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溺水、中暑、昏厥的急救处理 》

《溺水、中暑、昏厥的急救处理 》

第二讲
溺水、中暑、昏厥的急救处理
一. 溺水及其急救
(一)溺水的原理 人在水中被淹死的主要原因是水入气道后,使人窒息缺氧。 淹溺者可因脑缺氧、脑水肿而造成不同程度的面色青紫或苍白、 两眼红肿,四肢厥冷、全身皮肤浮肿,昏迷、抽搐、烦躁不安、 记忆力减退或消失、视觉障碍等各种神经系统症状;由于口腔、 气管、胃及肺内有很多水泡沫,使上腹部膨隆,全身冰冷,同 时出现血压降低、心跳停止,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在幼儿容 易出现体温降低。若抢救不及时,4~6分钟即可死亡。 另有一种溺水者,因落水后惊慌而立即昏迷,或因冷水强 烈刺激而引起喉头痉挛和声带关闭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这种情 况下,落水者虽然肺内进水不多,也可致死,而死者出水后一 般口内仅有少量水泡,腹部多不隆起。
(1)中暑高热(热射病) 即体内大量热蓄积导致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 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无汗、高热,体温超过40度。 (2)中暑衰竭(热衰竭) 体内没有大量积热,中暑者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 搏细弱、呼吸浅而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 (3)中暑痉挛(热痉挛): 与高温无直接关系,发生在剧烈劳动与运动后,由于大量 出汗后只饮水而未补充盐分,导致血钠血氯降低,血钾亦可降 低,引起阵发性疼痛性肌肉痉挛,口渴尿少,但体温正 (4)日射病: 即强烈的阳光长时间照射头部,造成颅内温度增高。出现 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神志 障碍,重者发生昏迷,体温可正常或轻度增高。
(二)昏厥常见的种类
1. 一过性昏厥 也叫单纯性、血管神经性昏厥,是由于某种强烈刺激如恐惧、 剧痛、亲人亡故、空腹过劳或手术、出血、见血、外伤、空气污 浊闷热等原因引起的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心脏排血量减少,血 压突然降低,主要症状: ① 昏厥前常有头晕、目眩、恶心、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先兆症 状,继而出现眼花、无力而突然瘫软倒下。多站立或坐位发生。 ②血压明显下降,脉搏细弱(常在40-50次/分)。 ③眼睛无神、凝视、翻白,瞳孔常有散大。 ④意识丧失,呼吸深沉微弱。 ⑤昏厥数秒钟或数分钟内病人常可自醒,发作后无后遗症,但发病 后均有暂时遗忘、精神恍惚和头晕无力现象。
(3) 广东凉茶 对咽喉疼痛、口干口渴、小便发黄者有效。该药主要 功能是清热解暑、祛湿生津、可作为夏季防治中暑的 饮料,老少皆宜。 (4)仁丹 头晕胸闷 ,不欲饮食时服。功能是清暑开窍 ,除治疗 头晕胸闷、不欲饮食的暑热症状,还可用于晕车晕船。 每次服用 10- 20粒,每日 1- 3次,也可舌下含服 5- 8粒。 (5)十滴水 腹痛、恶心、头晕、胃肠不适时可用。主要有健胃祛 风之功 ,治疗暑热引起的上述症状。口服每次 1支 , 每日 2- 3次 ,儿童、老人酌减。
(2) 伏膝倒水法 抢救者可取单跪式, 右手托起患者的腰,左 手扶住其头,将其腹部 置于抢救者的右膝上, 使其头与双上肢下垂, 按压背部,使患者胃、 肺内的存水顺势流出。 此法用之得当,可兼起 心脏按压作用。 如果倒不出水,应立 即停止,做口对口人工 呼吸及心脏按压。
4.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1) 溺水者俯卧、抢救者跪于其头前、面向患者下身, 双手平放患者背部,两拇指紧贴患者胸椎旁线,余四 指微并,腕与肩关节呈垂直角度挤压背部,每分钟14 -16次,直至患者恢复正常呼吸为止。 (2) 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 救护者捏闭病人鼻孔,深吸气后对病人口部用力 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钟以上,见到胸廓起 伏为有效。如此重复,每分钟约16—20次。 口对鼻人工呼吸适用于牙关紧闭者及幼儿。 如吹 气后无胸廓起动,应找出原因,可能由于吹气量不足、 气道阻塞或体位不当等。常见原因为头充分后仰不够。
3.补充液体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无恶心、呕吐,可给 予十滴水、人丹、风油精或藿香正气水等药物口 服,外擦清凉油或风油精。并同时给予加适量盐 的绿豆汤、冷饮料或冷开水服用,以补充体内丢 失的水分,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注意:不要给昏迷的患者灌饮任何东西 ,以免呛 倒患者或液体入了肺 ,那就更麻烦。 4. 冷敷: 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 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 发红。 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三)抢救方法及其原则: 一旦发生溺水,应分秒必争就地进行抢救, 或者边抢救边转送医院,千万不要只注重送往 医院而不进行急救、贻误抢救的关键时机。现 场人员在黄金8分钟内的紧急抢救很重要,每 耽误一分钟,病人的死亡率就会增加10%。溺 水者大多数出现呼吸障碍或心跳呼吸停止,主 要抢救措施-----快速倒水和实施心肺复苏术。 (溺水急救 .flv)


(三)昏厥的一般救治措施
(1) 立即扶病人平卧,取头低脚高位,解开其领口、 腰带,女性患者同时解开乳罩。用双手由病人下肢向 其心脏部位加压按摩,驱使其血液流向脑部。 (2) 立即用手指用力掐病人人中穴、少冲穴(在小手 指甲根下面)、合谷穴,以促病人苏醒。 (3) 如条件许可,可给病人饮热茶或咖啡;对低血糖 性昏厥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50毫升。 (4) 如因剧烈咳嗽引起昏厥,可给病人甘草复方片 (将3片研碎,用温水送下),川贝止咳糖浆(10毫 升,1次服下),待咳止、苏醒后再送医院救治。
中暑急救六大法



一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 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 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三促。将病人置于4℃到18℃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加 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四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的角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 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 不能耐受。 五擦。4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 肤擦红,一般擦15分钟至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 至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六服。取十滴水2~3滴,加适量温水灌服,或内服仁丹两 三粒,也可起到作用。
(二)溺水的过程 当人溺水时,首先出现一种保护性反射, 即呼吸暂停,经过30秒至1分钟, 因缺氧又开 始呼吸,水被吸入呼吸道,此时因各种反射仍 然存在,可导致剧烈呕吐,呕吐物又被吸入引 起呼吸道阻塞,由于严重窒息缺氧、意识几乎 丧失,约1分半钟后, 呼吸停止或停止后暂时 恢复,继续吸入水导致意识完全丧失、瞳孔散 大,约再持续1分钟, 呼吸完全停止,继之心 跳停止。因此,淹死过程仅4~5分钟。小儿发 生溺水后,多数由于惊慌、剧烈躁动、加之体 力较弱,进程更快。
三、昏厥的急救处理
昏厥又称晕厥、虚脱,是一过性脑缺血(缺氧)引 起的短暂意识丧失。血压降低是昏厥的普遍现象,所以 昏厥多在人体直立、坐位时发生。 昏厥有别于昏迷,昏迷多是患重病伤的结果,其意 识障碍时间比昏厥长得多,恢复时间也比昏厥长且较困 难。昏厥与眩晕也有区别,后者在发病时主要是感觉自 身与周围景物在旋转,且多无意识障碍。 (一)引起昏厥的原因 主要是低血压、低血糖、脑源性、心源性、失血性、 药物过敏性、精神刺激、剧烈疼痛等。其中除心源性、 脑源性、失血性昏厥常有生命危险外,其余原因发生的 昏厥大都无生命危险。

(二)中暑分类 1.先兆中暑 : 在高温环境中,中暑者出现头晕、 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 大汗、注意力不集中,体温不超过37.5C。若及 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多能阻止中暑 的发展。 2.轻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 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 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 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38.C。 3.重度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伴有昏厥、昏迷、 痉挛或高热。 重度中暑还可分为:

(3)心脏按压
如溺水者心跳停止,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 作胸外心脏挤压。每分钟80~100次。 按压心脏有效的表现:能扪及动脉(颈动脉、 股动脉)搏动,面部、口唇、皮肤颜色转为红润, 瞳孔回缩,自主呼吸恢复,病人开始挣扎、甚至 能发出声音。 若现场有2人,一人心脏按压,另一人口对口 呼吸;将患者头部充分后仰,口对口呼吸1次,随 后心脏按压4次,吹气与心脏按压交替进行。若现 场仅1个人,救护者可以先吹两口气,然后做15 次心脏按压。


(2) 直立性昏厥 多见于老人或久病常卧者突然站立或蹲下复立时发生。特 点是血压骤然下降,眼前发黑冒“金星”,心率变化不大, 昏厥时间短暂,发作时无明显前兆。 (3) 低血糖性昏厥 多见于严重饥饿者或长时间进食很少者,以及糖尿病与低 血糖患者。 (4) 排尿性昏厥 多见于年轻人或老年人夜间起床排尿者。当他们被尿憋醒 后,因突然起床和用力排尿,腹压大减,使血液回流腹腔增 多,导致脑部缺血而发生昏厥。 (5) 剧咳性昏厥 多因剧烈的痉挛性咳嗽,导致突然发生昏厥。病人多先 感心慌、气喘、头晕、眼花而很快失去意识与知觉。
1. 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 抢救者如果水性不高,切不可从正面去拉溺水 者,否则溺水者会牢牢抓住你的手臂或搂住你的颈 部而使你动弹不得。 正确的方法是递给溺水者一截木棍或树枝,溺 水者会死命抓住不放,抢救者拉住另一端,尽快游 泳将其拖带至岸边再行抢救。如果溺水者已昏迷, 抢救者可从后面拽住其两侧腋下,使其口鼻露出水 面,采用仰泳方法拖带;或在其背后用一臂夹持其 腋下,采用侧泳方法将其拖带至岸边或打捞到船上 再行抢救。
二、中暑的急救处理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 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 四大 中暑高危区:太阳底下曝晒的汽车 ; 海滩 ; 露天场 地 ;闷热 ,空气不流通的房间。 (一)常见的中暑原因: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C左右,是通过下丘 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 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 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还可 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 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 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 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