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解析版)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解析版)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一、教材重点回顾:1、物质的变化分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理解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是粒子之间的间隔。

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它物质的粒子。

宏观现象通常是(状态)和(形状)的改变。

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能量变化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能量)变化,如:(光能)、热能和(电能)等。

联系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有(物理变化)。

1、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

化学性质2、例如:可燃性、助燃性、酸碱性、还原性、氧化性。

2、物质的性质1、定义: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2、包括:(1)在物理变化中变现出的性质。

物理性质(2)不需要变化就有如:颜色、气味和状态。

3、例如:(1)吸附性、挥发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2)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3、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

二、中考考点梳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

总体来看,难度系数低,以选择为主。

也有少量填空题。

1、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判断这两种变化是考的最多的,区分这两种变化的根本依据就是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

要会区分性质与变化,性质是物质固有属性,变化是个过程。

3、物质的用途,了解初中所学物质的基本性质,同时明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一、典例分类类型一、物质的变化【例1】【2019辽宁葫芦岛】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剪纸成花 C.铁钉生锈 D.干冰升华【答案】C【解析】A、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剪纸成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铁钉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

【解题技巧】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举一反三】1、【2018广东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答案】A【解析】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A。

2、【2019山东德州】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

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鞭炮爆炸发声B.蜡烛燃烧发光C.煤燃烧火力发电D.电水壶通电放热【答案】D【解析】鞭炮爆炸发声、蜡烛燃烧发光和煤燃烧火力发电都发生化学变化,并且产生能量;电水壶通电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3、【2017广西来宾市】①水的沸腾②胆矾研碎③铁丝燃烧④食物腐败等四个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水的沸腾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胆矾研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③铁丝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四氧化三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④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类型二、物质的性质【例2】【2019甘肃兰州】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硬度 C.可燃性 D.熔点【答案】C【解析】A、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熔点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

【解题技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举一反三】1、【2019山东青岛】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答案】B【解析】A、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B、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C、密度比空气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B。

2、【2018江苏扬州】“电视之星18”是第21届俄罗斯足球世界杯的比赛用球。

它首次由从甘蔗中提取的橡胶制成,节约了资源。

下列不属于橡胶性质的是()A. 高弹性B. 耐磨损C. 绝缘性好D. 易溶于水【答案】D【解析】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磨损、不透水和空气、难溶于水等性质。

故选D。

类型三、物质的用途【例3】【2019湖北荆门】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石墨用作电极材料,活性炭用作吸附家装产生的有害气体B.聚乙烯塑料用作食品包装袋,可以大量使用C.磷酸二氢铵(NH4H2PO4)用作复合肥料D.氧气用作气焊【答案】B【解析】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吸附家装产生的有害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聚乙烯塑料可用作食品包装袋,但大量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气焊,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解题技巧】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1、【2019吉林长春】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KNO3、NH4CI都能用作化肥B.NaOH、CaO都能用作食品干燥剂C.N2、O2都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D.NaHCO3、Ca(OH)2都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答案】:A【解析】:B中NaOH有强腐蚀性,不能作食品干燥剂;C中O2有助燃性,不能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D中Ca (OH)2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2、【2017广西贺州市】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用途性质A 金刚石用于钻探机钻头硬度大B 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质软,深灰色C N2用作保护气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 CO2用作气体肥料参与光合作用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头,正确;B、石墨质软,可作铅笔芯,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错误;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用作气体肥料,正确;故选C。

3、【2019.海南】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①赤铁矿②医用酒精③碳酸氢钠④液氧(1)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的是______;(2)可用于皮肤消毒的是______;(3)可用作炼铁原料的是__ ____;(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_。

【答案】(1)④;(2)②;(3)①;(4)③;【解析】(1)液氧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故选④;(2)可用于皮肤消毒的是医用酒精,故选②;(3)可用作炼铁原料的是赤铁矿,故选①;(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碳酸氢钠,故选③;1、【2019黑龙江龙东】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制作叶脉书签 B.紫花变红花 C.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D.木条遇浓硫酸变黑【答案】C【解析】A、制作叶脉书签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紫花变红花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刻划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木条遇浓硫酸变黑生成了新物质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

2、【2019湖北黄冈】下述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胆矾研碎 B.品红在水中扩散 C.比较合金的硬度 D.钟乳石的形成【答案】D【解析】胆矾研碎、品红在水中扩散、比较合金的硬度发生变化时只是物质的状态、大小和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钟乳石的形成反应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2,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3、【2019贵州黔西南】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

对下列古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C.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答案】A【解析】A、烈火焚烧是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错误;B、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分子的运动快,正确;C、炼钢的过程是不断减少生铁中的含碳量的过程,正确;D、尽是沙中浪底来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存在,正确;故选:A。

4、【2019广东佛山一模】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聚沙成塔 B.死灰复燃 C.破釜沉舟 D.滴水成冰【答案】B【解析】A、聚沙成塔过程中,只是沙的多少、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破釜沉舟是指舟漏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5、【2019四川南充】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火药爆炸B.木条燃烧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衣服晾干D.葡萄酿酒牛奶变酸【答案】A【解析】冰雪融化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木条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矿石粉碎、衣服晾干都属于物理变化;葡萄酿酒、牛奶变酸都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6、【2019上海二模】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点、沸点 B.颜色、状态 C.密度、硬度 D.可燃性、还原性【答案】D【解析】A、熔点、沸点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B、颜色、状态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C、密度、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D、可燃性、还原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