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回收利用技术简介
雨水收集摩天大厦 ——未来摩天大厦的方向
大厦屋顶是个大型的漏斗形蓄水设备,里面种植了芦苇,芦 苇是种植物净水“设备”。在这一步,雨水被处理成可使用 的水,然后传送到个各个住宅中去。建筑外壁上的沟槽网也 可以收集雨水,外壁收集到的雨水供给各个楼层,多余的则 储存到蓄水设备中。收集的雨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洗衣、灌 溉植物、清洗地板和其它住宅用途。
雨水回收技术的定义
• 雨水利用就是直接对天然降水进行收集、储存并加以利用。 • 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 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有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和组 装式成套设备。
雨水回收的分类
• 雨水回收的直接利用 • 雨水回收的间接利用 • 雨水回收的综合利用
雨水回收的直接利用
09:30
Time
09:45
10:00
10:15
雨水花园
LID技术之绿色街道
改造后
• 暴雨径流变清 • 和城市景观结合 • 艺术效果
中国的许多大城市中,每每暴雨来袭之后,街道积水 为患,交通堵塞的场景却屡见不鲜。
原本可以作为资源收集与利用的雨水,在中国的 大城市中,却是这般场景?
各大城市遭遇暴雨的窘境
雨水花园25年一遇的暴雨径流 / 饱和条件 (May 6, 2005)
3.0 2.5 Inlet Outlet 2.0
Flow (cfs)
暴雨径流峰值减少:81%
暴雨径流峰值延迟:17分钟 暴雨径流减少:54%
Design Outflow = 0.45 cfs
1.5
1.0
0.5
0.0 09:00
09:15
返 回
研究方向---LID技术
LID 英文的全称是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 LID技术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 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
LID技术 包括
2雨水处理
• 在积水模块箱中安装水处理设备对收集来 的雨水进行处理。 • 雨水收集后的处理过程,不一般的水处理 过程相似,唯一丌同的是雨水的水质明显 的比一般回收水的水质好。
3雨水回收技术的利用
• 经净化的雨水主要用于:水建环境,浇灌绿色林 地,街道洒水,洗衣房用水,冲洗厕所和改善生 态环境。
雨水回收示意图
径流污染控制研究及措施外,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对待雨水的态 度是把它当作一种“废水”而简单地“排放”,只注重防洪排 涝控制且以简单、直接的“排”为主。因此,随着城市的快速 扩张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
1、雨水冲刷带来的非点源污染; 2、雨水引发的洪涝灾害; 3、雨水资源流失; 4、生态环境恶化。
返 回 42
雨水回收示意图
雨水回收示意图
雨水回收示意图
雨水回收现场施工图
Pp模块储存雨水装置
雨水回收系统价格
• 雨水回收系统价格分国产和进口 • 国产设备:1500元/m³ • 进口设备:2500元/m³
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
概念与意义
国内各地窘境
雨水收集与利用
技术分析
成功案例与 发展趋势
结 束 语
波茨坦广场 雨水收集 摩天大厦
25
波特兰雨水园
波特兰市位于美国西北部,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波特兰是 一个多雨的城市。对于景观设 计师来说,如何在景观设计中 解决雨水的排放和渗透,成了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由迈耶/瑞德景观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 波特兰会议中心的 “雨水园”,成功 的处理了雨水排放 和初步净化处理的 问题,并且赢得了 波特兰2003年度最
• 城市雨水收集不利 用 • 雨水回用的研究方 向
雨水回收技术的由来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匮乏、生 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城市雨水作为 水资源利用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发展。许 多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都很 关注雨水的利用,如日本结合已有的中水 工程,在城市屋顶修建雨水浇灌的‘空中 花园’。 • 近几十年来,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 突出,我国也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 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 水综合利用。
雨水回收的综合利用
• 雨水综合利用是指根据具体条件, 将雨水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结合, 在技术经济分析基础上最大限度 地利用雨水。
雨水收集工艺流程
雨水回收系统组成
1、雨水收集 2、雨水处理 3、雨水利用
雨水收集
• 一般模式是将屋顶戒地面雨水通过雨漏管和暗渠 收集,通过分散戒集中过滤除去径流中颗粒物质, 然后将水引入蓄水池贮蓄,
返 回
国外发展趋势
• 当前雨水收集利用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已是 非常重视的产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这些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建 立了完善的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 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收集的雨水主要用 于洗车、浇庭院、洗衣服、冲厕和回灌地下水。
经典案例
波特兰雨水园
44
目前我国对城市雨水的利用率 仍然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 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在目 前水资源紧张、水污染加重、 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 城市雨水作为补充水源加以开 发利用,势在必行。
返 回
43
结语
谢谢观赏
环境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人类 面临的共同课题。雨水资源的有效收集与 利用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城市雨水利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个系统 工程,它需要政府政策法规的引导,需要 规划设计人员的技术支持,需要城市市政 管理部门的维护管理。当然,更需要民众 的广泛理解与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通 过各级政府部门的引导和专家学者的积极 参与,推动民众教育,"善待雨水、造福 人类"这一生态理念一定会在我国深入人
国内外雨水采集利用情况及技术概述
报告人:姜春强 小组成员:姜春强、许如梦、周建琴、 许雅琛、 崔慧、金应兰、蒋秋晨
Hale Waihona Puke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雨水回收技术的由来 雨水回收技术的定义 雨水回收技术的分类 雨水回收技术的工艺 流程 • 雨水回收技术的系统 组成 • 雨水回收技术示意图 • 雨水回收设备价格 • • • •
“雨水园”与会议中心在色彩和质感上显得 和谐而又统一
会议中心的屋面排水及“雨水 园”周围场地的排水走向
波特兰“雨水园”运用现代的工程技术创造出了一种原野和自然 的生态空间,成功的平衡了自然生态与人工之间的对立。它曲折 的造型,堆砌的粗犷的玄武岩,不再是一种矫揉造作的“修饰”, 而成了空间关系和个性的象征,既是现代的,又是生态的,既是 人工的,又是自然的,在人工和生态之间成功的实现了和谐统一。
特点
“绿顶”的建设屋顶:利用绿地滞蓄水;
雨水循环系统:由水泵将雨水与地人
工湖和水景观相连;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雨水处理系统:雨水水质经 过前期过滤后达标可直接进入雨水循环系统, 不达标则自动进入雨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再 进入雨水循环系统。
“捕雨”摩天大厦的屋顶和外壁都设有沟槽系统,这些系 统能够尽可能的收集雨水,来满足大厦住户的每日需求。
都市自然排水系统 雨水花园 生态滞留草沟 绿色街道 可渗透路面 生态屋顶
33
LID技术之自然排水系统
自然排水系统将 雨水留住,对地 下水进行补充
传统的排水系 统让雨水顺着 街道流入收集 管道,然后排 入河流或湖泊
阶梯状自然排水系统
LID技术之雨水花园
• 雨水花园是利用花园的形式来吸收一部分由暴雨 所带来的降水和过滤掉污染物质
22
重要意义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缓解水资源紧张
雨水收集利用是指针对因建筑屋顶、
路面硬化导致区域内径流量增加而采取 的对雨水进行就地收集、入渗、储存、 处理、利用等措施。包括: 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 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 径流实施调蓄、净化和利用, 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收集、储存 和净化后的 直接利用; 通过各种人工 或自然渗透设 施使雨水渗入 地下,补充地 下水资源。
中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 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处于探索与研 究阶段,雨水收集疏浚效果堪忧。
北京 超过80%的路 面被混凝土、 沥青等不透 水材料覆盖, 雨水无法渗 透
广州
广州市中心 城区排水系 统防洪排涝 标准偏低
南京
地势低洼, 设施老旧
如今,除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开展了较系统的雨水利用和
落水口效果图
通过这些水池的沉淀和 植物根系和沙石、土壤 的过滤以后,洁净的雨 水渗入地下,被土壤吸 收;不仅巧妙的解决了 雨水排放和过滤的问题, 同时还创造了优美的景
“ 雨
小溪效果图
小溪一级一级下跌,最后溪流汇集在一片地势低洼的水池里,同 时旁边机动车道上汇集的雨水也有很大一部分最终流入这个小水池。 通过水生植物根系的吸收和碎石,砂烁,土壤的层层过滤,吸收了 从机动车道上冲刷下来的杂物和油污。而多余出来的、实在无法被 吸收的雨水,经过层层沉淀和过滤以后,通过合成塑料制成的排水 管流入附近直径30英寸的公共雨水排水管道。
波茨坦广场 --德国雨水利用的典范
广场上的很多建筑,都是“绿顶”。在宾馆 顶层,绿色草坪、蓝天白云,使客人们喜欢 在此享受“日光浴”,呼吸城市中难得的新 鲜空气
德国水资源充沛,不存在缺水问题,但 为了维持良好的水环境,德国制定了严 格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对污水进 行治理,同时还要求对雨水进行收集利 用,并投入大量人力与资金开展雨水利 用的研究与应用。
• 雨水直接利用是指将雨水收集后直接回用,应优 先考虑用于小区杂用水、环境景观用水和冷却循 环用水等。 • 由于我国大多数地区降雨量全年分布丌均,故直 接利用往往丌能作为唯一水源满足要求,一般需 不其它水源一起互为备用。
雨水回收的间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