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文大赛题目与答案

诗文大赛题目与答案

临沂市首届“高中生经典诗文背诵大赛”试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请将“答案”一律答到“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20分,每小题1分)1.去年暑假旅行,回来之后冲洗照片,赫然发现一张不可能拍到的灵异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A.四面荷花三面柳B.绿树村边合C.古道西风瘦马D.三更画舫穿藕花2.苏轼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请问他们不可能看到什么景象?()A.小斋幽敞明朱曦B.提灯的萤火虫C.在松针稀疏处闪烁的小镇灯火D.慈乌夜啼3.为了更加了解小令、中调、长调在字数上的相关规定,小明到图书馆借《草堂诗余》这本书来当参考。

请问他应该往哪一类的书架上去找,才能找到这本书?()A.近体诗B.词C.曲D.新诗4.下列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A.玄端章甫B.羽扇纶巾C.拖鞋汗衫D.云鬓花黄5.就你对孔子的认识,你认为他的星座应该是属于()A.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牡羊座B.优柔寡断,多愁善感的金牛座C.公正无私,博爱仁慈的天平座D.处处桃花,风流文雅的射手座6. 下列何者与“停车坐爱枫林晚,双叶红于二月花”所描述的季节相同?()A.一树桃花千朵红B.瑶琴一曲来熏风C.清明时节雨纷纷D.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7.下列有关年龄用语的说明,哪一个是正确的选项?()A. “而立之年”是指小孩刚学会站立的年记B. “年方弱冠”是指男子刚满二十岁C.“二八佳人”是指二十八岁的女子D.“花甲之年”是指一百岁的高寿8.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五柳先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如也。

三人的共同特色是()A.思危B.自赏C.乐道D.尽职9.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10.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惆怅的心情的句子是()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1.地理上具有分界意义的山岳、河海、城关,有时也是内心感觉的分野。

人们常想象:分界的此边,是熟悉而心安的家园;分界的彼边,则是令人陌生而忧惧的荒远地域。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在诗中不具有此种感觉分野意义的一项是()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东南一脉枕高山..,屴崱云端不可攀。

山外海天知何处,舟楫从无此往还。

D.重洋..远渡度重阳,载酒寻花花正黄。

文苑连朝开霁色,春台九月着罗裳。

12. 沈德潜《说诗晬语》:“性情面目,人人各具。

读的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的诗,如见其忧国伤时。

”横线处的二位诗人,与下列选项所论诗人相同的一项()A.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B.读柳子厚诗,知其人无与偶;读韩昌黎诗,知其世不能容C.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D.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黄庭坚)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13. 教完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范仲淹《岳阳楼记》、苏轼《赤壁赋》、苏洵《六国论》等课之后,老师要求同学用课文中词语的原意练习造句。

下列加点词语符合要求的选项是()A.芒果冰滋味甜美、清凉解渴,在炎热的夏天吃一碗,真是令人心凝形释,暑气全消B.她的音质好,又肯努力练习,因此加入合唱团没多久就水落石出,受到大家的赞赏C.参加推荐甄试面谈或口试的时候,与其正襟危坐,紧张严肃,不如放松心情,从容自然D.老师把自己的薪水捐出来,帮助那些没有钱缴午餐费的学童,真是具有抱薪救火的情操14.文学作品使用典故,除了直接引用之外,还有转用、化用的情形。

如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人与自然的冥合,在辛弃疾笔下则转化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欧阳修《醉翁亭记》“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其所镕铸改造的典故应是()A.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极夫游之乐也”的探幽访胜之乐。

B.陶潜《饮酒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和谐之乐。

C.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忧后乐之乐。

D.《孟子.梁惠王》:“独乐乐,……不若与人。

……与少乐乐,不若与众”的与民同乐之乐。

15.陶渊明《饮酒诗之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联,显现主体(我)与客体(自然)融合为一的境界,“南山”即诗人人格的投射。

下列诗句境界与此相近的是()(A)王维《汉江临泛》:“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B)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C)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16.下面诗句中横线处依次填入鸟名正确的一项是()(1)几处争暖树,(2)春深锁二乔(3)殷勤为探看(4)杨花落尽啼A. 早莺铜雀青鸟子规B. 青鸟铜雀早莺子规C. 子规青鸟铜雀早莺D. 早莺铜雀子规青鸟17.下面诗句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花名正确的一项是()(1)芭蕉不展结,同向春风各自愁.(2)待到重阳日,还是就。

(3) 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A. 菊花桐花丁香杏花B. 丁香菊花杏花桐花C. 菊花丁香桐花杏花D. 丁香菊花桐花杏花读下面李白的两首诗,回答18—19题。

甲、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乙、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18. 关于以上两首诗的写作手法,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两首诗都有季节性B.都借着水象征离情C.流露离别的惨淡哀愁D.一、二句主语都是送别人19.“烟花三月”所显现的季节,与下列诗句何者相同?()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C.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D.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20.传统节日是我国古诗词常用题材,下列诗句描写的传统节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3)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4)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A. 春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B. 重阳节七夕春节中秋节C. 春节中秋节七夕重阳节D. 重阳节春节七夕中秋节二、填空(65分)21. 把诗句中的错误改正过来(先将错字划一横线,然后在后面更正)(10分,每小题1分)(1)夕阳无限好,只是尽黄昏。

_______(2)小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固觉月光寒。

______(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兮一点通。

_______(4)十年一觉扬州梦,迎得青楼薄姓名。

_____(5)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桥。

______(6)绿树村边和,青山郭外斜。

______(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青。

_____(8)东边日出西边,道是无情还有情。

______(9)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代无颜色。

_____(10)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支春带雨。

______22.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

请写出其中一副对联所赞颂的人物。

(每小题1分,共5分)(1)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赞颂的是(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赞颂的是(3)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4)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5)浩气一腔吞巨浪,丹心万古照寒沙。

赞颂的是23.给上句写下句。

(每空1分,共10分)(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诗经·蒹葭》)(2)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3)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4)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5)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6)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7)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8)泪眼问花花不语,。

(欧阳修《蝶恋花》)(9)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1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24.给下句写上句。

(每空1分,共10分)(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3),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4),泉涓涓而始流。

(陶潜《归去来兮辞》)(5),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将进酒》)(6),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7),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8),故克之。

(《左传·曹刿论战》)(9),受中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0),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25.根据上下句,写出中间句子。

(每空1分,共10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2)百亩之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4)云中谁寄锦书来?,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5)别君去兮何时还?。

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7)歌台暖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8)取之无尽,,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苏轼《赤壁赋》)(9)有志矣,不随以止也,,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0)子孙视之不甚惜,,如弃草芥。

(苏洵《六国论》)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词语句。

(每空1分,共20分)(1)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2)毛泽东在《十六字令》写到“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极写山势之高。

李白在《蜀道难》中类似的写景句子是,。

(3)唐代王昌龄在《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用的手法与《琵琶行》中的“,”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