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证医学试题

循证医学试题

循证医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的临床
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诊断、治疗、雨后、康复等),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2、成本-效益分析:将不同的结果换算成流通货币的形式,用货币量作为共同
的获利单位进行比较。

3、效用:即用社会效益和个人主观满意度来测量和评价健康效果。

4、药物不良反应: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
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5、证据:主要是指经过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6、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研究方法,是针对某一临床问题系统
全面的手机全世界所有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何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得出综合可靠地结论。

7、ROC曲线:又称受试者工作曲线,以实验的敏感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
而以1-特异度(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依照连续分组测定的数据,分别计算SEN及SPN,按照平面几何的方法将给出的各点连成曲线。

8、Meta-分析:又称荟萃分析支队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
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

9、医疗保密:通常是指医生在医疗活动中不向他人泄露有关患者的病情或其他
隐私情况,患者的所有个人资料均属保密内容,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并不是无限制的,绝对的。

二、填空题
1、最佳证据应具备的特性真实性、重要性、实用性。

2、成本-效果分析的表示方法包括成本效果C/E 比或增量效率ΔC/ΔE 比。

3、可作为常用的效用评价指标是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 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 。

4、根据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剂量的关系,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A型和B型。

5、获得最佳证据或一级证据所需要的临床试验必须具备一下特征大样本、随机、对照、盲法
6、治疗效果的准确度就是可信的程度,常用95%可信区间(95%CI,confidence interval)来表示,可信区间越小,则可信度就越--接近真值。

7、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特性、社会适应性。

8、最常见的识别发表偏倚的方法为漏斗图法。

9、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评价,随机对照实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10、循证医学中诊断性试验常用的指标:敏感度、特异度、患病率、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

三、简答题
1、在临床循证医学实践中提出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其第一步,请简述临床问题的来源?
答:1,病史和体格检查:怎样恰当地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和解释其发现2,病因:怎样识别疾病的原因(包括医源性)
3,临床表现:疾病临床表现的频度和时间,怎样应用这些知识来进行病人的分类
4,鉴别诊断:当考虑病人临床表现的可能原因时,怎样鉴别出那些可能的、严重的并对治疗有反映的原因。

5,诊断性试验:怎样基与精确性、准确性、可接受性、费用及安全性等因素来选择和解释诊断性试验,以便确定或排除某种诊断。

6,预后:怎样估计病人可能的病程和预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或结局。

7,治疗:怎样为病人选择利大于害,并价有所值的治疗方法。

8,预防:怎样通过识别和纠正危险因素来减少疾病的发生及如何通过筛查来早期诊断疾病。

2、在临床过程中,临床医师和病人家属所关注的内容有何不同?
3、原始治疗性证据的真实性评价,一般要考虑哪些方面?
答:首先,分写是来自什么样的研究设计方案,是否有恰当的对照组。

其次,分析研究对象的诊断标准及其纳入和排除标准是否明确、
第三,分析组间的临床基线是否可比、干预措施和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和安全。

第四,分析终点指标是否确切、有何偏倚因素存在及其采取了什么防止和处理方法、依从性如何。

第五,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是否合适,结果与结论是否真实和可靠。

这些都是涉及证据真实性的关键因素。

4、Meta-分析的统计分析过程?
一、效应量的统计描述:可采用的效用量有RR,OR,RD,WMD,SD
二、异质性检验:Q检验,异质性来源与处理。

三、合并效应量估计与统计推断。

四、敏感性分析
5、简述医疗保密的内容。

答:患者的所有个人资料均属保密内容。

医生应饱受患者隐私和秘密,即为患者保密。

但由于医疗的特殊性,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医生又不能向患者透露真实病情,即对患者保密。

医务人员不向患者讲真话,而采用“善意的谎言”,以保证诊治的效果,这在道德上是允许的,但应在得到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后才能实施。

6、请简述影响预后研究质量的因素
答:一.集中性偏倚(又称就诊偏倚),控制措施有:随机化,限制,配对,分层,多因素分析。

二、迁移性偏倚(又称撤离偏倚)。

病人退出研究或移动到别的队列,都与预后
诊断性试验评价的相关指标
4.1 敏感度(SEN)-真阳性率敏感度(SEN)% = TP/(TP+FN)×100 = a/(a+c)×100
理想的敏感度为100%,敏感度越高的诊断性试验,漏诊率越低。

4.2 特异度(SPE)-真阴性率特异度(SPE)% = TN/(FP+TN) ×100 = d/(b+d)×100
理想的特异度为100%,特异度越高的诊断性试验,误诊率越低。

敏感度和特异度是诊断性试验方法优劣的基础指标。

4.3 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ative value,+PV)阳性预测值(+PV)% = TP/(TP+FP) ×100 = a/(a+b)×100
是指诊断性试验为阳性时,被检者患病概率理想+PV为100%,指所有阳性结果中真阳性的百分比。

4.4 阴性预告值(negative predicative value,-PV)阴性预测值(-PV)% = TN/(TN+FN) ×100 = d/(c+d)×100
理想的-PV 100%,指所有阴性结果中真阴性的百分比。

4.5 诊断效率诊断效率(ACC)% = (a+d)/(a+b+d+c) ×100
4.6 似然比阳性似然比(LR+) =敏感度/(1-特异度) = a/(a+c)/b/(b+d)
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的比值即为阳性似然比。

若该比值>1,即随比值增大,患病的概率也增大;若该比值<1,患病的概率较小。

阴性似然比(LR-) = (1-敏感度)/特异度= c/(a+c)/(b+d)
似然比性质稳定,不受流行率高低的影响,似然比可用来直接(比较)判断一个诊断性试验的好坏。

似然比的优点:(1)综和性;(2)诊断概率(LR+);(3)排除概率(LR-);(4)计算验前概率,及验后概率。

4.7 诊断指数诊断指数=敏感度+特异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