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车注意事项一、雾天行车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灯光。
雾天行车应开启大小灯,开近光,防雾灯,雾大或走高速应开启应急灯,夜间行车不能开远光灯,因为远光灯的照射面积大,容易在雾里造成散射,对司机眼前造成散射光团,一片雪白,反而看不清前方。
2、寻找参照物。
浓雾行车应该靠右行驶,以公路右侧的行道树,护栏,街沿等为参照物,不要走路中央,有条件的车辆走高速时应开启GPS,它可以提醒你应该在哪个路口出去,雾天发生堵车时请尽量不要待在车上,驾乘人员必须下车,迅速离开公路,翻过路边护栏,在道外等候,避免后面车辆追尾造成人员伤亡。
3、事故应急处理。
雾天发生交通事故应及时通知交通管理部门,开启视宽灯及应急灯,有随车应急用照明设施的应开启应急照明向后方照射以提醒后面的车辆,并在车前、后方设置反光标志,人员应该立即离开公路并站在安全处等候交警到达现场。
4、雾天行车一定要注意车速。
精力高度集中,一慢、二看、三通过,不要盲目跟车,雾天的连环交通事故多是因为盲目跟车或跟车距离太近所引起的,一旦遇到大雾天气能见度过低,应立即减速靠右行驶,将车停在安全地带并开启视宽灯及应急灯。
待雾散后再继续行驶。
二、冰雪路行车注意事项:1、结冰山路上行车,必须安装防滑链;通过结冰路段后应及时拆除,以免损坏路面和轮胎;在有积雪的坡道上行驶,应提前换入低速档,加速时不可过急,中途避免换档;2、出车前,应加强对汽车的检查,保证车况良好,特别是转向系、制动系应有效、可靠。
刹车时不得有跑偏和偏刹现象。
轮胎气压应取规定值的下限,且左右轮胎气压相同。
轮胎花纹被磨损的应及时更换。
为防止甩尾,还要将车前、后轮制动器调整为同步制动。
结冰路面很光滑,车行时应装防滑链,防滑链松紧要一致,且左右对称。
若有货物装载应匀称,且两侧车胎载荷相等。
此外,在冰雪路面上行车,还应携带必要的防滑、取暖用品。
3、起步时若发现轮胎已被冻结于地面,应先用十字镐挖开轮胎周围的冰雪、泥土,以防损坏轮胎和传动机件。
起步时轻踏油门,使发动机在不致熄火的情况下输出较小动力,以适应冰雪路面,避免驱动轮滑转。
若驱动轮打滑,应铲除车轮下的冰雪,并在驱动轮下撒些干沙、煤渣、柴草等物,或用铁镐将路面刨成“X”形或“Y”形槽,以提高附着力。
4、大地被积雪覆盖后白茫茫一片,行车时司机往往搞不清道路、沟坎及路面状况。
这时应根据行道树、路标等仔细观察,判明行车路线,沿着道路中心或积雪较浅处通过。
若路面倾斜或呈拱形,应选择平坦、安全一侧或道路中间通过;若有辙,应循车辙行驶,当车辙已结冰且较浅时,应跨骑车辙行驶;若积雪过厚应予铲除后再通过;若需通过弯道、坡道、河谷、山路等危险、可疑之处,应停车,判明情况后再通过,不可冒险。
5、在冰雪路上行车一定要控制车速,特别是转弯或下坡时必须将车速控制在能随时停车为好;需要加速或减速时,油门应缓缓踏下或松开,以防驱动轮因突然加速或减速而打滑。
6、由于冰雪路面的阻力很小,因而制动的非安全区大大增加。
若跟车过近,当前车刹车时,后车很难在短距离内刹住车从而造成追尾。
因此,驾车者应根据地形、车速等情况,与前车拉开距离。
一般应拉开正常行驶距离的2倍以上。
7、在冰雪道路上尽可能避免超车,若非超不可,一定要选择宽敞、平坦、冰雪较少视线良好的路段。
会车时,应选择平坦宽阔的路段,并保持两车旁边有足够的侧向安全距离。
若路面狭窄,有条件的一方应主动停车或后退礼让。
若积雪较深,对路边无把握时,应下车试探积雪下面的路况后,再进行会车。
8、需转向时,一定要提前最大限度地降低车速,把稳方向盘,慢转慢回。
在不影响对面来车的情况下,尽量加大转弯半径,以减小转弯时的离心力,切不可快速急转猛回,以防侧滑横甩。
9、行车中应集中精力,尽量采用预见性制动和利用发动机的牵制作用减速,多用手制动、排气制动,少用脚制动,避免紧急制动。
若情况紧急,可强行减档,以大油门低车速阻碍汽车前进,同时间歇使用手、脚制动。
10、需要在冰雪路面上停车时,应选择朝阳、避风、平坦干燥处停放,不得紧靠建筑物、电线杆或其它车辆,以防侧滑时碰撞。
若停车时间过长,还应适时起动发动机预热。
在潮湿、冰雪路面上停车,为防轮胎冻结于地面,可以在车轮下铺垫沙石、柴草、木板等物。
若必须在坡道上停车,应挂档、拉紧手刹、并在车轮下填塞三角木、石块等物,以防汽车溜坡。
11、行车中雪花纷飞时,应降低车速,使用雨刷器改善视线。
雪后行车过久,由于雪对阳光的反射,易使驾驶员双目畏光流泪,视力下降(即雪盲症)。
因此,行车中应配戴有色防护眼镜,并注意休息。
三、雨天行车注意事项:1、防止车轮侧滑。
雨中行车时,路面上的雨水与轮胎之间形成“润滑剂”,使汽车的制动性变差,容易产生侧滑。
因此,司机要双手平衡握住方向盘,保持直线和低速行驶,需要转弯时,应当缓踩刹车,以防轮胎抱死而造成车辆侧滑。
如果是前轮侧滑,应当将方向朝侧滑的相反方向纠正;如果是后轮侧滑,要将方向朝侧滑的一侧纠正,切不可打反方向。
2、低速挡缓慢行驶。
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无论道路的宽窄、路面状况好坏,雨中开车尽量使用二或三挡、不超过30公里或40公里的时速,随时注意观察前后车辆与自己车的距离,提前做好采取各种应急措施的心理准备。
如需停车时,尽量提前100米左右减速、轻点刹车,使后面来车有足够的应急准备时间,避免由于刹车过急造成碰撞或者追尾。
3、防止涉水陷车。
当车经过有积水或者立交桥下、深槽隧道等有大水漫溢的路面时,首先是停车查看积水的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水深不能超过排气管的高度,如果超了,应选择其他路线绕行;如水深只淹没少半个轮胎,可以挂一挡,稳住油门,低速直行,一气通过,切不可中途停车、换挡或急转方向,防止因操作失误而导致车辆熄火、发动机损坏。
4、不宜加速超车。
雨中行车,要随时注意前车的行驶速度和方向,绝不可因前车速度慢而加速超车。
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由于各车道的车速相对较高,司机的视角变窄,加上路面湿滑,强行越线超车时,稍动方向就很容易造成车轮打滑,极易造成与其他车辆发生刮蹭,引发车辆侧翻等意外事故。
5、防止行车中撞人。
由于雨中的行人撑伞,骑车人穿雨披,他们的视线、听觉、反应等受到限制,有时还为了赶路、争抢车道横穿猛拐,往往是车辆临近时惊慌失措而滑倒,使司机措手不及。
遇到这种情况时,司机应减速慢行多鸣笛,耐心避让,必要时可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切不可急躁地与行人和自行车抢行,防止撞倒行人。
6、车陷泥坑的自救方法。
下雨天或在乡间土路上行车时,经常遇到车轮陷入泥坑的情况。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可以挂上一挡或倒挡,试探性地缓踩油门,当汽车能前行或者后退时,要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变,低速开出泥泞路段。
如果汽车无法前后移动,可以在驱动轮前后垫石块、砖头、木板或树枝等,以增加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使汽车平稳开出泥坑。
四、夜间行车注意事项:1、留意开启灯光的时间。
一般地讲,天一黑随着路灯的开启就要主动打开灯光;没有路灯的地方,要根据车速和视距尽量早开灯。
开灯不仅仅是为了照明看清前面的路况,更重要的是要让其他的车辆、自行车和行人能够观察到你的车。
2、留意控制车速。
夜间即使开灯行驶,可视距离也远远小于白天。
所以,夜间行车的车速应该适度,以保证车辆的制动距离在前照灯照亮的距离之内,从而能及时应对危险情况。
3、留意尽量避免超车。
当发现前方有车辆时,要保持比白天更大的车距,尽量不要超车。
如有紧急事情需要超车,需选择道路宽敞视线良好且弯道的地段超车,超车前先鸣笛和灯光提示。
4、留意在照明不好的地方尽量使用远光灯。
只要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在乡村道路、没有路灯的街道等照明不好的地点尽量使用远光灯,以提高视认距离。
对面有来车时,要及时把灯光换成近光,不要使对面的司机目眩。
5、留意在照明好的地方使用近光灯。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借助路灯,把观察视野扩大到前照灯灯光以外的区域。
6、留意不要直视迎面而来车辆的前照灯。
因为直视其前照灯,会因受强光照射而突然失去视觉,不能看清前方的道路情况。
7、留意车内灯尽量不要打开。
夜间行驶,眼睛会逐渐适应黑暗的环境。
若打开车内灯,则会使已经适应黑暗环境的视力突然下降。
8、遇对面车辆不关远光灯时要及时避让。
驾驶人须冷静对待这种情况,注意不要直视对面的灯光,而应仔细观察道路右侧边缘的同时,用眼睛余光观察来车,千万不要赌气用强光“还击”,这样会使两个人都看不见,极易发生事故。
9、留意前方道路的情况。
夜间行车时,常会遇到停靠的车辆、意外障碍物以及不易被观察到的行人或自行车等。
另外,也会因突然出现的急转弯或陡坡而看不到前方的路面。
因此在行车时要集中注意力,时刻观察前方道路情况,谨慎行驶,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10、留意前方车辆灯光的异常情况。
有时行车中会遇到对方来车是“一只眼”,容易导致对来车横向距离的判断失误;有时前方顺行车辆只有一只尾灯,有的车辆甚至尾部没有亮光,刹车灯、尾灯全没有,容易造成追尾。
五、漫水路和积水路行车注意事项:1、行经漫水路和积水路面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小心行驶,途中切不可换档和停车。
2、要观察情况。
遇到路面积水时要提前下车观察,一是观察水的深度,漫过车轴就不要行驶了;二是观察其他同类型车辆能否顺利通过,再决定是否继续行驶。
3、跟车行驶。
车辆在进入漫水区前,要注意与前面车辆保持较大车距,对不熟悉的路面,可沿着前车走过的路线行驶,以免水中遇到障碍和深坑。
4、要低速低档。
进入积水路段要使用低速挡,平稳给油,用较慢的速度匀速前进。
水中一定不能换挡,稳住油门,前方遇有情况时可以轻踩离合器控制车速,尽量不要在水中停车。
四要直线行驶。
直线匀速通过漫水区,不能左右急打方向,如果水中有泥,急打方向会降低车辆附着力,使方向盘灵敏度降低。
要注意尽量避开侧面驶过的车速快的车辆,因为水的冲力也容易导致车辆熄火。
5、要过后检查。
车辆行驶出漫水路面后,不能马上高速行驶,要在行驶中多次踩试刹车,走走停停,通过磨擦使刹车片干燥,确认刹车有效后方可正常行驶。
六、山路和长坡道路行驶注意事项:1、行驶在山区路段就必须时刻集中注意力,仔细查看道路通行标志标线,过上坡弯路时,一般采用稍松油门,或将变速箱挂入低档,以保证加速时的牵引力。
2、正确控制转向盘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尽量避免反手打转向盘或双手交叉的动作,因为这样不利于修正行车路线。
正确的动作是,在转弯时以一手拉、一手推的交替方式操作转向盘。
3、下坡时驾驶员应根据坡度挂入相应的低速档,让发动机做负功,起到辅助制动的效果,提高安全性能。
此时可以有规律地使用行车制动,比如:下坡时使用行车制动将车速降低到所在档位的最低要求速度时松开行车制动踏板,让制动片和轮毂散热,等车速提高到该档的最高车速时再踩下行车制动踏板降低车速,依次循环操作。
大型货车载重时应开启“滴水器”,在制动系统温度过高时将水滴到轮毂表面进行散热,保证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其它零部件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