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方剂补肾生精方【功能主治】功能补肾生精,助生育。
主治精子减少引起的男性不育症。
【处方组成】熟地 15 克、杞子 15 克、淮山药 15 克、楮实子 15 克、菟丝子 15 克、山萸肉 10 克、淫羊藿 12 克、丹皮 10 克、茯苓 10 克、泽泻 23 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肾阴不足选加苁蓉 10 克、首乌 10 克、复盆子 12 克精液清稀,肾气不足,加党参 12 克、韭菜子 9 克、肉桂 9 克、附子 9 克精子活率低下,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 加肉桂 9 克、附子 9 克、巴戟天9 克、鹿茸 6 克精液中红细胞或白细胞多,阴虚火旺兼有湿热下注,加知母 10 克、黄柏 10 克、木通 10 克、金银花 12 克精子畸形,阴虚火旺,加知母 10 克、黄柏 10 克、苁蓉 10 克、首乌 12 克相火旺盛者加黄柏10 克、龙骨 15 克、牡蛎 15 克、芡实 15 克。
【临床疗效】应用 22 例,全部治愈。
服后精子数上升到 6000-7000 万/毫升者 4 例上升到 8000 万/毫升者 6 例上升到达 9000 万/毫升者 7 例上升到 1 亿/毫升者 5 例。
精子活动率上升到 70 %者 7 例上升到 75 %者 5 例上升到 80 %者 5 例上升到 85 %以上者 5 例。
补肾壮阳方【组成药物】鹿茸(去毛)770克,人参 620克,熟地180克,穿山甲240克(苏合油制),生地240克,石燕300克(鲜姜炙),肉苁蓉270克(酒蒸),麻雀脑100个,地骨皮120克,杜仲60克(盐水炒),炙甘草30克,天冬120克,枸杞子90克(蜜炙),牛膝120克(黄酒炙),大蜻蜒60克(去足翅),海马300克(苏合油制),大青盐240克(炒),淫羊霍60克(牛乳炙),蚕蛾27克(去足翅),【用量用法】上药中麻雀脑、硫黄装人猪大肠内,用清水煮之,至硫黄和麻雀脑溶合一起时倒出,去猪大肠,晒干;再合以余药轧成粗末,装人银桶内蒸,蒸至32小时,将粗末倒出;再将朱砂末75克,与药末和匀,再装人银桶内继续蒸32小时,倒出晾干装瓶,每瓶3克,分10次服,白开水送下。
现今,龟龄集已制成散剂、胶囊剂和酒剂等多种剂型,散剂,每服0.6克,每日2次,可用黄酒送下;胶囊剂,每服1~2粒,每日1次,早饭前2小时用淡盐汤送服;酒剂,每服15~30毫升,每日3次。
临床证明本品安全无毒,可长服。
【现代研究】本方有增强记忆,镇静安神,抗御疲劳,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能直接兴奋心肌,显示强心作用;有促性激素样作用,能提高性功能。
并能保护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保护肝脏,增强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等多方面的综合保健作用。
【进补应用】龟龄集有补肾壮阳,增精益髓,强筋健骨之功。
全方由多味中药组成。
既有补肾壮阳的鹿茸、海马、肉苁蓉、补骨脂、锁阳、淫羊藿、麻雀脑、蚕蛾、石燕、蜻蜓、硫黄、细辛、附子,又有滋肾填精的熟地黄、生地黄、天冬、枸杞子、菟丝子;还有强腰壮筋的杜仲、牛膝,大补元气的人参;活血通络的急性子、穿山甲,宁心安神的朱砂,同时又配用了行气醒脾的丁香、砂仁,和中调药的甘草,引药人肾的大青盐。
综合全方,阴阳并补,互根互生;气血双补,相辅相成;补行兼施,温而不燥,滋而不腻,补而不滞。
适宜于长期服用。
对下元不足,肾阳虚衰引起的腰膝冷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动则气急,性欲低下,阳痿早泄,夜尿增多等衰老征象尤其有针对性。
1.骨折延迟愈合用本方散剂,每次0.6克,每日2次,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
有较显著的补肾健骨,促进愈合之功。
2.老年性贫血用本方散剂,每次0.6克,每日1次,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
有较显著的补肾生血之功。
3.老年肾虚便秘、泄泻用本方,早晚各1次,每次0.4克,用淡盐汤送服。
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用本方散剂,每次0.6克,每日1次,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
5.慢性呼吸道疾病用本方散剂,每次0.6克,每日1次,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
此外,本方还可用于治疗痛经、滑胎、崩漏、不孕等妇科疾病。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孕妇禁用,伤风感冒时停服。
助育汤【功能主治】功能补肾生精,助生育。
主治精子减少引起的男性不育症。
【处方组成】熟地15克、杞子15克、淮山药15克、楮实子15克、菟丝子15克、山萸肉10克、淫羊藿12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2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肾阴不足选加苁蓉10克、首乌10克、复盆子12克;精液清稀,肾气不足,加党参12克、韭菜子9克、肉桂9克、附子9克;精子活率低下,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加肉桂9克、附子9克、巴戟天9克、鹿茸6克;精液中红细胞或白细胞多,阴虚火旺兼有湿热下注,加知母10克、黄柏10克、木通10克、金银花12克;精子畸形,阴虚火旺,加知母10克、黄柏10克、苁蓉10克、首乌12克;相火旺盛者加黄柏1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芡实15克。
【临床疗效】应用22例,全部治愈。
服后精子数上升到6000-7000万/毫升者4例;上升到8000万/毫升者6例;上升到达9000万/毫升者7例;上升到1亿/毫升者5例。
精子活动率上升到70%者7例;上升到75%者5例;上升到80%者5例;上升到85%以上者5例。
【按语】本方补肾生精,促进精子的产生与成熟,增加精子数量与成活率,宜于精子减少引起之男性不育症。
补肾生血汤【处方】人参10克,生黄芪24克,鹿角胶12克,龟板胶12克,阿胶12克,当归12克,熟地12克,制首乌30克,紫河车12克,枸杞子15克,黑磁石10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补肾填精,益气生血。
主脾肾亏损,气血两虚。
(缺铁性贫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苟祯学方补肾益精汤【功能主治】:功能补肾虚,益精髓。
主治肾虚体弱、阳萎之男性不育症。
【处方组成】:熟地30克、杞子15克、淮山药15克、茯苓15克、巴戟天15克、露蜂房10克、蛇床子10克、党参15克、补骨脂15克、仙茅15克、淫羊藿15克、山萸肉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肾阳虚加附子15克、肉桂3克;肾阴虚加知母15克、黄柏15克、鳖甲30克、青蒿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5克、白薇10克、地骨皮10克(依据患者情况适当选用其中2~3味即可);若气血虚加黄精20克,当归身15克、黄芪20克、鸡血藤30克。
【临床疗效】:治疗30例,服药3个月,痊愈受孕15例,未受孕而有效者5例,好转6例,无效者4例,总有效率为86.7%。
还精煎[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何首乌、锁阳、蒺藜、菟丝子、牛膝等。
[功效主治]具有益肾补精、两补阴阳之功。
用于精血不足、髓海空虚者。
[用法用量]口服。
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补肾熟干地黄散【处方】熟干地黄1两,五味子1两,桂心1两,当归1两(锉,微炒),白芍药1两,牛膝1两(去苗),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石斛1两(去根,锉),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茯苓1两,荜澄茄3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沉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虚少气,腹胀腰疼,小腹急痛,手足逆冷,饮食减少,面色萎黑,百节酸疼,日渐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七磁石散【处方】磁石2两(研,绵裹),生姜2两,防风2两,桂心2两,甘草1两(炙),五味子2两,附子1两(炮),玄参2两,牡丹皮3两,大豆24枚。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消疽痔。
主肾气不足,心中悒悒而乱,目视茫茫,心悬少气,阳气不足,耳聋,目前如星火;一身悉痒,骨中痛,少腹拘急,乏气咽干,唾如胶,颜色黑。
【用法用量】磁石散(《普济方》卷二十九)。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胡荽等。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补肾固冲汤【处方】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杜仲15克,川断15克,桑寄生15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阿胶(烊化)12克,党参12克,陈皮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益肾安胎。
主脾肾两虚。
(习惯性流产)【用法用量】水煎服,于流产危险期开始服,直到渡过危险期。
【摘录】《中国医药学报》补肾茯苓丸【处方】茯苓2两(食不消加1倍),附子2两(炮,有风加三分之一),山茱萸3两(身痒加三分之一),杜仲2两(腰痛加三分之一),牡丹2两(腹中游气加三分之一),泽泻3两(有水气加三分之一),薯蓣3两(头风加1倍),桂心6两(颜色不足加三分之一),细辛3两(目视茫茫加三分之一),石斛2两(阴湿痒加三分之一),苁蓉3两(身痿加三分之一),黄耆4两(体疼加三分之一)。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内虚,不能食饮,忽忽喜忘,悲忧不乐,喜怒无常,或身体浮肿,小便赤黄,精泄淋沥,痛绞膀胱,胫疼冷痹,伸不得行,渴欲饮水,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先每服7丸,食前服,1日2次。
【注意】忌生葱、生菜、猪肉、冷水、大酢、胡荽等物。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素女经》补肾茯苓丸【处方】茯苓1两,防风6钱,白术1两,细辛3钱,山药1两,泽泻4钱,附子(炮,便制)、紫菀5钱,独活5钱,芍药1两,丹参5钱,桂5钱,干姜3钱,牛膝5钱,山茱萸肉5钱,黄耆1两,苦参3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冷,五脏内伤,头重足浮,皮肤燥痒,腰脊疼痛,心胃咳逆,口干舌燥,痰涎流溢,恶梦遗精,尿血滴沥,小便偏急,阴囊湿痒,喘逆上壅,转侧不得,心常惊悸,目视茫茫,饮食无味,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7丸,1日2次。
【摘录】《遵生八笺》卷五补肾茯苓丸【处方】茯苓3两,防风2两,桂心2两,白术2两,细辛2两,山茱萸2两,薯蓣2两,泽泻2两,附子2两(炮),干地黄2两,紫菀2两,牛膝3两,芍药2两,丹参2两,黄耆2两,沙参2两,苁蓉2两,干姜2两,玄参2两,人参2两,苦参2两,独活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肾虚冷,五脏内伤,风冷所苦,令人身体湿痒,足行失顾,不自觉省;或食饮失味,目视茫茫,身偏拘急,腰脊痛强,不能食饮,日渐羸瘦,胸心懊闷,咳逆上气,转侧须人,起则扶舁,针灸服药,疗之小折;或乘马触风,或因房室不自将护,饮食不量,用力过度,或口干舌燥,或流涎出口,或梦寤精便自出,或尿血、尿有淋沥,阴下痒湿,心惊动悸,少腹偏急,四肢酸疼,气息嘘吸,身体浮肿,气逆胸胁。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前临时以酒饮送下。
【注意】忌酢物、生葱、桃李、雀肉、生菜、猪肉、芜荑等。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素女经》补肾固齿丸【处方】熟地黄、地黄、鸡血藤、紫河车、骨碎补(盐水炙)、漏芦、丹参(酒炙)、五味子(酒炙)、山药、郁金(醋炙)、炙黄芪、牛膝、野菊花、茯苓、枸杞子、牡丹皮、泽泻(盐水炙)、肉桂【性状】为薄膜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味咸、微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