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同源组织灭活苗的临床疗效试验摘要:无菌采集确诊为蓝耳病的病猪肺脏、脾脏、全身淋巴结等病料制作同源组织灭活苗。
选取体重相近、有猪蓝耳病临床表现的发病仔猪120头,随机分成4组(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Ⅰ组:同源组织灭活苗+黄芪多糖注射液;试验Ⅱ组:猪多价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试验Ⅲ组:黄芪多糖注射液;对照组:不作治疗处理。
每组30头。
每天用药1次,连用3 d,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管理。
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和对照组的成活率分别为90.0%、80.0%、43.3%和10.0%。
关键词:猪蓝耳病;同源组织灭活苗;治疗Treatment Effect of Homologous Tissular Inactivate Vaccine against the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Abstract:Homologous inactivate vaccine was made from the lung,spleen and lymph nodes tissues which was sterilely collected from the ill porcine diagnosed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120 diseased pigle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including a control group and three treatment group which was injected three times a day for 3 days with inactivated vaccine matching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porcine multivalent immuloglobulin matching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nd single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respectively,under same feeding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curing about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ree treatment groups was 90.0%,80.0%,43.3% and 10.0%,respectively.Key words:pigs’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homologous tissular inactivate vaccine;treatment猪蓝耳病是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俗称。
其临床特征是发热,皮肤发绀,高度呼吸困难,妊娠后期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1]。
自1996年中国报道该病后在养猪场普遍存在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还没有较理想的药物可治疗该病。
本课题组无菌采取肺脏、脾脏、全身淋巴结等病料制成了同源组织灭活苗,对猪蓝耳病进行治疗试验,成活率达90.0%。
此方法可供广大养殖户和同行们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试验动物某养猪户存栏1 250头,其中成年母猪118头,哺乳期仔猪350头,断奶仔猪782头。
2011年2月26日断奶仔猪出现咳嗽,采食量减少。
3月3日病猪数量增多,表现为食欲废绝,呼吸困难,体质下降、消瘦,共计发病662头,死亡2头。
母猪出现耳朵发绀,有36头发生了早产、流产。
哺乳期仔猪的口鼻端蓝紫,消瘦、被毛粗糙,生长缓慢,发病20头。
总发病率为57.4%(718/1 250)。
临床检查所见:病猪两耳、蹄部周围、腹部、臀部等部位呈红紫色,体温40.0~42.0 ℃。
剖检5头病情严重的猪,主要表现为肺淤血,淋巴结肿大充血。
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病理剖检、ELISA方法检查确诊为猪蓝耳病。
从发病群体中挑选2头具有典型症状的发病仔猪,人工放血处死,无菌采集肺脏、脾脏、淋巴结等病料送至无菌实验室,制作同源组织灭活苗。
1.1.2 试验药物黄芪多糖注射液[天一诺法维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兽药字(2007)160852712];猪多价免疫球蛋白[吉林省五星动物保健药厂,批号:兽药字(2006)070172074]。
1.2 方法1.2.1 同源组织灭活苗的制备无菌条件下,将病猪人工放血后采集肺脏、脾脏、全身淋巴结等组织,用1 000 U/mL的双抗液冲洗表面,除掉筋膜,切成小块,称取病料250 g,加入生理盐水,使干物质占20%~30%,加入高速组织匀浆机中搅拌1~2 min,再以2 000 r/min匀浆4~5 min,用3层灭菌纱布过滤、分装,向其内加入等量的0.35%甲醛、0.1%叠氮钠、10%硫代硫酸钠,38 ℃恒温箱进行灭活48 h后,于2~8 ℃下保存备用[2]。
1.2.2 细菌的检查将灭活后的同源组织灭活苗接种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37 ℃培养48 h,检查有无细菌生长[3]。
1.2.3 安全性试验选择哺乳期仔猪、断奶仔猪、妊娠期母猪各5头,分别肌肉注射同源组织灭活苗2、3、6 mL,同时设对照组,连续观察7 d。
记录每天上、下午的体温变化,食欲是否有异常变化,母猪是否出现流产,注射局部是否出现炎性反应等[4]。
1.2.4 保存与使用方法同源组织灭活苗于2~8 ℃冰箱中保存3~5个月。
使用方法:使用前加入适量的20%铝胶生理盐水,哺乳期仔猪2 mL/头,育成猪4 mL/头,成年猪6 mL/头,保护期为90 d[5]。
1.2.5 临床应用选取体重相近、有典型症状的仔猪120头,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30头。
试验Ⅰ组:同源组织灭活苗+黄芪多糖注射液,试验Ⅱ组:猪多价免疫球蛋白+黄芪多糖注射液,试验Ⅲ组:黄芪多糖注射液,对照组不作治疗处理。
每天用药1次,连用3 d(同源组织灭活苗只注射1次,其他药物按说明书进行),常规饲养管理。
试验开始后的1、3、5、7、10、15 d 记录各组病猪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死亡等情况,计算每组的成活率[6]。
2 结果与分析2.1p连续3 d用药后不再给药,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在第15天统计各组成活数,结果见表2。
经过连续3 d用药后,试验Ⅰ组死亡3头,第5天后其他病猪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等方面的情况已趋于正常,第10天后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试验Ⅱ组死亡6头,第8天后病情趋于平稳。
试验Ⅲ组死亡17头,第12天病情趋于平稳。
对照组死亡27头,期间病猪精神高度沉郁,日渐消瘦,体温偏低,呼吸困难,走路不稳,食欲不振,被毛粗糙、无光泽。
从表2中可以看出,试验Ⅰ组成活率为90.0%,比试验Ⅱ、Ⅲ组成活率分别高出10.0、46.7个百分点,对照组成活率仅为10.0%,说明采用同源组织灭活苗配合使用黄芪多糖注射液效果比较好。
3 讨论试验表明,试验Ⅰ组和Ⅱ组的成活率较高,其中试验Ⅰ组最为理想。
这说明同源组织灭活苗对治疗猪蓝耳病有较好的效果。
通过注射同源组织灭活苗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其免疫力,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目前用于临床预防猪蓝耳病的疫苗虽然已在生产中推广使用,但由于有的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不深刻,加之个别猪场注射后出现的不良现象,导致该病难以预防[7]。
通过本次试验采取同源组织灭活苗进行治疗,治愈率达90.0%;使用前加入适量的铝胶生理盐水,可以提高其免疫效果。
配合黄芪多糖,一方面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注射同源组织灭活苗引起的发热。
在采取同源组织灭活苗进行治疗之前,首先应确诊,尤其适用于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及二者的混合感染,而其他的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其效果还有待于研究。
制作同源组织灭活苗时要严格把握甲醛的浓度、用量以及灭活的时间,否则可能引起发热现象,甚至死亡[8]。
在规模化养猪场中,一旦生产母猪感染了猪蓝耳病,哺乳期和断奶期仔猪就非常容易被感染发病,要彻底治愈相当困难。
采用此方法可以达到净化该病的目的。
全群防治时,应先做小区安全性试验,一旦出现不良性反应,应停止使用[9]。
同源组织灭活苗可用于本场或者本地区对该病的防治,但由于安全性因素,生产中未能广泛推广。
笔者认为,有条件的养殖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损失可使用。
参考文献:[1] STRAW B E,ZIMMERMAN J J,D’ALLAIRE S,et al. Diseases of Swine[M]. 9th edition. Iowa:Blackwell Publishing,2006.[2] 赵坤,张慧辉,郭东升,等.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组织灭活苗的研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38,1257.[3] 肖长峰,谢春芳,刘成倩,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检测[J].上海农业学报,2008,24(4):33-35.[4] 金光明,杨倩.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1):111-114,116.[5] 韩银涛,苏柏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生物学特性[J].畜牧兽医杂志,2008,27(1):33-36.[6] 陈金山,陈俊杰,吴玉苹,等.同源组织灭活苗对猪圆环病毒病的治疗效果[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11):124-126.[7] 徐娜,李宝玉,柳纪省,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13-17.[8] 伍义行,黄利权,王芳.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PRRS)的诊断与防制[J].中国动物检疫,2002(7):42-46.[9] 郭威,赵永静,杨拥军,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0,31(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