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围手术期管理

围手术期管理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手术管理质量,防范手术风险,结合医院实际与有
关管理制度,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术前管理
1、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度。

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
人得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得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得各项准备与必需得检查(具体见《术前必备检查目录》与《麻醉与手术前准备得临床要点》。

术前如有不利于手术得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
诊、
2、严格落实病历书写与病例讨论制度、所有医疗行为均须如
实记录在病历中,主管医生应做好术前小结。

三、四级与特殊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

特殊手术得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必须通知麻醉医生与巡回护士参加。

3、严格落实知情同意制度。

手术前术者必须亲自查瞧病人(邀
请外院人员主刀必须有外院人员亲自查瞧患者得相关记录),亲
自向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包括病情、治疗方案与替代方案、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并与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并在病历详细记录。

4、严格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科主任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特殊手术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得医师或科主任
担任术者。

手术室必须严格审核手术申请单,发现未经医务科批准得特殊手术与院外会诊手术立即通知医务科,并暂缓安排。

5、严格落实特殊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与院外会诊制度、特殊手术(具体定义见特殊手术审批报告制度)、外院会诊手术必须按要
求分别在术前一天递交审批表与外院会诊申请单(均须附术前讨论记录复印件)。

6、严格落实术前麻醉访视制度。

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瞧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

择期手术得访视必须在术前一天18时前完成,并填写好《术前麻醉访视记录单》、《手术风险评估表》、麻醉知情同意书、开好麻醉前医嘱,严禁手术当天完成上述工作。

如果麻醉师会诊时病人不在医院,在术前访视单上注明患者离院,并由申请科室护士签名确认,上报医务科批准后可通知变更手术时间。

术前一天麻醉医生无法完成访视可由其她麻醉医生完成,但手术当日必须亲自访视患者,并重新填写术前访视记录单或在原单上签名,检查麻醉知情同意书就是否有补充告知,如有必须再次书面告知。

复杂特殊得患者应进行科内或多科参与得术前讨论,共同制订麻醉方案,对手术与麻醉中可能发生得困难与意外做出估计,便于做好麻醉前得准备工作;并在术前访视与讨论得基础上完成麻醉前小
结。

7、手术时间安排流程:(1)申请:手术科室在完成术前准备后提出书面申请,择期手术得申请单应在术前一天11∶30前送到手术室,急诊需术前30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申请单,并标明“急”字;(2)审批:麻醉医生在完成术前访视后在申请单上签注意见,巡回护士完成术前访视、器械护士完成器械准备后在申请单上签注意见;(3)通知:不能按申请时间安排时,由值班护士最少提前12小时书面通知申请科室,按时手术无需通知。

8、手术顺序安排原则:急诊优先,产科优先。

择期手术首台原则上优先考虑高风险与无菌手术病人,其次按申请时间先后,再次按预计手术时间。

二、手术日管理
1、凡参加手术得工作人员必须遵循手术室管理制度,严肃认真地执行各项操作常规。

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得事情,时刻注意尊重病人、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穿着手术室工作服到过手术室以外得区域后再次进入手术间必须更换手术室工作衣服。

严禁将移动通讯工具带入手术间内使用、手术过程中非手术人员不得入手术间,如特殊情况经医务科批准后需戴穿好口罩、帽子、手术衣或参观衣后进入手术室。

2、术者、麻醉师、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与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未经三方核对不准实施麻醉与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
管。

3、参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器械与巡回护士、其它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得意外及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得手术方案与手术安全核对得要求执行。

4、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麻醉师。

术中遇到困难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得,应暂停手术,拟请上级医师或医务科进行术中会诊。

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发现异常要及时提醒术者。

5、麻醉医师须在术前准备好所有术中用药及抢救设备,术中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

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术者。

遇有不能处理得困难情况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负责人。

6、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者或决定术前未确定得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科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书面同意后实施。

7、术中用血要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急需用血时,巡回护士负责催促各环节在最短时间内将血送到手术间,输血科必须以最快速度配血,用血量大时必须增加人力参与配血,值班期间通知副班回院、
8、遇有术中大抢救,由手术科室护士负责送标本、拿报告单、取血制品等运送工作。

术中植入得假体材料、器材得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得背面。

9、术中切除得病理标本须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重要得标本须家属签名确认、手术中切取得标本及时按要求处理,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

手术中需做冰冻切片时,切除得标本由专人
及时送上级医院病理科,专人取回病理报告。

术中切除组织必须送病检,不能主观臆断,以免误诊、
10、局麻手术中,手术医师必须经麻醉医师同意后使用麻醉药品,且麻醉医师应观察麻醉过程,防止意外情况。

麻醉医师使用贵重药品时须听取主刀医师意见。

三、术后管理
1、术毕,麻醉师要把麻醉记录单填写清楚,并向术者交代麻醉情况,巡回护士通知手术科室做好接收病人准备、待患者基本恢复后,麻醉医师、手术医生将病人送返病房,麻醉医师在床头向接
诊护士交接术中用药、输血输液量、生命体征变化、引流等情况,并检查束缚带就是否已解除、管道就是否通畅。

值班期间交接病人,麻醉有异常情况得要向值班医生交班,值班医师要主动
巡视手术病人,不能坐等病人叫唤。

2、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得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与
填塞物得处理)要有明确得书面交待(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

术后首次记录应在术后即刻完成,手术记录应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完成、
3、麻醉医师要对实施麻醉得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
全麻术后病人,应严格依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病人去向(恢
复室或病房或监护室或ICU),并对重点病人实行术后24 小
时内随访且有记录。

凡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虽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得患者均应进入麻醉恢复室(或手术间)。

待患
者清醒,肌力及呼吸恢复得情况可参照Steward 苏醒评分,必
须达到4 分才能离开麻醉恢复室(或手术间)。

如遇到患者苏
醒意外延长,或呼吸循环等功能不稳定者,应积极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对于破坏性较大手术、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术前评估
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病人,原则上术后先送科室监护室或ICU,待
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回病房、
4、凡实施三、四级与特殊手术时,术者应在术后24小时内
查瞧病人,且不得离开本市,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

术后3 天之内必须至少有1 次查房记录。

5、术后麻醉师应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

术后72 小时内要随访患者,检查有无麻醉后并发症或后遗症,并作相应处理。

6、术后医嘱应由主刀医师或经治医师按主刀医师意见开具、对抗菌药物、精神麻醉药品或特殊治疗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门诊手术管理
1、做门诊小手术前,手术医师应按规定书写门诊病历(主诉、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结果或会诊记录、初步诊断、处理措施、拟行手术得名称与手术部位),做好相关术前准备(病理申请单、术前血常规、血型、感染四项等),做好术前谈话记录,并由患者本人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手术后要及时在门诊病历上写好手术记录,开好术后处方。

2、门诊小手术必须在门诊手术室或手术室进行,具体手术时间得安排,病人病种得预约,器械、敷料得准备,术前、术后接送病人,术中手术巡回,配合完成手术等均由门诊手术室负责。

进入手术室操作得严格按照手术室制度执行,可先电话申请后补书面申请。

3、凡进入门诊手术室得工作及参观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一切规章制度与无菌操作技术,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得衣服、鞋帽与口罩等。

4、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

医生护士两人核对后在治疗单上注明“姓名、年龄、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核对无误”,并签名确认、
5、无痛内镜申请流程:临床医生按照肠镜、胃镜得适应症开单,内镜室审核就是否有操作禁忌症与麻醉禁忌症(由麻醉科制定后交内镜室),无禁忌症者向麻醉科提出书面申请。

对无操作禁忌症但有麻醉禁忌症得门诊肠镜患者,要预约麻醉师做访视后才做肠道准备,对住院患者麻醉师必须在做肠镜检查前一天完成访视。

6、无痛人流申请流程:妇产科医生排除人流操作禁忌症后开单,妇科门诊护士向麻醉科书面预约,麻醉医生审核同意后,再由妇科门诊通知患者做好相关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