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性与行为

个性与行为


粘液质
沉着冷静,情绪产生慢 且弱,思维言语动作迟 缓,内心较少外露,坚 韧、淡漠
坚定顽强,遵守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易分心。能坚持不 懈地埋头于繁重工作,决不半途而废。不因空谈而耗费精力, 估计好自己力量后,可把事情一干到底,态度持重,能控制 自己的冲动或情绪,但不够灵活,个性强,注意力转移需很 长时间,因循守旧。
个性与疾病
在一个美好、清新而宁静的早晨,你坐在公园的长 凳上,沐浴着初升的阳光,欣赏着湖中的游鱼和树上的 鸟鸣,这时,有一个与你同样年龄、同样身材、同样性 别的陌生人走到你面前,什么也没说,踢了你一脚。你 会作出什么反应? 过分反应型:以牙还牙,报复,“我会以同样方式来对 待他或更加凶狠”。易患冠心病、慢性关节炎、胃溃疡。 欠缺反应型: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没有愤怒或恐惧。 易患过敏性皮炎、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 抑制反应型:“我应该反击他”,有愤怒或恐惧,但不 敢表现出来。易患哮喘、糖尿病、高血压、周期性偏头痛。
多参加活动,提高反应灵敏性和活动积极性
注意事项
抑郁质
一般特征
感受性较强,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细节、细心谨慎、敏 感多疑,孤僻、内心体验深刻、行动迟缓而不强烈、身体较 弱易疲劳、具有内向性
多参加活动,不要封闭自己,磨砺意志的坚韧性和情绪的稳定性
注意事项
气质和工作性质相匹配可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
(1)胆汁质的人:应急性强、冒险性较大的工 作。抢险、救护等。
胆汁质
精力充沛,情绪产生快且强, 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事业,精力充沛。积极克服困难。 言语动作迅速而难于自制, 直率、热情、积极外向。但可能任性,急躁甚至粗暴。 内心易于外露,直率、热情, 易怒,急躁,果敢
抑郁质
柔弱易疲倦,情绪产生 慢且强,敏感而富于自 我体验,言语行动软弱 无力,胆小,忸怩,孤 僻

气质与血型有关(日本)
A型:内向保守,多疑、焦虑、富感情、缺乏果 断性,容易灰心丧气 B型:外向积极,善交际,感觉灵敏、轻诺言、 寡信、好管闲事 O型:胆大、好胜、喜欢指挥别人、自信、意志 坚强、积极进取 AB型:兼有A、B型特征
案例——四种气质类型典型的表现
这四种人如果遇到相同的事情,其表现如何呢?苏联心理学 家巧妙设计了“看戏迟到”的特定问题情境,对四种典型气质类 型的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 胆汁质的人面红耳赤地与检票员争吵起来,甚至企图推开检票 员,冲过检票口,径直跑到自己的坐位上去,并且还会埋怨说, 戏院时钟走得太快了。 多血质的人明白检票员不会放他进去,他不与检票员发生争吵, 而是悄悄跑到楼上另寻一个适当的地方来看戏剧表演。 黏液质的人看到检票员不让他从检票口进去,便想反正第一场 戏不太精彩,还是暂且到小卖部呆一会儿,待幕间休息再进去。 抑郁质的人对此情景会说自己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 就这样倒霉,接着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体格
体格健壮者,性格外向,较活跃,有进取心
体格弱小者,性格内向,沉静,胆小
性别
男性好强,争胜,有表现欲 女的温柔、体贴、心思细密
环境因素影响
家庭是培育个体性格的摇篮。 学校是个体尝试和选择性格发展的时期。 社会文化决定性格发展的大方向。
人格成长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
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
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成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常能感受到关怀
母亲的态度
孩子的性格
支配 干涉 娇宠 拒绝 不关心 专制 民主
消极、缺乏主动性、依赖、顺从 幼稚、胆小、神经质、被动 任性、幼稚、神经质、温和 反抗、冷漠、自高自大 攻击、情绪不稳定、冷酷、自立 反抗、情绪不稳定、依赖、服从 合作、独立、温顺、社交 医生的镇静和不动声色;
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 个体倾向与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包括两个部分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理想、 信念、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有机结合 而成的。
二、个性的特点

1.社会性:个性是受社会的影响而形成的,离开了社 会,个性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 Behavior
个性迥异的两兄弟
个性与行为
个性的内涵 气质与行为 性格与行为 兴趣与行为 能力与行为
一、个性的内涵
个性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l,开始是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指演员— —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一般来说,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 称人格。
二、气质类型
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说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 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疸汁、 黑胆汁,根据它们在人体所占比例不同,可划 分四种类型。
气质 类型
多血质
人的表现特征
主要特征
活泼好动、富有生气, 容易适应变化的生活环境。善交际,处于新的环境时 情绪产生快且多变,表 不感到拘束。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朝气蓬勃。向往理 想的事业。但如果事业平凡,他的热情就可能会退。 情丰富,思维言语动作 敏捷乐观,亲切、浮躁、 轻率。
职业
政治家的不怕挫折; 科学家的好奇喜研究;
律师的重视公平;
会计的谨慎、严谨、刻板等。
性格对组织管理的作用
人的性格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活动效果、 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
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 选人、用人注意性格适应的合理性 做思想工作,要因人而异
性格测试:
剪刀、石头、布
(1)经常出石头的人 具有像石头一样刚强的意志,也有坚韧的耐力,只要是自己看准 的目标,就会一往无前地走下去,贯彻始终。但这也是因人而易的。 如果出拳人的手握得很紧,但很自然,那他就是那种很自信的人;如 果他的手出拳很慢,在轻微地颤抖,则表明这种人心理比较紧张,小 心谨慎、保守。 (2)经常出布的人 成天高高兴兴、无忧无虑的乐天派。爱好行动,才不会在意那些芝 麻大小的生活琐事。具有稳健的社交手腕,对工作带着功利进取心。 具有开放、明朗的性格。 (3)经常出剪刀的人 具有柔韧性,和任何人都能和平相处。他不爱多说的话,尽力地帮 助别人,能吃苦,信奉勤能补拙。
性格类型
机能类型说:按理智、情绪和意志在性格结构中比重来划分性格类型。
理智型: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以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动 情绪型:情绪体验深刻,言谈举止受情绪所左右,感性用事 意志型:有较为明确的目的,行动坚定,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持续性
向性说: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
内向型:沉静谨慎、深思熟虑、顾虑多、反应慢,适应性差、情感深沉、交往面窄,较孤僻,

1. 遗传性因素#7. 幻灯片 7

2.后天环境因素:社会、文化、政治、经济 背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 朋友、社会群体等对个性的影响极其中重要。 (p32个性缺陷与饮食的关系)
一些研究者曾对100多对刚出生就分离开,并在不同地 域成长的同卵双胞胎进行研究。如果遗传因素在决定人格 方面所起的作用小,那么,分开抚养的双胞胎身上将很难 发现相似性。但研究发现他们在很多方面是共同的。比如 一对双胞胎分离了39年,在相距72.4公里的两地成长,但 研究发现他们驾驶型号、颜色完全一样的汽车,抽同一商 标的香烟,给自己的狗起相同的名字,而且经常去距离各 自2413.9公里以外的海滨度假,这一发现极大的支持了遗 传观点。后来研究者发现50%的人格差异来自于遗传。
现实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性格并非天赋,是后天的环境影响和培养教育的结果
性格发展的年龄因素
阶段 年龄
形成期 定性期 成熟期 更年期
5-10
11-17
18-55
56-65
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遗传因素、体格体型因素、男女性别因素 环境因素:家庭、学校、工作
生理因素影响
遗传、体格、体形、性别以及肌肉与神经系统、体 内各腺体的发育水平。
气质的天赋性

气质在个体刚刚出生就有所表现,有的新生儿喜吵闹、好动、不 认生;有的较平稳、安静、害怕生人。 盖赛尔(A.L.Gesell)观 察新生儿在运动中的敏捷性、反应性,以及是否容易产生微笑等表现 时发现,不同儿童有个体差异。他把观察的结果分成三种类型。 A、不着急,用心而慎重,大体上是平静的,能认真对待生活事态; B、急急忙忙,不注意、冷淡、快活、伶俐、心眼快; C、不规则,注意不稳定,性情不平稳,才气焕发。 气质的天赋性决定了气质的稳定性的特征,但它并不是绝对不变 的,环境、教育、社会、个人主观因素等对气质都有重要影响作用, 也可改变人的气质,它是可塑的。
多愁善感,受不了挫折,行动缓慢,敏感。情绪表现持久深 刻,能注意到别人容易疏忽的细节。往往因微不足道的缘由 动感情。在习惯的环境容易与人相处,能胜任所委托的任务, 表现出坚定性,但是在新的环境里,表现孤僻。在困难的情 况下,优柔寡断,面临险情时,极度惊慌。
不同气质类型的一般特征
胆汁质
一般特征
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热情、直率、不 够灵活,急躁、容易粗心大意,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具有 外向性
从可塑性来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小;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
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性格的改变相对更容易;
从社会意义来看,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则有好坏善恶之分。
影响
气质对性格的影响
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与速度
性格对气质的影响
性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造某些气质特征,或可以起掩盖作用。
第二节 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 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 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心理过程的强度:情绪活动的强度、意志努力的强度等 ; 心理过程的速度、稳定性: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性程度、 注意集中的时间长短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的人倾向于内 部体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