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章_开口

第7章_开口


有梭织机梭口高度的确定: 有梭织机梭口高度的确定:
梭口满开,钢筘处于最后位置时, 梭口满开,钢筘处于最后位置时,上层经纱高于梭子前壁高 距离x,此时,梭子前壁处的梭口高度为: 度hs距离 ,此时,梭子前壁处的梭口高度为:h' =hs+x 梭子进( 梭口时,梭子前壁处的梭口高度h' 梭子进(出)梭口时,梭子前壁处的梭口高度 < 梭子的前壁高 度hs,经纱对梭子形成挤压
h’ hs x H
其挤压程度用挤压度衡量
hs − h' P= ×100% hs
根据x值的大小设计综框的开口高度 根据 值的大小设计综框的开口高度H 值的大小设计综框的开口高度 棉织机: 出梭口的挤压度分别为25 棉织机:进、出梭口的挤压度分别为 %和70 %
2. 梭口长度
1 1 d 2 经纱的拉伸变形: 经纱的拉伸变形: λ = ( + ) ⋅ h ± ⋅ h 2l1 2l2 l3
织机的分类: 织机的分类:
根据引纬方式分为: 根据引纬方式分为:
有梭织机: 有梭织机:使用传统的梭子引纬 棉织机:织造中厚 中厚型织物 棉织机:织造中厚型织物 毛织机:织造厚重 厚重型织物 毛织机:织造厚重型织物 丝织机:织造轻薄 轻薄型织物 丝织机:织造轻薄型织物 无梭织机: 无梭织机:使用新型引纬方式 喷气织机 箭杆织机 片梭织机 喷水织机 多梭口织机: 多梭口织机: 同时形成多个梭口, 同时形成多个梭口,引入多根纬纱
常用于低速提花开口机构
2. 全开梭口
梭口满开时,下一次开口: 梭口满开时,下一次开口:不需要变换位置的经 纱保持不动, 纱保持不动,只有需要变换位置的经纱才上升或 下降
h 综平
第1纬 纬 第2纬 第3 纬 第4纬 纬 1 2 3 4
t
特点: 特点:
(1)形成梭口时只有部分经纱在运动,能耗低、速度快 形成梭口时只有部分经纱在运动,能耗低、 形成梭口时只有部分经纱在运动 (2)开口过程中经纱受拉伸次数少,经纱断头少 开口过程中经纱受拉伸次数少, 开口过程中经纱受拉伸次数少 (3)综平时所有经纱可能不在一个平面,需设平综装置, 综平时所有经纱可能不在一个平面, 综平时所有经纱可能不在一个平面 需设平综装置, 处理断头
常用于凸轮或高速提花开口机构
半开梭口: 半开梭口:
由于开口机构的设计缺陷, 由于开口机构的设计缺陷,而出现的一种开口形式 缺陷 按全开梭口设计,但上层的经纱, 按全开梭口设计,但上层的经纱,闭口时略有下降
h 综平
第1纬 纬 第2纬 第3 纬 第4纬 纬
t
拉钩 拉刀
1
2
3
4
底板
特点: 特点:与全开梭口相近 常见于拉刀、拉钩式开口机构 常见于拉刀、
开口
引纬
打纬
开口
引纬
打纬
开口
引纬
打纬
第七章 开口
开口机构的任务: 开口机构的任务:
1. 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为引纬做好准备 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 2. 根据织物的交织规律,控制综框(综丝)的升降顺序 根据织物的交织规律,控制综框(综丝)
纬纱 1/1 平纹织物
Ⅱ Ⅰ Ⅱ Ⅰ 1 2 1 2 Ⅰ
第二篇 织造
织造:使经、纬纱相互交织, 织造:使经、纬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 织造的任务: 织造的任务:将纱线变成织物 织造工艺流程: 织造工艺流程: 梭口 钢筘
织物 胸梁 卷取辊 筘座 卷布辊 筘座脚 织轴 纬纱 织口 综框 综丝 经停片 眼
后梁 经纱
经纱从织轴上退绕出来,经后梁、经停片,综丝眼、钢筘、胸梁, 经纱从织轴上退绕出来,经后梁、经停片,综丝眼、钢筘、胸梁,卷 取辊, 取辊,最后卷绕到卷布辊上 织造过程 织物形成过程: 织物形成过程: 开口:综框上下运动 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 上下运动, 开口:综框上下运动,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 引纬:引纬器将纬纱引入梭口 引纬:引纬器将纬纱引入梭口 打纬:钢筘向前运动 将纬纱打向织口, 向前运动, 打纬:钢筘向前运动,将纬纱打向织口,经纱和纬纱在织口处相互 交织,形成织物 交织, 卷取:卷取辊将织物引离织口,织物卷到卷布辊上 卷取:卷取辊将织物引离织口, 将织物引离织口 送经:织轴放送一定长度的经纱,保持适当的经纱上机张力 送经:织轴放送一定长度的经纱, 放送一定长度的经纱
织口
H1 H2
H3 H4
目的:使第1、3页综与第 、4页综的综平位置错开, 目的:使第 、 页综与第2、 页综的综平位置错开, 页综与第 页综的综平位置错开 相当于全部经纱交错时密度减半, 相当于全部经纱交错时密度减半,有利于开清梭口 应用:细特高密平纹织物(如府绸、羽绒布等) 应用:细特高密平纹织物(如府绸、羽绒布等)
二、梭口形成方式
开口过程: 开口过程:
开口阶段: 开口阶段:经纱由综平位置向上或向下运动形成梭口 静止阶段: 静止阶段:经纱位于梭口满开位置静止不动 闭口阶段: 闭口阶段:经纱由满开位置回到综平位置
梭口形成方式:中央闭合梭口、 梭口形成方式:中央闭合梭口、全开梭口 1. 中央闭合梭口
每次开口,经纱均由综平位置出发,向上或向下运动形成梭口;闭口 每次开口,经纱均由综平位置出发,向上或向下运动形成梭口; 时,上下两层经纱都回到综平位置
2/2 斜纹织物
经纱
Ⅳ Ⅲ Ⅱ Ⅰ 1 2 3 4
开口机构的组成: 开口机构的组成:
Ⅱ Ⅲ
1. 综框(综丝)升降机构 综框(综丝)升降机构 Ⅳ 提综机构、回综机构组成 由:提综机构、回综机构组成 2. 综框(综丝)升降顺序控制机构 综框(综丝) 机械式、机电式、电子式三种形式 分:机械式、机电式、电子式三种形式
a c 1 1 + ) − h⋅( + ) 2l1 2l2 l1 l2
2
λ下= BC2 + C2 D − BC − CD
x2 简化公式: 1 + x ≈ 1 + 2
(| x |≈ 0)
2 2 = l12 + (h + a)2 + l2 + (h + c)2 − l12 + a2 − l2 + c2 ≈ h2 ⋅ (
h 综平
第1纬 纬 第2纬 第3 纬 第4纬 纬 1 2 3 4
t
特点: 特点:
(1) 各根经纱张力变化一致,可进行张力集中调节 各根经纱张力变化一致, (2) 综平时所有经纱在同一平面,挡车工处理断头方便 综平时所有经纱在同一平面, (3) 经纱运动频繁,受拉伸和摩擦次数多,易发生经纱断头 经纱运动频繁,受拉伸和摩擦次数多, (4) 梭口形成时,所有经纱都在运动,能耗大、不适于高速织机 梭口形成时,所有经纱都在运动,能耗大、
织机的组成: 织机的组成:
开口机构 引纬机构 打纬机构 卷取机构 送经机构(含经纱张力自动控制) 送经机构(含经纱张力自动控制) 断经自停装置 断纬自停装置 夹梭自停装置(有梭织机) 夹梭自停装置(有梭织机) 自动补纬机构(有梭织机) 自动补纬机构(有梭织机) 选纬机构(多色纬织机) 选纬机构(多色纬织机)
3. 半清晰梭口: 半清晰梭口:
织口
下层经纱处在一个平面内 上层经纱不处在一个平面内 特点:介于清晰梭口与非清晰梭口之间, 特点:介于清晰梭口与非清晰梭口之间,有梭织机常用
4. 小双层梭口(非清晰梭口) 小双层梭口(非清晰梭口)
不论在上层或下层, 页综的经纱高于第1页综 不论在上层或下层,第3页综的经纱高于第 页综, 页综的经纱高于第 页综, 页综的经纱高于第2页综的经纱 第4页综的经纱高于第 页综的经纱 页综的经纱高于第
开口机构的类型: 开口机构的类型:
1. 凸轮开口机构
综片数为: 综片数为:2 ~ 6页 页 可织制平纹、斜纹、缎纹等简单织物 可织制平纹、斜纹、缎纹等简单织物
2. 连杆开口机构
只能织制2页综的平纹织物(用于高速织机) 只能织制 页综的平纹织物(用于高速织机) 页综的平纹织物
3. 多臂开口机构
一般为16页综,最多可达 页综 一般为 页综,最多可达32页综 页综 可织制小花纹织物 可织制小花纹织物 综片数越多, 综片数越多,可织的花纹越复杂
λ与梭口长度成反比 与梭口长度成反比 经纱的相对拉伸变形:δ ≈ 经纱的相对拉伸变形:
λ
l1 + l3 × 100 %
真丝强力小, 真丝强力小,∴丝织机的后部梭口长度大 在织造高密织物时,可将后部梭口长度缩短, 在织造高密织物时,可将后部梭口长度缩短, 以增大经纱的张力, 以增大经纱的张力,使梭口更加清晰
织口
H2 H1
特点: 特点: 前部梭口上层经纱在一个平面, 前部梭口上层经纱在一个平面,下层经纱也在一个平面 前部梭口清晰,有效空间大, 前部梭口清晰,有效空间大,引纬条件好 综页数较多时,后几页综框的梭口高度大,经纱伸长大, 综页数较多时,后几页综框的梭口高度大,经纱伸长大, 易产生断头
L1 L2
吊综绳
三、梭口清晰程度
根据梭口满开时的清晰程度,梭口可分为: 根据梭口满开时的清晰程度,梭口可分为:
清晰梭口、非清晰梭口、半清晰梭口 清晰梭口、非清晰梭口、
1. 清晰梭口: 清晰梭口:
梭口满开时,梭口高度 与该页综到织口的距离L 梭口满开时,梭口高度Hi与该页综到织口的距离 i成正比
H1 H 2 = =L L1 L2
四、经纱的拉伸变形
(一)经纱拉伸变形的计算 经纱拉伸变形的计算
胸梁 A b a 织口 B C1 h C 综平 l1 C2 l2 l3 H 经停片 D c 后梁 E d
λ上 = BC1 + C1D − BC − CD
2 2 = l12 + (h − a)2 + l2 + (h − c)2 − l12 + a2 − l2 + c2 ≈ h2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