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列中的一类存在性问题(导学单)

数列中的一类存在性问题(导学单)

数列中的一类存在性问题【学习目标】通过对数列中一类存在性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加深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学会此类问题的常用处理策略,提升学生分析、转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例1.(09年江苏卷17改编)设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7n a n =-,试求所有的正整数m ,使得12m m m a a a ++为数列{}n a 中的项.例2.设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1n na n =+,是否存在正整数,m n (1)m n <<,使得1,,m na a a 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的,m n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3.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nn a =.问:数列}{n a 中是否存在三项,它们可以构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这三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1】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3n nna =.问:数列}{n a 中是否存在三项,它们可以构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这三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2】已知数列}{n a的通项公式为n a n =}{n a 中是否存在三项,它们可以构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这三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数列中的一类存在性问题【学习目标】通过对数列中一类存在性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加深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学会此类问题的常用处理策略,提升学生分析、转化、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数列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高考和数学竞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历年考试中针对数列中一类存在性问题的考查屡见不鲜,其一般转化为求不定方程(指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个数,且未知数受到某些限制的方程或方程组)正整数解的问题,往往与数论、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集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合作探究】例1.(09年江苏卷17改编)设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7n a n =-,试求所有的正整数m ,使得12m m m a a a ++为数列{}n a 中的项. 【解析】12m m m a a a ++=(27)(25)23m m m ---,若其是{}n a 中的项,则(27)(25)2723m m n m --=--, 令23t m =-,则12m m m a a a ++=(4)(2)8627t t t n t t--=+-=-, 即:821n t t=++ 所以t 为8的约数. 因为t 是奇数,所以t 可取的值为1±, 当1t =,即2m =时,5n =;当1t =-,即1m =时,4n =-(舍去). 所以满足条件的正整数2m =.【评析】本例不仅可以利用整除性质解决,也可利用奇偶性分析.例2.设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1n na n =+,是否存在正整数,m n (1)m n <<,使得1,,m na a a 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的,m n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因为21n n a n =+,所以11,,32121m n m na a a m n ===++. 若1,,m n a a a 成等比数列,则21()()21321m nm n =++,即2244163m n m m n =+++.方法一:由2244163m n m m n =+++,可得223241m m n m -++=,所以22410m m -++>,从而1122m -<<+m ∈N ,且1m >,所以2m =,此时12n =. 故可知:当且仅当2m =, 12n =使数列{}n a 中的1,,m n a a a 成等比数列. 方法二:因为1136366n n n=<++,所以2214416m m m <++,即22410m m --<,从而1122m -<<+. 【评析】“存在”则等价于方程有正整数解,本题利用“范围(值域)”控制正整数的值.事实上,若左右两边范围交集非空时,可能“存在”满足条件的正整数;若左右两边范围的交集为空集时,则一定“不存在”满足条件的正整数。

上述方法采用的是“逐步缩小范围”的化归思想,利用等式一边的取值范围,得到另一边的范围,从而建立不等关系,缩小未知量的取值范围,求得整数解.例3.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nn a =.问:数列}{n a 中是否存在三项,它们可以构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这三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方法一:假设存在三项r p s a a a ,,成等差数列,其中*,,s p r N ∈,由于}{n a 单调递增,不妨设r p s <<,可得r s p a a a +=2,即1222p s r +=+,即1212()p s r s -+-=+*.因为*,,s p r N ∈且r p s <<,则12p s -+≥、2r s -≥,且*1,p s r s N -+-∈, 所以*左边为偶数,右边为奇数,故*不可能成立,故不存在满足条件的三项.方法二:假设存在三项r p s a a a ,,成等差数列,其中*,,s p r N ∈,由于}{n a 单调递增,不妨设r p s <<,可得r s p a a a +=2,即1222()p s r +=+*.因为r p >,所以1r p ≥+,故122r p +≥.因为20s>,所以1222s r p ++>,即*式不成立,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的三项.【评析】本题通过两边同除以2s将三个变量转变为两个整体变量,而且使式子有较明显的特征:一边是奇数一边是偶数,从而得到不存在满足条件的三项,化繁为简的重要性. 也可通过左右两边求范围,若范围的交集为空集时,则一定“不存在”满足条件的正整数.【引申】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q ,且2q >.问:数列}{n a 中是否存在三项,它们可以构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这三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假设存在三项r p s a a a ,,成等差数列,其中*,,s p r N ∈,由于}{n a 单调递增,不妨设r p s <<,可得r s p a a a +=2,即2()p s r q q q =+*.因为rp >,所以1r p ≥+,又2q >,故1r p q q +≥. 因为0s q >,2q >,所以12s r p p p q q q q q q ++>=⋅>,即*式不成立,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的三项.【变式1】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3n nna =.问:数列}{n a 中是否存在三项,它们可以构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这三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假设存在三项r p s a a a ,,成等差数列,其中*,,s p r N ∈.1111120(*)333n n n n n n n na a n N ++++--=-=<∈,1n n a a +∴<,{}n a ∴单调递减. 不妨设r p s <<,可得r s p a a a +=2,即2()333p s r p s r=+*. 因为s p <,所以1s p ≤-,故1133s p s p --≥.又03r r >,所以11333s r p s r p --+>.而1123333p p pp p p ----=. 当3p ≥时,11233p p p p --≥,故1123333s r p p s r p p --+>≥,即2333sr p s r p+>,即*式不成立. 当2p =时,1s =,*式可化为139r r =,因为{}n a 单调递减,且319a =, 所以3r =.综上所述,数列}{n a 中存在三项123,,a a a 成等差数列.【注】在利用“范围”控制正整数的值时,常用求值域的方法:单调性.本例蕴含分类讨论思想.【变式2】已知数列}{n a的通项公式为n a n =}{n a 中是否存在三项,它们可以构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这三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假设数列}{n a 中存在三项r p s a a a ,,(s p r ,,互不相等)成等比数列,则2p s r a a a =.即2((p s r +=.2()(20p sr p s r ∴-+--=*当20p s r --≠22p sr p s r-=---,s p r *∈N ,,,则该式右边为有理数,左边为无理数,不合.当20p s r --=时,代入*式得:20p sr -=,即2020p sr p s r ⎧-=⎨--=⎩,, 22()02s r sr s r s r +⎛⎫∴=∴-=∴= ⎪⎝⎭,,.这与s r ≠矛盾. 所以数列}{n a 中不存在三项构成等比数列.【评析】本例在反证法中利用有理数性质导致出现矛盾.【自主小结】本课给出了数列中不定方程的常见解题策略,这些策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等式两边适当的变形,选择等式一边的特征进行解题,如整除的性质,范围上界或下界,因数分解的形式,是否为有理数,奇偶性等。

数列与不定方程(函数或不等式)的交汇使得试题变化多样,精彩纷呈,解法也有很大的灵活性.以上仅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探求方法,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根据题设条件灵活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