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基坑开挖及安全防护专项方案标准范本

深基坑开挖及安全防护专项方案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22420深基坑开挖及安全防护专项方案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深基坑开挖及安全防护专项方案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编制依据、原则与范围1.1编制依据⑴有关施工图文件。

⑵《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J162-200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J259-2003⑶国家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安全法律、法规。

⑷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验标及施工指南。

⑸本承包人对工程现场的施工调查所收集的信息与资料。

⑹本承包人拥有的施工设备与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⑴符合性原则。

必须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

⑵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

⑶适用技术与装备的原则。

采用适用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选择可靠的施工方法,尽量避免外部条件约束;采取先进、实用的、在类似工程已普通采用的成熟工艺技术。

1.3编制范围2.工程概况3.施工组织3.1施工准备3.1.1内业技术准备⑴项目部已按标准化要求,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了岗前安全培训和安全交底;⑵认真贯彻执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上级颁发的条例、办法、指示和决定,并严格遵照安全施工规范操作,在开工前组织工人学习;严格执行挂牌上岗制度;⑶制定了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环保水保和文明施工措施,能够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进度。

3.1.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2现场准备⑴施工便道、便桥已经贯通,可以保证施工运输,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准备就绪;⑵基坑开挖安全防护围栏所需材料和安全警示标志均已进场。

3.3机具、人员配备主要机具设备配备:挖掘机6台,装载机3台。

人员配备:严格按照工程投标文件,结合工程专业类别,配备、配足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并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管理及相关专业新知识,切实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和实施标准化作业的能力。

4.施工方案4.1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施工程序: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围栏防护-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及安全防护施工工艺流程详见4-1基坑开挖及安全防护施工工艺流程图(4-1)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⑴工程部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进行了图纸的审核,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及人员投入,提前准备好安全防护所需各种材料和安全警示标志;⑵专职安全员指挥施工作业机械,确保安全施工;5.2施工工艺5.2.1基坑土方开挖施工⑴为了便于施工及有利于基坑边坡稳定,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及时做好基坑安全围护工作,然后开始基坑开挖,按设计基坑采取垂直开挖。

⑵基坑开挖深度6m~7m,土方开挖量大,严禁在基坑周边1.5米范围内堆放土方,以防压塌基坑边坡造成坍塌,同时在基坑周边做好安全围护结构。

⑶基坑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开挖,开挖土方及时运走,并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

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底面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人工清槽,防止超挖,并按围护结构要求及时修整边坡及放坡,防止土方坍塌。

5.2.2围栏设置由于开挖深度超过1.5m,按规定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并挂密目安全网,防止发生危险。

按以下要求设立安全围栏:①所有安全防护围栏栏杆用扣件连接,便于拆装;②立杆高度外露1.2m,打入地面深度不小于50cm,距离基坑边缘不小于50cm,立杆横向间距2.5~3.0m;③横杆为上下双层,间距60cm;④上下基坑要预留通道口,宽度不小于80cm;⑤栏杆刷红白相间油漆,间距25cm,起警示作用;⑥栏杆上挂好密目安全网;⑦在栏杆醒目位置挂设安全警示标志牌(标志牌由项目部统一制作、下发)。

6.安全措施6.1安全保证措施⑴开挖由桥梁架子队长直接负责,开挖前做好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工作,特别是现场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开挖工序的安全稳步进行。

施工员做好测量放线,控制好边坡的稳定,由专职安全员组织施工人员及时检查边坡安全情况,全天候检测,并及时上报检测数据。

⑵项目部设专职安全人员,对桥梁架子队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现场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基坑开挖顺利进行。

6.2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⑴应急措施在基坑开挖期间,设专人检查基坑稳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基坑开挖后,如边坡出现坍塌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清除坍塌土方,采取打锚杆和喷砼等措施稳定边坡,地基承载力检测合格后,应及时浇注基础砼,严禁长期将基坑暴露,以免发生塌方等意外。

⑵注意事项坑边不准堆积弃土,不准堆放建筑材料、存放机械。

基坑边外部荷载不得大于15KPa。

6.3操作安全技术措施⑴技术人员必须在基坑开挖前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持证作业,挂牌负责,定机定人操作;⑵所有进场机械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机械设备完好;⑶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照明,派专人指挥施工机械及车辆;⑷加强基坑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做好应急处理。

7.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及措施7.1环保水保目标⑴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将环水保、文物保护及土地复垦措施落实到施工全过程;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水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⑵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和保证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指挥部成立环保、水保领导小组,指挥部设立安全环保部,配专职环保、水保管理干部,各架子队分级管理,并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检查、监督各项环保水保工作的落实。

环保水保组织机构见环保、水保组织机构图。

环保、水保组织机构⑶工程指挥部环保、水保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在施工过程中,有计划地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制定环保、水土保持措施,控制环境污染,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创造适宜的劳动和生活环境,保护自然生态和人身健康。

⑷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使人人心中都明确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全员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意识,加强监督管理。

⑸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保证体系,按ISO14000建立环境保持管理体系,制订管理程序,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制定完善的保证措施。

领导挂帅,全员参加,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宣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防止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事故发生。

指挥长为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的第一责任人,副指挥长、安全总监、架子队长直管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工作。

把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作为文明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抓措施、抓设施、抓落实,制定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的目标责任书,定岗定责,责任到人。

7.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8.2.1环境保护措施⑴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文明,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节约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⑵林木、植被及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是施工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重点。

规定施工区域内的植被、树木等尽量维持原状。

砍除树木和其它经济作物时,事先征得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部门、所有者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

⑶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和水面。

临时生产生活设施、施工便道的设置,必须按照先设计规划申请同意后的方案实施,依据环保的相关要求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

⑷施工中弃土、排污等按设计文件与当地环保部门签订的有关协议和要求进行处理。

对有害物质(如燃料、废料、垃圾等),按规定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⑸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施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好有关边界线、标示牌的设置,限制人员、机械的活动范围,严禁有关人员偷猎野生动物和采摘、践踏及随意铲除植物等。

⑹施工噪声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机械作业时和车辆运输时产生的噪声。

为减少噪声影响,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尽可能采取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

合理布置施工和生活区域,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

⑺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设备,使用清洁能源,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

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和维修时产生的含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含油污水进行隔油处理后再行排放。

⑻施工物料堆放严格管理。

⑼施工及生活废水的排放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

8.2.2水土保持措施⑴水土保持的原则:重规划、少占地、少开挖,多利用、少弃碴、快恢复,严管理、少流失。

⑵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水土保持的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沥青、污水、废料和垃圾等有害物质对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的污染。

⑶不破坏、占压、干扰河道、水道及既有灌溉、排水系统。

必须占压的,首先征求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替代措施。

防止工程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材料对河流、水道、灌渠等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

相关主题