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稿件接收函

稿件接收函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稿件接收函篇一:中华医学杂志文章发表多长时间能收到接收函《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网络投稿操作指南栏目设臵: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新进展、论著、科研快讯、会议纪要、管理、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争鸣与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欢迎踊跃投稿,来稿经专家审核后择优刊用。

期刊简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检验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中高级检验医学人员和临床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我国检验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检验医学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检验医学学术交流。

一、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文字要求。

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

论著、综述类一般不超过5000字,经验交流不超过3000字,简报、病例报告不超过2000字。

邮寄稿件请作者以a4纸张打印并核对清楚,尤其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占一格,英文应隔行打印。

为提高审稿效率,条件允许的作者请优先选择电子邮件的方式投稿。

不准一稿多投,文责自负,自留底稿,一律不退。

2、稿件沟通。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有关稿件沟通事宜,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联系,作者接收本刊《来稿录用通知书》后,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回复电子邮件方式,进行同意稿件在本刊发表的授权意愿。

未经《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刊发票据、赠阅杂志、光盘和获奖荣誉证书及奖金亦寄给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光盘和网络版形式同时出版,作者所付刊发相关费用中已包含上述各项。

3、投稿方式。

电子邮件投稿(即网络投稿)请用word 格式的附件来邮;邮寄来稿请尽量用小四号字打印在a4纸上,凡字迹潦草、涂改不清的稿件,恕不受理。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电子邮件投稿请拍照后以jpg格式的附件来邮),作者单位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并声明未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注明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学历、职称、职务、单位、地址及邮码务必写清楚。

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稿件录用通知书》后不再进行改动。

为加快稿件处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条件允许的作者请尽量优先选择电子邮件的方式投稿,本刊全国统一投稿电子邮箱:4、快速通道。

4.1.定义:对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0个工作日内就论文审稿结果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的论文在收稿后2个月内予以发表。

4.2.论文要求: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科学性,该论文的早日公布将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4.3.论文投稿要求:①作者在投稿前应与编辑部电子邮件联系,说明研究的基本情况。

②稿件应符合本刊稿约的要求,并附单位介绍信(请将原件拍照后以jpg格式的附件来邮)。

③作者应提供说明论文需要通过“快速通道”发表理由。

④同时有两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word文档格式的推荐意见书及专家个人详细资料,由专家自行发送电子邮件。

⑤作者应提供通信地址、单位电话、手机、传真、email等详细的联系方式。

以上材料和单位介绍信一并通过电子邮件投至本刊编辑部。

4.4快速通道处理费:凡要求进入“快速通道”稿件,除交纳正常发表所需相关费用外,另须根据稿件性质适当收取一定的快速审稿处理费用(一般不超300元),作者按本刊《快速通道稿件录用通知书》要求汇款至本刊投稿业务指定专人专管收费帐户。

汇款后请将汇款单据拍照以jpg格式通过电子邮件及时来邮(请务必注明“稿件快速处理费”),以便本部确认查收,提高刊发效率。

6、稿件处理。

编辑部对来稿及时进行处理,一般在接稿后一周内将“稿件受理通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若作者投稿15日后仍未接到“稿件受理通知”请即来e-mail咨询。

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者必须来e-mail声明。

实验研究、新技术研究类优越稿件酌致稿酬。

本刊大16开,月刊,稿件容量大,发表周期短,一般不超过30个工作日。

凡在接到本刊受理回执后1个月内未接到稿件终审通知者,系文章仍在排队审理中。

凡投寄本刊的稿件,2个月内(以稿件受理回执日期计算)给予回复审稿意见。

未经录用稿件,允许作者提出不同意见。

本刊不退原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耗费专家评审精力。

7、资料保留。

为加强文章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作者应在文章刊出后至少一年内保留相关原始资料,如软件、试剂及菌株等,以备查询与复核。

8、审稿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1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

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

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①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②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③2年内拒绝发表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

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的文稿,不属于一稿两投,但作者在投稿时必须注明。

已在一种杂志以摘要形式发表的论文可将全文投给其他杂志。

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总编初审、两位专家同时外审(以编委委员为主)、定稿会(在京编委)终审]。

9、收费事项。

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修改稿件、通读校样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号、传真号和email地址。

本刊自20XX年8月1日起,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的相关收费标准,对未通过评审专家审核,确定不能在本刊发表的稿件,一律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对确认刊载后的稿件,须收取一定的稿件评审费用和刊发版面费用(因图表占用版面较多,需要据量收费。

);在发放《来稿录用通知书》时采取一次性统一收费的原则,收取稿件发表所需的相关费用;电子邮件投稿作者,接到本刊电子版《来稿录用通知书》后,须严格按照《来稿录用通知书》的要求,从银行汇款发表所需相关费用至我部指定专员专管专项收费帐户;未按时办理汇款者,稿件将暂不进行刊发版面的编辑排版流程,因此而错过《来稿录用通知书》所预计发表时间的稿件,作者责任自负;按要求办理完汇款手续的稿件,待本刊财务专员核对确认款项到位后,必定按预期安排版面给予刊发;所收费用已含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版工本费。

我刊收到版面费后,将出具正式收据或发票邮递给作者。

优越稿件刊登后酌奖稿酬,以作鼓励,并颁发本刊获奖荣誉证书和赠当期杂志2册。

一般在收到稿件发表版面费用后3个月内按序刊登。

二、撰稿格式与要求1.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注于同页左下方。

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以上3条均需具备。

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

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脚注于论文首页左下方。

整理者姓名列于文末。

协作组成员在文后、参考文献前一一列出。

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

2.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

除公知公认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

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3.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

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

4.摘要。

论著须附内容基本一致的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

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必须包括冠以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标题的四部分。

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第一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

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5.统计学。

(1)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

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具有重复测量的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在检验医学中,为了更有效地对试验法与标准法进行比较,易采用配对设计,而不是成组设计;若进行的是诊断性试验,应该用金标准作为比较的对象,在试验和统计分析过程中都要合理运用盲法。

(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在诊断性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中,若是定量资料,不适合用直线相关系数来说明两种方法之间的吻合程度的高低,宜检验直线回归的斜率与2之间的差别是否具有显著性意义;若是配对设计定性资料,不适合进行一般的χ2检验,宜用mcnemarχ2检验说明两法之间的差异程度,还可用kappa检验说明两法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3)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定量资料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定性资料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4)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别;同时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6.79等)、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8);当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