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研究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研究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研究
【摘要】建筑火灾的发生不仅给人民的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而且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防火措施,并运用到实际的建设中。

建筑防火包括火灾前的预防和火灾时的扑救,本文就以上两点进行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设计
一、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
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

中国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高层建筑必须为一或二级)。

建筑的耐火能力取决于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在不同耐火等级中对二者分别作了规定。

构件的耐火极限主要是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起,到被破坏(如失去支承能力等)为止的这段时间(按小时计)。

构件的材料依燃烧性能的不同可分为燃烧体(如木材等)、难燃烧体(如沥青混凝土、刨花板)和非燃烧体(如砖、石、金属等)之分。

建筑物应根据其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

如一级耐火等级的承重墙、柱须为耐火极限3小时的非燃烧体(如用砖或混凝土做成l80毫米厚的墙或3 00毫米的柱)。

梁须为耐火极限2小时的非燃烧体,其钢筋保护层须厚30毫米以上。

设计时须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以赢得足够的疏散时间,并使建筑物在火灾过后易于修复。

隔墙和吊顶等应具有必要的耐火性能,内部装修和家具陈设应力求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如采用经过防火处理的吊顶
材料和地毯、窗帘等,以减少火灾发生和控制火势蔓延。

室内空间可以加速火灾扩大,且由此产生的烟囱效应,使得大楼充满烟雾,贻误施救战机,因此我国规定与室内相通的门、窗、过厅均应设置乙级防火门,或耐火等级大于3小时的防火卷帘,且每层回廊必须安装自动灭火、报警设备以及排烟设施。

二、做好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
建筑中为阻止烟火蔓延必须进行防火分区,即采用防火墙等把建筑划为若干区域。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长度超过150米要设防火墙,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250平方米。

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米、1200平方米6 0米、6 0 平方米。

一、二级防火等级的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限制在1000平方米或1500平方米内,地下室则控制在500平方米内。

防火墙应为耐火极限4小时的非燃烧体,上面如有洞口应装设甲级防火门窗,各种管道均不宜穿过防火墙。

不能设防火墙的可设防火卷帘,用水幕保护。

为防止火势通过辐射热等方式蔓延,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

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6 米。

它们同三、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分别7米和9 米。

高层建筑因火灾时疏散困难,云梯车需要较大工作半径,所以高层主体同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3米,同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5和18米。

如果厂房内易燃物较多,防火间距更应该加大。

如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之间或它们和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三、四级耐
火等级厂房和其他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12和14米。

生产或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厂房或库房,应远离建筑物。

为减少火灾伤亡,建筑设计要考虑安全疏散通道。

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一般不能少于两个,影剧院、体育馆等观众密集的场所,要经过计算设置更多的出口。

楼层的安全出口为楼梯,开敞的楼梯间易导致烟火蔓延,妨碍疏散,封闭的楼梯间能阻挡烟气,利于疏散。

防烟楼梯间因设有前室,更有利于疏散。

高层建筑须设封闭的或防烟的楼梯间,楼梯间应布置成有两个疏散方向。

超高层建筑应增设暂时安全区或者避难层,还可设屋顶直升机场,从空中疏散,疏散通路上应设紧急照明、疏散方向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

三、消防设施设计
现代建筑中,各种消防设施应用众多,一般设计有如火灾自动报警、室内外消火栓、自动防排烟、自动喷水灭火、防火卷帘等设施,部分商业建筑还有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雨淋或水幕系统、自动闭门装置系统。

然而这些系统的可靠作用性,都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作为保障。

如电力供应、水源提供、通道良好等,这些条件在火灾发生时能否满足要求,应当在建筑设计时给予充分考虑。

在发生火灾时,往往出现的情况是电力中断,因此依靠电力的消防设施往往起不到设计时考虑的效果。

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都需要足够的水源压力和水流通道的畅通,而消防栓、消防箱、灭火器摆放的位置也是在设计时应当考虑的。

现代建筑尤其是商业建筑设计中,为了整体的美观和方便,往往
将消防设施布置于偏僻的角落,在火灾发生时寻找和使用不便,为人员自救和消防人员使用制造了障碍。

实际应用中,消火栓系统是民用建筑最基本的灭火设备。

发生火灾的时候消防水泵能否及时、迅速启动加压是其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多种消防系统的配合问题,如果简单的把任意火警信号报告当成火灾发生的标志,必然会导致大量的错误警告,毕竟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某一信号出现时不予重视,而其他的信号却因为火灾影响而没有报警,则会发生漏判的情况。

依据经验,只有水流指示器的水力信号才可以作为真正火警信号,才可以直接启动消防水泵。

应在消防水泵的出水管处设计水流指示器,并由其发出的水力信号作为火灾发生的准确判断信号。

四、结束语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作。

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各种导致火灾发生的因素,进一步完善防火设计,将火灾防患于未然,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以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郭惠琴,纪福宏.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旄[j].山西建筑,2005(6):15-17.
[2] 安娜.保证建筑设计中的防火与疏散要求的方法[j].山西建筑,2009(3):81—82.
[3] 刘兴法.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
版社,2009:20-23.
[4] 王健.防火疏散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15-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