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橡胶介绍PPT

橡胶介绍PPT

在常温下的高弹性是橡胶材料的一个主要特征,所以橡胶材料 也叫弹性体。
橡胶材料的特征
弹性种类
普弹形变
(Ideal Elasticity;Energy Elasticity)
高弹形变
(Entropy Elasticity;Rubber Rlasticity)
橡胶高弹形变示意图
橡胶的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使得橡胶在常温下具备高弹形变
热塑性弹性体
按照化学结构
碳链橡胶 杂链橡胶
不饱和非极性橡胶 不饱和极性橡胶 饱和非极性橡胶 饱和极性橡胶
硅橡胶 聚氨酯橡胶 氯醚橡胶 聚硫橡胶
橡胶的配合与加工工艺
• 橡胶的配方设计
• 橡胶配方体系
1、生胶体系 2、硫化体系 3、填充与增强体系 4、软化增塑体系 5、防护体系
1. 生胶体系
三叶橡胶树 乳胶
橡胶加工设备
开炼机(二辊)
密炼机
混炼
混炼目的:分散助剂
混炼
混炼过程中加料顺序:
塑炼胶
促进剂 防老剂
增塑剂 填充剂
硫化剂 硫化促进剂
软化剂
压延和压出
作用:混炼胶通过压延和压出后,制成一定形状的半成品;
五辊压延机
二辊压延机
压延机辊筒排列方式
胶料在辊筒上的受力状态和流速分布 (a)胶料在辊筒上的受力状态;(b)胶料在辊隙中的流速分布状态
―60
―50 ~ +140
―70
―50 ~ +150
―45
―35 ~ +180
―41
―35 ~ +175
―60
―40 ~ +150
―120
―70 ~ +275
―55
―50 ~ +300
高弹性——聚合物(在Tg以上)处于高弹态时所表现出的 独特的力学性质,又称橡胶弹性
橡胶、塑料、生物高分子在Tg~Tf间都可表现 出一定的高弹性
位阻效应大, 易使制品应
力开裂
• 问:采用何种措施提高丁苯橡胶的耐应力开裂性 能?
丁苯橡胶的用途
1 1000系列(高温乳聚丁苯胶)
2 1100系列(高温乳聚丁苯胶炭黑母炼胶)
3 1500系列(低温乳聚丁苯胶 )
4 1600系列(低温乳聚丁苯胶炭黑母炼胶 )
5 1700系列(低温乳聚充油丁苯胶)
6 1800系列(低温乳聚丁苯胶炭黑母炼胶)
类、脂肪酸类
5.防护体系
作用:延缓橡胶老化,延长制品使用寿命;
老化:橡胶在受到氧、臭氧、光、热、辐射和应力作用,逐渐 发黏、变硬、弹性降低等现象。
老化类型: 1.分子量降低:材料力学性能变差; 2 过度交联:材料变硬;
物理防老剂:石蜡等
防老剂
化学防老剂:防4010、防4010NA、 防AW、防RD等
4、耐屈挠性优异 ----制品在受到屈挠力时不易断裂;
顺丁橡胶制鞋底在 弯曲时不易断裂
5、填充性好 ----对炭黑的润湿能力强,即炭黑能很好的分散在顺丁
橡胶当中; 6、混炼时抗破碎性能好
----混炼过程中大分子不易被打断; 7、模腔内流动性好 8、吸水性低
----吸水性低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
橡胶压出机
硫化机
平板硫化机
硫化罐
橡胶的性能指标
• 拉伸强度 • 扯断伸长率 • 硬度 • 定伸应力 • 撕裂强度 • 阿克隆磨耗
拉伸强度
硬度
邵尔A型硬度计
橡胶撕裂强度测试样品形状
裤型裁刀所裁试样
裤型试样在夹持器上位置
阿克隆磨耗 阿克隆磨耗机
天然橡胶(nature rubber)
三叶橡胶树 乳胶
交联之后能有效改善耐油性
2、分子中含有大量双键,化学活性强,易与卤素、氧、臭氧 等反应,发生老化;
丁苯橡胶(SBR)
丁苯橡胶粉末
丁苯橡胶密封圈
丁苯橡胶的结构特点
1,4加成 结构
软段
1,2加成 结构
硬段
丁苯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单体比例
苯乙烯含量增加,导致: • Tg升高,模量增加,弹性下降, 拉伸强度则先升高后下降; • 热老化性能变好,耐低温下降, 成型收缩率下降;
橡胶配方的表示方法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
烘胶、切胶
生胶
塑炼



粉碎、筛选
配合剂
配料 混炼
溶化、过滤
压延 压出
混炼 成型 硫化 修整 检查
塑炼
生胶的分子量通常很高,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以上,过高的分子 量带来的强韧高弹性给加工带来极大的困难。
塑炼作用:在机械力的作用下,打断大分子链,使其具有较好的 可塑性和流动性;
等周期为 8.1A ;分子易内旋转具有弹性; 规整性差不易结晶 ;熔融温度 30℃
• 反式聚异戊二烯(古塔波胶) : • 等周期为 4.7Å;分子不易内旋转无弹性 ; • 规整性好较易结晶 ;熔融温度 70℃
• 20世纪50年代,Zeigler-Natta催化剂→顺 丁橡胶、乙丙橡胶、异戊橡胶。
第五章 橡胶
――弹性体材料
橡胶制品的应用领域
一架飞机需橡胶 600 Kg 一艘35,000吨的轮船
(上万个零件)
需橡胶 60 T
生产1,000 T/年 橡胶: 天然橡胶 —— 占地3万亩,种树300万株,工人5,000 ~
6,000人。
合成橡胶 —— 占地10亩,工人几十人。
橡胶在汽车中的应用
侧乙烯基及苯乙烯含量增加,导致: • 磨耗指数下降,加工性能变好, 抗湿滑性变好;
轮胎的磨耗指数越低表示抓地力越强,但使用寿命就相对较短。
• 丁苯橡胶的分子结构不规整,不能结晶,链柔性较差, 分子内摩擦增大;
• 丁苯橡胶的双键含量低于NR,由于分子链侧基的弱吸电子效应 和位阻效应,双键的化学活性低于NR,耐热、耐老化、耐磨性能 优于NR;
丁苯橡胶的用途
电线和电缆包皮 胶管和胶鞋
汽车零件
聚丁二烯橡胶
单体
1,3-丁二烯 CH2=CH-CH=CH2
n C H 2 = C H - C H = C H 2 B C F 3 · 2 ( N C 2 H 5 A O ) 2 O 2 H 5 ) 3 i l O , ( H 2 C H C C C C H 2 H n
几种主要橡胶的使用温度
橡胶名称
顺1,4-聚异戊二烯 顺1,4-聚丁二烯 丁苯橡胶(75/25) 聚异丁烯 聚2-氯丁二烯(含1,4反85%) 丁腈橡胶(70/30) 乙丙橡胶(50/50) 聚二甲基硅氧烷 偏氟乙烯全氟丙烯共聚物
Tg (℃) 使用温度范围(℃)
―70
―50 ~ +120
―105
―70 ~ +140
作为轮胎胶的胶面具有较好的耐寒性能
2、滞后损失和生热小 分子链柔性强
分子链运动时所需克服的摩擦阻力小
外力去除后,分子链能较快的回复至原状 滞后损失小,生热小,轮胎的寿命长
问:丁苯橡胶和 顺丁橡胶制 的轮胎哪种 使用寿命长?
3、耐磨性能优异
顺丁橡胶的摩擦系数小,耐磨性能优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 适合做轮胎、鞋底、鞋后跟等;
按照来源来分
天然橡胶 通用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 特种合成橡胶
丁苯橡胶(SBR) 顺丁橡胶(BR) 异戊橡胶(IR) 氯丁橡胶(CR) 乙丙橡胶(EPDM)
丁腈橡胶(NBR) 硅橡胶(SiR) 氟橡胶(FPM) 聚氨酯橡胶(PU) 氯化聚乙烯(CPE)
固体橡胶 按照形态分类 液体橡胶
粉末橡胶
化学交联橡胶 按交联方式分类
剪切打断 交联键
2.硫化体系
作用:将硫化剂加入到生胶体系中,使其一维结构形成三维的 网络状结构
硫化体系组分
A.硫化剂
-----在一定条件下使橡胶发生交联的物质; -----硫磺、含硫化合物、过氧化物、醌类化合物等;
B.硫化促进剂
----加快硫化速度、缩短硫化时间的物质,能起到减少硫 化剂用量、降低硫化温度的作用;
天然橡胶分子结构
天然橡胶的单体结构:
n 约为10000左右,分子量分布在10~180万之间,平均分子 量70万左右。实际天然橡胶是多种不同分子量的聚异戊二烯的 混合体,橡胶烃含量约91%~94%。
天然橡胶的一个 等同周期结构:
σ键易旋转
侧甲基体积小 数量少,位阻小
无极性基团, 分子链间无强极性束缚
NR经交联后, 其制品在常温
下位固态
天然橡胶的力学性能
纯天然橡胶的拉伸强度:17-25MPa; 炭黑增强后,强度维:25-35MPa;
纯天然橡胶具有: 良好的耐屈挠疲劳性能; 良好的气密性; 良好的耐水性、绝缘性能和隔热性能;
长时间带 橡胶手套 手心出汗
天然橡胶的缺点
1、耐油性差,易溶于汽油、苯等非极性溶剂中; 相似相容
天然橡胶制品
天然橡胶牛筋底,网 状填充给鞋帮提供最大限 度的透气性
天然橡胶手套(棉/腈内衬)
天然橡胶的组成
天然橡胶是由人工栽培的三叶橡胶树分泌的乳汁,经凝固、 加工而制得的,它是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不饱和状态的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橡胶烃(主要组分):顺式1,4-聚异戊二烯; 2、丙酮抽出物 3、蛋白质 4、灰分 5、水分
• 20世纪60年代,第三代橡胶--热塑性弹性体
• 20世纪90年代,茂金属催化剂→茂金属乙 丙橡胶
橡胶材料的特征
美国材料协会标准(ASTM):“20-27℃下,1min内可以拉伸两倍 长度的试样,当外力出去后1min内至少回缩到原来的1.5倍以下,或 者在使用条件下具有106-107Pa的杨氏模量的材料”。
聚丁二烯橡胶
1,4加成 结构
1,2加成 结构
聚丁二烯橡胶的Tg为(-95℃)—(-15℃); 1,2加成结构决定了聚丁二烯橡胶的Tg; 1,2加成结构含量越多,材料的Tg越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