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房项目设计方案

机房项目设计方案

机房项目设计方案目录1设计总则 (6)1.1 项目概述 (6)1.2 项目需求分析 (6)1.2.1 项目总体需求分析 (6)1.2.2 各子系统需求分析 (6)1.3 设计依据 (8)1.4 设计原则 (9)1.5 项目总体设计 (10)1.5.1 机房场地规划 (10)1.5.2 项目建设容 (11)1.5.3 机房的总体技术要求 (11)1.5.4 材料选择要求 (12)1.5.5 与其他工程界面说明 (12)2机房装修设计 (12)2.1 机房装修指导思想 (12)2.2 平面布局 (13)2.3 机房装修整体概述 (14)2.4 装修吊顶工程 (15)2.5 墙面设计 (16)2.6 地面设计 (16)2.7 隔断设计 (17)2.8 门窗设计 (17)2.9 加固设计 (17)3机房配电和照明设计 (18)3.1 供、配电系统总体设计 (18)3.2 供、配电系统技术要求 (19)3.3 供、配电系统设计 (21)3.4.1 一般照明 (21)3.4.2 应急照明 (22)4UPS系统设计 (23)4.1 设计概述 (23)4.2 负载计算 (23)4.3 设计技术要求 (24)5防雷接地设计 (26)5.1 防雷系统设计 (26)5.1.1 防雷系统的重要性 (26)5.1.2 机房综合防雷措施 (27)5.1.3 电源防雷器选择和应用原则 (29)5.1.4 数据中心机房电源防雷设计 (30)5.2 接地工程 (30)5.2.1 接地要求 (30)5.2.2 接地方式 (31)5.2.3 等电位连接 (32)6精密空调和新风系统设计 (34)6.1 空调系统 (34)6.1.1 机房环境要求 (34)6.1.2 机房空调系统设计 (34)6.1.3 精密空调选型 (36)6.1.3.1 机房专用空调技术要求 (36)6.1.3.2 机房专用空调匹配的选型 (37)6.2 新风系统 (39)6.2.1 新风要求 (39)6.2.2 新风系统选型及安装设计 (39)7动力环境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40)7.2 方案设计说明 (43)7.3 集中监控系统详细设计 (43)7.3.1 温湿度监测 (43)7.3.2 精密空调监控 (45)7.3.3 漏水监测 (46)7.3.4 消防设备检测 (47)7.3.5 市电监测 (48)7.3.6 UPS电源监测 (49)7.3.7 红外探测监控 (51)7.3.8 门禁监控系统 (52)8KVM监控系统设计 (53)8.1 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53)8.2 KVM监控品牌选择 (54)8.3 客户需求分析及解决方案 (55)8.3.1 客户需求分析 (55)8.3.2 方案实现 (57)9机房综合布线设计 (61)9.1 系统设计原则 (61)9.2 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设计 (62)9.2.1 机房综合布线规划 (62)9.2.2 综合布线总体设计 (63)9.2.3 布线系统管槽 (63)9.2.4 设备选型 (64)10机房气体消防系统设计 (67)10.1 设计原理 (67)10.2 机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68)11本设计方案的特点及优势 (71)附件一:机房平面图 (72)1设计总则1.1项目概述本机房位于**办公大楼16楼总建筑面积193平米,室面积180平米根椐现场环境特点本机房共分成4个主要区域:主机房、配线间、UPS机房、气瓶间。

本机房共由九大系统,若干子系统构成。

本方案各系统设计严格按照国家标准。

针对面积小摆放设备多的特点经过多次论证,进行优化设计。

按照既要实现功能目标又要符合国家标准的原则设计。

1.2项目需求分析1.2.1项目总体需求分析随着自动化、信息化、计算机和网络化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怎样确保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怎样给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个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作为计算机设备放置场所的计算机机房,是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软环境,机房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电子信息设备的稳定性。

**机房是整个**出入境信息化系统的心脏,其目标是设计成数据中心机房。

因此其对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环境参数以及供电质量、防雷接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要求和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

1.2.2各子系统需求分析•装修工程需求分析根据机房建设的相关标准,室装修采用非燃烧材料(燃烧性能A级),对墙面进行高级抹灰,达到平整、减少积灰面,粉刷乳胶漆,作防尘防潮处理,并敷设保温棉和防静电地板,保证在送冷风的过程中地表面不会因地面和冷风的温差而结露,起到保温和防“结露”。

•供电系统需求IT设备经由UPS提供电源,当一路电源断电,在两路电源经ATS切换的间断时间,由UPS保证IT设备的不间断供电。

若两路市电均发生停电事故,由UPS 的蓄电池供电来延长机房IT设备供电时间三十分钟以上,使运营人员能够及时存储数据及安全关机,大大降低停电损失。

配电系统及列头柜采用模块化配线单元,做到既节约了机房空间又节约了成本,更方便了模块扩容。

•防雷接地工程需求防雷接地工程包括机房接地系统建设,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在机房建设接地铜带网。

•UPS工程需求UPS采用DSP数字化控制技术、模块化结构,可以进行最优的组合配置,确保供电系统运行的高度可靠。

实现零切换时间和真正的在线式双变换模式,有效消除电力陷落、掉电、尖峰、浪涌、脉冲等各种电力问题,并适应未来后备电源扩容的需求•机房精密空调需求为保证机房的设备能够连续、稳定地运行,在中心机房部署风冷机组的精密空调,采用下送风模式。

并采用3+1方式,即3套主用,1台备份使用,当一套机器出现故障,另外一套自然完全顶上。

•KVM系统需求机房规划有51个机柜,每个机柜里面预计按装3台服务器,总共有数百台服务器,为了减少布线,方便扩展,满足机房所有服务器网络连接管理并实现任何一台电脑上都能查看服务器的运行状态,通过网络可方便访问任意一台服务器的需求,部署一套KVM系统。

•机房综合布线需求计算机中心机房布线包括小型机区、配线区、标准服务器区等区域,在总机房敷设2条12芯万兆多模光纤至计算机机房的光纤配线机柜,每个服务器机柜上部署8个网络信息点,在每个服务器机柜和小型机机柜部署一个网络配线架和1个光纤配线架,每个机柜都能过光纤和网线两种方式实现互联互通。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需求计算机中心机房使用的设备非常多、管理难度相当大。

因此须按国家相关标准和具体需要建设供配电、UPS、空调、消防、漏水检测、配电等监控系统。

通过对设备运行参数及环境数据的采集,实现对机房设备的远程集中联网监控管理。

•七氟丙烷气体消防需求消防系统是机房必不可少的一个保障。

机房消防采用无腐蚀作用的气体自动灭火装置。

气体灭火装置的灭火性能可靠,不损坏电子设备,暗管部署方式安装,不影响机房整体效果。

1.3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GB/T2887)➢《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GB 50174)➢《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SJ/T30003)➢《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 2887)➢《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 50243)➢《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技术要求》(YD/T105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TL)➢《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YD/T1095)➢《低压配电设计规》(GB 5005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 50052)➢《电气装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J50150)➢《电气装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J232)➢《电气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GB5006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GB 5034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民用建筑通信接地标准》(EIA/TIA607)➢《建筑部装修设计防火规》(GB 50222)➢《建筑设计防火规》(GBT16)➢《六类布线国际标准》(TIA/EIA-568-B.2-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GB/T 5031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T 50312)➢《安全防工程技术规》(GB 50348)➢《安全防系统验收验收规则》(GA308)➢《安全防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技术规书》1.4设计原则**机房是计算机设备数据运营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要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

因此,在进行本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先进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系统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可靠性: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

要对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

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可靠性。

扩展性:**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

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扩展性。

标准化:在计算机机房系统结构设计,基于国家标准和规及相关部门标准和规,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规,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综合布线标准等,坚持统一规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实用性: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机房,实施后的数据中心机房分区合理,工艺流程最简,系统配置周到、全面、方便、灵活,根据各功能区的要求不同选择不同等级的材料,在充分考虑计算机中心机房系统功能完善的基础上,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可管理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所以在机房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

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电脑机房的运行状况,语音报警,实时事件记录,这样可以迅速确定故障,提高的运行性能、可靠性,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其机房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