕。
观察这些折痕,说说能发现什么规律?
(3)完成“想想做做”1、2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交流汇报。
3.学习画线段
(1)学生尝试。
3.能从生活中找到线段,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难点:会画线段。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学生活动:
1.拿出准备好的棉线放在桌上,观察。
2.捏住棉线两端拉紧,比较其中的变化。
生:随意摆在桌上,线是弯弯曲曲的。
生:拉直之后,线就直了。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师:小朋友们的纸上都有一条折痕,想一想,这条折痕也能看成一条线段吗?为什么?
因为折痕是直的。
折痕也是有端点的,只是没有标出来。
总结: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1.说说线段的特征
生:线有两端。
生:线段有两个端点。
儿歌:一按(按直尺)、二画(画两个端点)、三连(连直线)、四写(写长度)。
提问:连接这两点还能画出不同的线段吗?
连接两点,只能画几条线段?
解释“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的意思。
交流:有4个点时,连的时候怎样连就不会漏掉呢?
明确:一共可以画出6条线段。
四、分层练习,巩固内化。
1.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按要求画一画。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继续认识线段
自学提纲:
1.看书48页例题,什么样的才是线段?
2.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你能找到哪些?
3.长方形上有没有线段?有几条?
4.折一折手中的长方形纸,想一想,折痕是不是一条线段,为什么?你能折出几条不同的线段吗?
5.用什么工具可以画线段?怎么画?
总结线段的特征并板书。
引导学生给5个点依次标上1~5五个序号。然后1号点依次与2、3、4、5连线,2号点与3、4、5连线,3号点与4、5连线,4号点与5号连线。这样共可连出4+3+2+1=10条线段。
(2)学生交流如何画线段。
(3)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再画一条线段。
(4)想想,还能用什么工具画线段?试一试。
第二题指名学生示范,数一数正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再让学生分别数出其余几个图形分别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可以用什么工具画线段?
指出:我们可以沿着直尺的边来画线段。
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强调: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直尺,使它不能移动。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
P48~P49“想想做做”1~5题
三维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线段是有长度的,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并能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数出简单多边形中线段的条数,会利用工具画线段。
2.通过折、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3.继续拉住这根线的两端,并把它拉紧,但两手位置一高一低。
换一根长一些的线,仍用两手捏住它的两端,并拉紧。
引导学生观察随意摆放的棉线和拉紧后的棉线,说说各有什么特点?
突出拉紧后直线间的那段还是线段吗?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内容——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